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俊傑: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這一重大論斷與習主席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時代”的判斷意蘊一致,

總結歷史、標定現實、寄寓未來, 有著豐富思想內涵和重大實踐指導意義, 是對我軍建設歷史方位、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的準確揭示, 為新時代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了正確站位和科學依據。

基於歷史的深沉回望

“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深刻總結人民軍隊90多年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軍隊面貌發生的歷史性變化, 是我們党全面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時的歷史回望。

人民軍隊已經走過了90多年風雨歷程。 90多年來, 我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英勇投身為中國人民求解放、求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謀復興的歷史洪流,

歷經硝煙戰火, 付出巨大犧牲, 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 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偉大歷史功勳。 緊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步伐, 人民軍隊在戰鬥中成長, 在繼承中創新, 在建設中發展, 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準不斷提高, 威懾和實戰能力不斷增強。 到今天, 我軍已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聯合的強大軍隊, 由過去“小米加步槍”武裝起來的軍隊發展成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資訊化的強大軍隊。 90多年篳路藍縷, 成就輝煌, 人民軍隊不斷走向新勝利, 站在了嶄新的起跑線上。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和國家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 人民軍隊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 黨中央、習主席科學把握國際國內大勢,

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 著眼開闢治党治國治軍的新境界, 以巨大政治勇氣和強烈責任擔當, 帶領全軍以大氣魄重振綱紀、大格局改革重塑、大力度練兵備戰、大手筆經略進取, 恢復了我軍帶根本性的東西, 破解了許多深層次矛盾, 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實現一系列歷史性變革。 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 由內而外實現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 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強軍事業意氣風發地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就一定能把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立足新時代的前瞻眺望

“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立足我們黨、國家和軍隊事業均已進入新時代, 反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賦予人民軍隊新的使命任務, 基於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軍事指導理論實現與時俱進, 立起了強國強軍的偉大精神旗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是黨中央、習主席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 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新時代的意義重大、意蘊深遠, 是一項關係全域的戰略考量, 標定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喻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和軍隊建設, 邁進了新時代。 正如習主席鮮明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 辨方位以正則。 新時代的歷史方位, 集中體現變化著的世情國情黨情軍情, 也深刻闡明了國防和軍隊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客觀依據。

經過近百年奮鬥,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 實現偉大夢想, 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從而把“四個偉大”緊密聯繫、貫通起來, 鐫刻在新時代黨的奮鬥征程上。我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歷來背負著黨和人民的希望前行。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內在規定軍隊的使命任務,要求我軍必須服從服務於黨的歷史使命,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軍隊因使命而存在,軍人因使命而榮光。在黨的歷史使命引領感召下,有了新時代使命任務的人民軍隊,必須自覺站上新的歷史起點,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加快提升履行使命、不辱使命的能力。

偉大時代產生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在引領奮力開拓軍事實踐創新過程中,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深邃思考和戰略籌畫,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軍事篇”,習近平強軍思想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是人民軍隊的強軍之道、制勝之道,昇華了我們黨對軍事指導規律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提升到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把習近平強軍思想寫進黨章,彰顯了這一重大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了根本引領和科學指南。“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以黨的指導思想和軍事指導理論實現歷史性飛躍為標誌,國防和軍隊建設理所當然地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概言之,“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體現新時代黨、國家和軍隊歷史方位的具體要求和工作落點,是新時代我們黨的歷史使命、軍隊使命任務對強軍事業的客觀規定,是黨的指導思想和軍事指導理論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這一重大判斷為正確把握強軍興軍的階段性特徵提供了科學認識工具。我們只有堅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強國和強軍的結合上,自覺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大背景、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下來思考,才能深刻認識其豐富內涵。

踏上強軍興軍的新征程

“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吹響了把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出征號角,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和實踐論意義。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站上新起點、踏上新征程,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闊步前進。

進一步強固根本指導,明確國防和軍隊建設目標任務。習近平強軍思想凝結著習主席建軍治軍的創新創造,已經並必將繼續指引我軍奮力開拓新時代。推進強軍實踐,任何時候都必須高高舉起這面旗幟不動搖。要貫徹“關鍵要實”要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學用一致,堅持領導帶頭,切實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務求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實效,在認清使命、強化擔當上取得實效,在推動工作、見諸行動上取得實效。要準確把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安排:確保到2020年我軍基本實現機械化,力爭到2035年在全面推進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四個現代化”基礎上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要善於抓住戰略重點聚力攻堅、緊抓快幹,一步接著一步推,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幹到底,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

貫徹強軍興軍的戰略佈局,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充分發揮軍隊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進一步加強軍隊党的建設,搞好“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全面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要堅定不移把改革進行到底,繼續深化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加快推進重大技術創新、自主創新,加強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著眼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推動治軍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

聚焦備戰打仗,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必須強化主責主業思想,牢固確立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和工作重心。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緊抓不放,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堅持按綱施訓、從嚴治訓,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扎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準備,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加強軍事力量運用,加快軍事智慧化發展,不斷提升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的使命任務。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党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

鐫刻在新時代黨的奮鬥征程上。我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歷來背負著黨和人民的希望前行。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內在規定軍隊的使命任務,要求我軍必須服從服務於黨的歷史使命,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軍隊因使命而存在,軍人因使命而榮光。在黨的歷史使命引領感召下,有了新時代使命任務的人民軍隊,必須自覺站上新的歷史起點,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加快提升履行使命、不辱使命的能力。

偉大時代產生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在引領奮力開拓軍事實踐創新過程中,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深邃思考和戰略籌畫,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軍事篇”,習近平強軍思想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是人民軍隊的強軍之道、制勝之道,昇華了我們黨對軍事指導規律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提升到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把習近平強軍思想寫進黨章,彰顯了這一重大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了根本引領和科學指南。“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以黨的指導思想和軍事指導理論實現歷史性飛躍為標誌,國防和軍隊建設理所當然地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概言之,“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體現新時代黨、國家和軍隊歷史方位的具體要求和工作落點,是新時代我們黨的歷史使命、軍隊使命任務對強軍事業的客觀規定,是黨的指導思想和軍事指導理論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這一重大判斷為正確把握強軍興軍的階段性特徵提供了科學認識工具。我們只有堅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強國和強軍的結合上,自覺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大背景、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下來思考,才能深刻認識其豐富內涵。

踏上強軍興軍的新征程

“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吹響了把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出征號角,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和實踐論意義。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站上新起點、踏上新征程,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闊步前進。

進一步強固根本指導,明確國防和軍隊建設目標任務。習近平強軍思想凝結著習主席建軍治軍的創新創造,已經並必將繼續指引我軍奮力開拓新時代。推進強軍實踐,任何時候都必須高高舉起這面旗幟不動搖。要貫徹“關鍵要實”要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學用一致,堅持領導帶頭,切實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務求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取得實效,在認清使命、強化擔當上取得實效,在推動工作、見諸行動上取得實效。要準確把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安排:確保到2020年我軍基本實現機械化,力爭到2035年在全面推進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武器裝備“四個現代化”基礎上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要善於抓住戰略重點聚力攻堅、緊抓快幹,一步接著一步推,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幹到底,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

貫徹強軍興軍的戰略佈局,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充分發揮軍隊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進一步加強軍隊党的建設,搞好“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全面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要堅定不移把改革進行到底,繼續深化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加快推進重大技術創新、自主創新,加強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著眼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推動治軍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

聚焦備戰打仗,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必須強化主責主業思想,牢固確立備戰打仗的鮮明導向和工作重心。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緊抓不放,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堅持按綱施訓、從嚴治訓,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扎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準備,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加強軍事力量運用,加快軍事智慧化發展,不斷提升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的使命任務。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党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