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藏在稱謂裡的姓氏:叔、伯、姑、祖……

其實:現代或古代日常生活中, 我們自稱或互稱常用的字有我、吾、叔、伯、姑、公、祖、孫、姐、哥、弟、師、徒、郎、妾等都是姓氏, 雖然比較少見, 但它們確實是中華姓氏的成員。

我:我姓為春秋時齊國公子子我的後代。 戰國時有我子, 宣導墨家學說, 有著作傳世。

吾:吾氏出自己姓, 是夏朝昆吾的後代。 春秋時楚有吾氏, 三國時吳有吾粲。

叔:叔氏為顓頊帝的後代。 顓頊之孫為叔歇, 後人便以叔為氏。 另外, 魯文公少子叔肝, 宣公篡位後, 他不齒其所為, 不食其祿, 於是將他自己這一族別為叔氏, 表示與宣公的決裂。

伯:據《風俗通》記載,

伯本為贏姓, 是伯益的後代。 而《姓氏辨證》則認為, 伯乃姜姓, 為伯夷之後。 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 因直諫而被殺。

姑:越有大夫姑浮。

公:據《通志氏族略》載, 公本姬姓。 魯昭公的兒子衍的後人, 以祖上的爵號為姓。 明朝公勉仁, 弘治進士, 初為太僕卿, 因與劉瑾不和而貶官, 後起用為大同巡撫, 在邊關十年, 選將練兵, 防守森嚴, 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著有《東山集》。 公奎躋, 嘉靖進士, 以工部郎的身份出守潞安, 多戰功, 著有《中岸詩草》。

祖:祖姓出自子姓, 殷朝祖甲、祖乙、祖己、祖丁, 其後人以祖為姓。 晉朝祖逖, 少而勤奮, 為後人留下了"聞雞起舞"千古佳話。 南朝齊國人祖沖之, 大數學家, 第一次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們位數, 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孫:孫姓為周朝衛康叔的後代。 另外, 齊國陳無宇的兒子陳書, 因戰功被齊景公賜姓孫, 後子孫因亂逃往吳國, 孫武就是他們的後人。 此外, 漢朝孫根碑自稱其祖先出自商朝的比干, 於是又別出一支。 還有, 荀卿為避漢宣帝的諱而改為孫氏。

姐:音紫。 漢代西羌有姐姓。

哥:哥姓為哥舒氏所改。

藏在稱謂裡的姓氏:叔、伯、姑、祖......

弟:上古有醫官弟父。 一般認為, 弟氏為漢代趙弟的後人。

師:據《風俗通》載, 師氏乃是周朝師尹的後代。 另外, 古代掌管音樂的官員稱為師, 這些人的後人中也有以師為姓的。 春秋時魯國師襄, 孔子曾向他學琴。

徒:徒姓是由司徒氏、徒人氏、徒何氏等姓氏所改而來。

郎:據《通志氏族略》載, 郎姓本為姬姓, 魯懿公的孫子費伯在郎這個地方建城居住, 子孫於是便以郎為姓。

妾:漢時有妾胥、妾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