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蕭紅:半生盡遭白眼冷遇,卻依然選擇勇敢,可悲她死在她黃金時代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

1942年的今天, 在日軍炮火不斷的香港, 31歲的蕭紅, 因庸醫誤診為喉瘤而錯動喉管, 致使她不能飲食, 身體日漸衰弱。

臨死前, 她微弱的發聲力透紙背:“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 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 “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 不甘, 不甘。 ”

蕭紅, 中國近現代女作家, “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魯迅曾評價她“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 她一生的漂泊, 伴隨著一路的反抗;而一生的尋愛, 伴隨著一世的背叛!無疑,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一位。 她的一生都在疲於奔命和動盪不安中掙扎, 文學上的成就成全了她悲憤的思想, 卻沒能徹底改變她悲慘的命運, 最終含恨而死, 年僅三十歲。 成為文學界一曲悲歌。

▲蕭紅與蕭軍

她兩次懷著前男友的孩子開始新的愛情, 拋棄過男人, 也被男人拋棄過。 有人說她是狠心的母親、作死的“文青”, 可也有人愛她堅持自我的至真至性。 也許, 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裡忽略蕭紅是一個不可原諒的疏忽。

今天的人們對蕭紅感情生活的興趣, 遠遠大過於對她作品的興趣。 因為她在感情上的顛沛流離, 更被很多人看成亂世弱女子的代表。

而蕭紅早在生前已經看破了世界的真相, “當我死後, 或許我的作品無人去看, 但肯定的是, 我的緋聞將永久流傳。 ”

並不是說不可以談論蕭紅的私生活, 世人都有八卦的權利。 只是小編認為, 蕭紅的人生經歷當然值得感歎, 但是談論蕭紅我們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 她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在民國泱泱作家的隊伍中, 當得起偉大的(特別是女性作家中)大概也沒有幾位吧, 而蕭紅的名字必然在其中閃耀, 熠熠生輝。

▲ 湯唯在電影《黃金時代》中扮演“蕭紅”

世人提起彌留之際的蕭紅, 總是喜歡談論她臨終前還盼望著蕭軍來救她, 卻忽視了“半部紅樓”之說。 英年早逝, 她為之深深不甘的固然有感情的成分, 但更不甘心的是沒有寫完想寫的東西, 這對於一個天份極高的寫作者來說, 才是最大的遺恨。 “半部紅樓”興許並不是指續寫紅樓, 只是代指真正想寫的作品, 駱賓基在《蕭紅小傳》中回憶說, 蕭紅曾希望他能夠把自己送回上海, “有一天我還會健健康康的出來。 我還有《呼蘭河傳》第二部要寫……”

只是貧病交加的生活, 懦弱自私的愛人毀了她, 她再也沒有機會完成她的煌煌巨著, 這才是她最大的悲哀:她在自己寫作的黃金時代, 悄然逝去, 只餘一句“不甘, 不甘”。

張愛玲曾說過一段話:在人生的路上, 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 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 不摔跟頭, 不碰壁, 不碰個頭破血流, 怎能煉出鋼筋鐵骨, 怎能長大呢?

蕭紅也是如此,在民國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她也不是弱者,相反她是最勇敢的一個。什麼是弱者?任憑命運擺弄逆來順受才是真正的柔弱吧。蕭紅的一生,不論結局如何,都是她主動選擇的結果,從她長大成人後,每一步都是自己走的,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是她自己選擇的。哪怕走到了懸崖邊上,她也沒有放棄過對生命的自主權。她被男人拋棄過,也拋棄過男人,僅僅活了31歲,卻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一部《呼蘭河傳》足以傳世,這樣的人生,只怕還輪不到絕大多數人來同情吧。

我們還是讀她的作品吧,也許這才是對她最好的紀念。

●●●

1.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2.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以為得意。不得意又怎樣?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

3.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4.晚來偏無事,坐看天邊紅。紅照伊人處,我思伊人心,有如天邊紅。

5.他就像一場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濕你,但是雲彩飄走了,他淋濕的就是別人。

6.我就像他劃過的一根火柴,轉眼就成為灰燼,然後他當著我的面劃另一根火柴。

7.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8.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迴圈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的結果不大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至於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9.他們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陽光——甚至沒有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生命力特別頑強,這是原始性的頑強。

10.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路的人在夜裡訴 說著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著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著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生離死別,萬分地難舍。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淒涼的夜。

11.想擊退了寒涼,因此而來了悲哀。

12.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

推薦:蕭紅《遇見你,遇見不變的純真》

[作者]蕭紅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飛蛾撲火,盡顯執著初心;

不懼歲月,抒遍熾熱綿長。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蕭紅作品中的一些帶有自傳性質的散文和小說。有的作品是對充滿叛逆同時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憶,有的作品是對成年所經歷的饑餓與困頓生活的描寫,還有一些是悼念魯迅先生和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全書情節生動而又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語言簡勁、犀利而又不失幽默與詼諧。

©作者簡介: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學名張秀環,後改名張廼瑩,筆名悄吟。出生于黑龍江呼蘭河畔,因作品《生死場》一舉成名,被魯迅稱為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蕭紅的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點,率真淳樸,真實感人。雖然一生顛沛流離,但那顆“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心,永遠都向著愛與溫暖。

# 互 動 時 間 #

你怎麼看蕭紅的一生?

蕭紅也是如此,在民國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她也不是弱者,相反她是最勇敢的一個。什麼是弱者?任憑命運擺弄逆來順受才是真正的柔弱吧。蕭紅的一生,不論結局如何,都是她主動選擇的結果,從她長大成人後,每一步都是自己走的,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是她自己選擇的。哪怕走到了懸崖邊上,她也沒有放棄過對生命的自主權。她被男人拋棄過,也拋棄過男人,僅僅活了31歲,卻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一部《呼蘭河傳》足以傳世,這樣的人生,只怕還輪不到絕大多數人來同情吧。

我們還是讀她的作品吧,也許這才是對她最好的紀念。

●●●

1.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2.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以為得意。不得意又怎樣?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

3.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4.晚來偏無事,坐看天邊紅。紅照伊人處,我思伊人心,有如天邊紅。

5.他就像一場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濕你,但是雲彩飄走了,他淋濕的就是別人。

6.我就像他劃過的一根火柴,轉眼就成為灰燼,然後他當著我的面劃另一根火柴。

7.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8.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迴圈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的結果不大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至於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9.他們都像最低級的植物似的,只要極少的水分,土壤,陽光——甚至沒有陽光,就能夠生存了。生命力特別頑強,這是原始性的頑強。

10.那鼓聲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個迷路的人在夜裡訴 說著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著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愛的母親送著她的兒子遠行。又好像是生離死別,萬分地難舍。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淒涼的夜。

11.想擊退了寒涼,因此而來了悲哀。

12.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

推薦:蕭紅《遇見你,遇見不變的純真》

[作者]蕭紅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飛蛾撲火,盡顯執著初心;

不懼歲月,抒遍熾熱綿長。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蕭紅作品中的一些帶有自傳性質的散文和小說。有的作品是對充滿叛逆同時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憶,有的作品是對成年所經歷的饑餓與困頓生活的描寫,還有一些是悼念魯迅先生和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全書情節生動而又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語言簡勁、犀利而又不失幽默與詼諧。

©作者簡介: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學名張秀環,後改名張廼瑩,筆名悄吟。出生于黑龍江呼蘭河畔,因作品《生死場》一舉成名,被魯迅稱為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蕭紅的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點,率真淳樸,真實感人。雖然一生顛沛流離,但那顆“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心,永遠都向著愛與溫暖。

# 互 動 時 間 #

你怎麼看蕭紅的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