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必須掌握!小兒氣道異物急救法

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每年因吞咽異物或氣管異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兒童近3000名, 然而面對小兒氣道異物, 不少家長仍然存在誤區。

▼異物吸入急救步驟:

1.觀察孩子有無嗆咳、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煩躁不安等;

2.清除鼻腔內和口腔內的殘留異物, 但切忌盲目拍打孩子背部, 切忌用手指伸入口腔取物或使用菜油等沖灌;

3.若異物未引起缺氧, 鼓勵孩子將異物咳出或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其排出;

4.當異物引起缺氧表現, 應立即撥打120急救, 同時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歲以上孩子: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搶救異物誤入氣管患者的標準方法, 被稱為“生命的擁抱”。 急救者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後, 將雙手環抱在孩子腰部, 一手握拳, 將握拳的拇指側緊抵住孩子臍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線上, 另一隻手握住握拳的手, 向上快速按壓孩子的腹部,

反復快速按壓, 直至異物排出。

▼1歲以下嬰幼兒:拍背壓胸法

先拍背, 將嬰兒的身體伏在急救者的前臂上, 頭部朝下, 急救者用手支撐嬰兒的頭部及頸部, 用另一隻手的掌根拍擊嬰兒背部和肩胛骨之間的區域, 連續5次, 大約1秒1次。

若拍背5次仍然不能將阻塞物排出, 就開始壓胸法。 方法是將嬰兒夾緊翻轉過來, 令嬰兒的背部仰臥在急救員的前臂或大腿上, 用手支撐頭頸部, 嬰兒的頭超前、朝下, 然後另一隻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嬰兒胸廓上兩乳頭連線下約1指的位置, 快速壓迫, 壓迫力度不能太小, 深度約為小嬰兒胸廓的1/3或者1/2, 重複壓迫5次, 大約1秒1次, 如此反復, 5次一交替直至異物沖出。 如果發現異物已經在嬰兒的唇邊,

要小心將其取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