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煜:才華橫溢,寫不盡一生悲慘淒涼,江山已失,但情懷依舊

李煜, 一位被皇位耽誤了的大才子。 他的填詞水準, 任何褒獎都不算過分。 《玉琴齋詞序》(明·餘懷撰)說:“李重光(李煜, 字重光)風流才子, 誤作人主, 至有入宋牽機之恨。 其所作之詞, 一字一珠, 非他家所能及也。 ”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 正是因《虞美人》流露出的對故國的深深眷戀, 給李煜招來了殺身之禍。 也有史料認為, 趙光義是想長期霸佔小周後而痛下殺手。 《默記》則記載, 李煜在趙光義派來的大臣面前說了幾句悔不當初的話, 讓趙光義認為他賊心不死, 遂賜牽機之藥將其毒殺。

所謂牽機之藥, 與鶴頂紅、鉤吻並稱三毒, 經後世考證, 其主要成分就是馬錢子。 服用此毒藥之後, 先是腹中劇痛, 接著全身抽搐不止、面目猙獰, 直至頭腳相觸, 蜷縮成弓形, 像古代的織布機一樣, 故得名牽機。

大宋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七夕之夜, 李煜的生辰也變成了忌日, 時年四十一歲。 小周後則在夫君的靈前自盡, 追隨情郎走上了黃泉之路。

李煜早期的詞作中, 宮廷生活佔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抒發他與正妻周娥皇(名周憲, 字娥皇)的親密情感。 周娥皇是老臣的長女, 出身名門、自幼聰慧, 長李煜一歲。 江南女子的纖弱文秀, 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史載其“雪瑩修容, 纖眉範月”, 而且能歌善舞, 一手琵琶彈得如行雲流水, 令李煜神魂顛倒, 視其為天仙下凡。 兩口子一起生活了十年, 周娥皇于大宋乾德三年(西元965年)不幸染病身亡, 年僅二十九歲。 親密伴侶香消玉隕, 令李煜痛不欲生, 自稱為“鰥夫煜”, 還寫下不少悼念的詩詞, 如《長相思》:

一重山, 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 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還有《挽辭》:

珠碎眼前珍, 花凋世外春。 未銷心裡恨, 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 香奩已染塵。 前哀將後感, 無淚可沾巾。

除了周娥皇,

李煜還對她的親妹妹周女英(名嘉敏, 字女英)產生了興趣。 根據《南唐書》(南宋•陸遊撰)記載, 周娥皇病重期間, 周女英時常進宮探視, 一來二去地就被李煜看中了, 漸生曖昧之情, 甚至屢屢暗中幽會。 周娥皇十分羞憤, 加重了病情。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周娥皇臨終之時, 李煜守在病榻前依依不捨, 但她“至死面不外向”, 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憤慨與失望。 大宋開寶元年(西元968年), 時年十八歲的周女英被冊封為南唐國後, 為與先前已封後的周娥皇相區別, 被稱為“小周後”。 與姐姐周娥皇相比, 周女英的才情略遜一籌, 但姿色頗佳、棋藝高超, “警敏有才思, 神彩端靜”(北宋•馬令撰《南唐書》), 李煜對她的寵愛甚至超過了周娥皇。

李煜文學造詣頗高,感情生活也相當豐富,唯獨在治國理政方面是一塌糊塗。客觀地說,李璟留給兒子的是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江北十四州沒了,每年還要上繳歲貢,曾經令李昪引以為傲的七百萬緡財政儲備,經多年戰事已消耗殆盡。伴隨著趙匡胤全面拉開一統天下的序幕,李煜頓感壓力倍增。

大宋開寶八年(西元975年)十一月,宋軍向李煜下了最後通牒,李煜打算派兒子李仲寓前往開封投降,卻遭到大臣的阻止。隨後,宋軍向金陵發起總攻,不費吹灰之力便攻破城門,將南唐君臣活捉。

趙匡胤責令將李煜押往開封,宋軍主將知道他今後的日子會比較難過,見他兩手空空,好意提醒道:“歸朝俸祿有限,費用日廣,當厚自齋裝,一歸有司之籍,即無及矣。”窮家富路,多帶點錢總沒什麼壞處,你以為去開封能繼續做國主?

新年剛過,李煜便動身北上,建國三十八年、如今坐擁江南十九州、一百零八個縣、六十五萬多戶百姓的南唐被徹底畫上了句號,湮沒在歷史的煙雲中。

臨別之際,李煜寫下了一首《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幾個月之後,趙匡胤在斧聲燭影的謎團中離奇駕崩,其弟趙光義繼位。龍椅上換了人,對大宋子民而言意味著新的國君,可對於亡國之君李煜而言,這才是真正噩夢的開始。趙光義剛登基,李煜違命侯的封號就被撤銷,降級為隴西郡公。官越做越小,李煜並無二話,過去多大的帽子都戴過了,不在乎這一兩頂。但讓李煜難以忍受的是,趙光義竟然看上了小周後,不時將她召入宮中,一住就是好幾天。小周後回來之後盡是哭,等哭夠了就罵李煜是窩囊廢。更無恥的是,趙光義還讓畫師現場描摹了一幅《熙陵幸小周後圖》。

受此奇恥大辱,李煜痛不欲生,回想起當年的風花雪月,悲從心來卻無計可施,只得將滿腔的悲憤、悔恨化作文字,留下一篇篇流芳後世的名篇,例如《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以及《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最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當然莫過於《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正是這首《虞美人》流露出的對故國的深深眷戀,給李煜招來了殺身之禍。也有史料認為,趙光義是想長期霸佔小周後而痛下殺手。《默記》則記載,李煜在趙光義派來的大臣面前說了幾句悔不當初的話,讓趙光義認為他賊心不死,遂賜牽機之藥將其毒殺。

大宋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七夕之夜,李煜的生辰也變成了忌日,時年四十一歲。小周後則在夫君的靈前自盡,追隨情郎走上了黃泉之路。

李煜走了,帶著對故國無盡的眷念,江山已失,但情懷依舊!

李煜文學造詣頗高,感情生活也相當豐富,唯獨在治國理政方面是一塌糊塗。客觀地說,李璟留給兒子的是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江北十四州沒了,每年還要上繳歲貢,曾經令李昪引以為傲的七百萬緡財政儲備,經多年戰事已消耗殆盡。伴隨著趙匡胤全面拉開一統天下的序幕,李煜頓感壓力倍增。

大宋開寶八年(西元975年)十一月,宋軍向李煜下了最後通牒,李煜打算派兒子李仲寓前往開封投降,卻遭到大臣的阻止。隨後,宋軍向金陵發起總攻,不費吹灰之力便攻破城門,將南唐君臣活捉。

趙匡胤責令將李煜押往開封,宋軍主將知道他今後的日子會比較難過,見他兩手空空,好意提醒道:“歸朝俸祿有限,費用日廣,當厚自齋裝,一歸有司之籍,即無及矣。”窮家富路,多帶點錢總沒什麼壞處,你以為去開封能繼續做國主?

新年剛過,李煜便動身北上,建國三十八年、如今坐擁江南十九州、一百零八個縣、六十五萬多戶百姓的南唐被徹底畫上了句號,湮沒在歷史的煙雲中。

臨別之際,李煜寫下了一首《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幾個月之後,趙匡胤在斧聲燭影的謎團中離奇駕崩,其弟趙光義繼位。龍椅上換了人,對大宋子民而言意味著新的國君,可對於亡國之君李煜而言,這才是真正噩夢的開始。趙光義剛登基,李煜違命侯的封號就被撤銷,降級為隴西郡公。官越做越小,李煜並無二話,過去多大的帽子都戴過了,不在乎這一兩頂。但讓李煜難以忍受的是,趙光義竟然看上了小周後,不時將她召入宮中,一住就是好幾天。小周後回來之後盡是哭,等哭夠了就罵李煜是窩囊廢。更無恥的是,趙光義還讓畫師現場描摹了一幅《熙陵幸小周後圖》。

受此奇恥大辱,李煜痛不欲生,回想起當年的風花雪月,悲從心來卻無計可施,只得將滿腔的悲憤、悔恨化作文字,留下一篇篇流芳後世的名篇,例如《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以及《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最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當然莫過於《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正是這首《虞美人》流露出的對故國的深深眷戀,給李煜招來了殺身之禍。也有史料認為,趙光義是想長期霸佔小周後而痛下殺手。《默記》則記載,李煜在趙光義派來的大臣面前說了幾句悔不當初的話,讓趙光義認為他賊心不死,遂賜牽機之藥將其毒殺。

大宋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七夕之夜,李煜的生辰也變成了忌日,時年四十一歲。小周後則在夫君的靈前自盡,追隨情郎走上了黃泉之路。

李煜走了,帶著對故國無盡的眷念,江山已失,但情懷依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