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滾燙食物吃下去,傷的不僅僅是嘴巴

“生滾靚粥”、“即點即滾”的叫賣聲在這寒冷的冬天特別有吸引力, 若是能吃上熱騰騰的粥, 或者是滾燙的火鍋該有多幸福!

飯桌上, “趁熱吃”這句簡短的話常常被掛在嘴上, 包含著對家人朋友滿滿的關愛。 還有一些朋友對喝“滾茶”情有獨鍾, 仿佛只有滾開時喝下去, 才能嘗到茶葉最原始的清香。 殊不知, 如此卻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第一站:口腔黏膜

食物在體內的旅程再明顯不過了:從口入, 經過口腔、食管、胃腸消化後排出體外。 那麼我們就依次來瞭解一下, 滾燙的食物對消化道的危害吧。

口腔黏膜的保護功能是顯而易見的, 它可以抵禦機械傷害和微生物、病毒的入侵。 同時, 口腔黏膜還能對外界的溫度、觸動及造成的疼痛產生感覺, 能夠感覺到味道。

但是, 口腔黏膜極薄且不耐熱, 極容易被燙傷。 我們應該都有過被滾燙食物燙到口腔黏膜脫落、口腔潰瘍的經歷吧!因此,

長期愛吃熱食, 口腔黏膜細胞反復受到傷害, 容易誘發口腔癌。

第二站:食管

太燙的食物往往在口腔中得不到充分的咀嚼, 便被我們迅速咽下去進入食道, 這樣就會造成了食道內壁受損, 造成劃傷、燙傷, 出現上皮組織的破損、潰爛、潰瘍乃至出血等。

長期的食用過燙食物是誘發食道癌的高危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 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我國屬於世界上食道癌的高發地區, 這與日常的飲食習慣存在著很大關係。 一般來說, 自吞咽開始, 至食物到達食管末端進入胃部, 這個過程大約需要9秒鐘, 而這短短的9秒鐘卻對我們的食管造成了很大的損害。

第三站:胃

接下來, 食物便進入胃內, 滾燙食物可不僅僅是造成了胃黏膜的燙傷這麼簡單。 因為胃部不停的分泌消化液, 在胃黏膜燙傷之後便不再完整, 破損的胃部組織就會到強酸性消化液的腐蝕, 繼而容易發生胃炎、胃潰瘍、胃痛等疾病。

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不等, 從10分鐘到4、5小時不等。

在這段時間內, 食物被部分消化、分解, 其溫度也和人體組織慢慢趨同, 因此, 到達小腸時也就不再那般“滾燙了”, 也就是說, 滾燙食物對腸道的損害可忽略不計。

由此可見, 長期進食熱食特別是滾燙食物主要對口腔、食管、胃造成了損害,

輕則導致粘膜破損、潰瘍, 重則增加了這些組織器官的癌變風險。 因此, 營養師建議, 吃飯的溫度最好在35℃到40℃, 如果溫度到了50℃, 則容易造成黏膜損傷。

但平時吃飯時, 我們不可能做到用溫度計測量完食物溫度後再進食。 那就必須保持吃熱食時莫心急的心態, 熱騰騰的飯菜還是要晾幾分鐘, 不燙嘴的時候再吃才最健康。 同時, 也可以降低吃飯的速度, 千萬不能狼吞虎嚥。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滾燙食物吃下去, 傷的不僅僅是嘴巴------消化病公益科普1233帖

馬醫生推薦其惡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