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鄉情美文:葦蕩魚美(李修運)

在許多描寫家鄉的篇什裡, 我都提及駱馬湖。 駱馬湖和京杭大運河在古鎮窯灣連為一體, 那清洌的湖水, 那遍野的蘆葦與荷花,

那獨具特色的鮮美魚羹, 都是難以忘懷的。

《宋史·高宗本紀》載:“紹興五年(1135)四月金將度淮, 屯宿遷縣駱馬湖。 ”《淮安府志》載“舊作落馬, 受沂蒙諸上之水匯為巨浸。 ”駱是“樂”與“落”的同音, 取古代大金兵曾在此屯紮得名。 宿遷市曾嫌棄“駱馬”與“落馬”同音, 改為“馬上湖”, 被網上沸沸揚揚一陣子唾駡, 只得作罷。 駱馬湖總面積375平方公里, 南湖水深5米, 北湖水深30米, 《邳州志》記載:”川莫於河, 侵莫於沂, 而河, 故泗道也, 自泗奪河徒沂不南往、運既開, 齊魯諸水挾以東南莒、武、沂一時截斷。 堤閘繁多, 而啟閉之務殷, 東障西塞而川脈亂矣”。 因東去有嶂山嶺阻塞,就把原有的周湖、柳湖、黃墩湖、嶼頭湖等幾個小湖連成一體, 形成了駱馬湖。

《清清駱馬湖》由著名詞作家任紅舉作詞,

作曲家印青作曲。 此曲糅入柳琴戲等地方戲的風格, 旋律十分流暢, 經歌壇“一姐”宋祖英演唱, 一時駱馬湖聲名鵲起。

清清的駱馬湖啊 一望無窮

站在那湖岸上啊 從西望不到東

秋水養肥蝦和蟹

碧波懷抱菱和藕

豐收的漁歌一聲聲 唱到我心中

無窮無盡啊萬頃愛 我的故鄉情啊總是這樣濃

無窮無盡啊水連天 盼你明天更加繁榮

駱馬湖魚羹相當有名。 據載, 乾隆下江南第二次路過古鎮窯灣, 妹妹(傳說中的九皇姑), 突然染病, 御醫束手, 無法可施, 只得命內侍買湖中白絲魚放生。 一大臣進諫:“我皇萬歲!聽說駱馬湖魚羹鮮美異常, 可否讓九皇姑一試?”遂宣喚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六嫂, 在駱馬湖邊以賣魚羹為生。

九皇姑吃了她做的魚羹, 沉屙頓愈。 乾隆十分讚賞, 並念其年老, 賜于金銀絹匹。 從此, 聲譽鵲起, 富家巨室爭相購食, 駱馬湖“六嫂魚羹”也就名聲遠揚了。

去年秋, 窯灣籍作家荷風先生力邀, 我們三四個文友便直奔駱馬湖。 那天小雨, 抵岸邊, 荷風先生一聲口哨, 從蘆葦蕩中飄出一隻小舟。 舟上一老者, 斗笠蓑衣。 我們在舟上站定, 他便一篙撐得老遠。 此時, 蘆葦青黃彌漫, 紅白荷花高舉過頭, 在青紗帳一樣厚密的葦叢中開闢的水道只有一米多寬, 兩邊擁擠的紫色蘆花碰頭觸臉;我伸手去夠一枝挺立的粉紅箭荷, 小舟便歪斜著誤入荷花深處, 幾隻水鳥“簌簌”飛起。 文友波濤先生笑道:“你想做一條戲荷的鯉魚嗎?”葆亮先生接著高聲吟誦起來:“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荷風說:“文人無行, 今天算領教了。 ”這時, 撐船老者插話了:“前天三個年輕女孩坐船, 哎呀, 比你們猴多了, 摟著我在荷花裡照相, 鬧騰個沒完。 ”並指著艙裡的一雙掉了跟的高跟鞋, “她們說, 留給荷花仙子穿哩。 ”

我們在一個湖中沙洲下了船。 洲大約三畝見方, 草房數間, 涼棚下開闊處擺方桌幾個, 木凳散放。 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少婦迎出, 笑著道:“歡迎各位文人來吃俏食。 ”荷風忙說:“別胡唚, 都是我好朋友, 今天慕名而來。 ”少婦答:“沒說錯啊!”荷風拍拍她的削肩, 笑著道:“你這張嘴喲, 比蘆蕩裡的水雞子還厲害!”少婦不願意了, 急忙說:“我可不是水雞子,

劉曉華才是水雞子。 ”荷風上去要撕她的嘴, 少婦邊跑邊說, “我要煮魚羹了!”劉曉華是荷風妻子, 在古鎮中學教初三英語;她們是本家妯娌。

幾種小菜端上來:清炒蒲菜, 生醃荷梗, 蘆芽燴青蝦, 蓮花苞炒雞蛋和菱角米炒鴨蛋。 搛菜入口, 有山野味, 有湖蕩味, 有水草的鹹腥味, 有一絲令人難忘的滋泥味;各種原生態的滋味混合, 就是一種不經雕琢的、鄉愁的母親般的陽光味, 也是生活的甘甘二十四味。

魚羹端了上來, 一個碩大砂鍋, 滾沸著。 湯汁雪白純粹, 抓起少許青蔥、芫荽拋入, 便青白分明, 實在養眼。 那青蔥末和芫荽末猶如一葉葉在白浪中顛簸的小舟, 又似大雪覆蓋之下幾星探頭探腦的青草芽。 舀一小勺, 輕吹幾口, 細細抿品, 微腥的鮮味徑直入喉;待稍微冷卻, 便舀大勺飲,一股股腥香直入五臟六腑,在其間奔湧、回蕩著,一時間竟腦門汗出如漉。感覺那樣痛快淋漓,無一處不熨貼!問少婦可否加了味精、雞精,她睨我一眼,厲聲道:“純天然!”好像我誣賴了她似的。喝完意猶未盡,再要,少婦不理睬。

我又追問做法,少婦要了我的微信號,聲稱過後發給我。

我們一行,在微雨中依依不捨地坐船離開了小沙洲。

翌日,我收到了一個昵稱“青蓮紅韻”的人發來的微信。“六嫂魚羹做法。一食材:駱馬湖白絲 1條,熟火腿10克,熟筍25克,水發香菇25克,雞蛋黃3個,蔥段25克,芫荽10克,薑塊5克,薑絲1克,胡椒粉1克,黃酒30 克,醬油25克,精鹽2.5克,醋25克,味精3克,清湯250克,濕澱粉30克,熟豬油50克……”等等若干。我啞然失笑,這是宮廷禦宴的做法,華貴而俗氣,天然跑得無影無蹤。

“十指未沾陽春水,而今為君做羹湯”, 一碗羹湯不僅是一份美味,它背後是濃釅的家的味道。

【本刊歡迎投稿。原創首發,期期精彩,篇篇可讀。主編:徐景洲 通聯信箱:2175339@qq.com 】

便舀大勺飲,一股股腥香直入五臟六腑,在其間奔湧、回蕩著,一時間竟腦門汗出如漉。感覺那樣痛快淋漓,無一處不熨貼!問少婦可否加了味精、雞精,她睨我一眼,厲聲道:“純天然!”好像我誣賴了她似的。喝完意猶未盡,再要,少婦不理睬。

我又追問做法,少婦要了我的微信號,聲稱過後發給我。

我們一行,在微雨中依依不捨地坐船離開了小沙洲。

翌日,我收到了一個昵稱“青蓮紅韻”的人發來的微信。“六嫂魚羹做法。一食材:駱馬湖白絲 1條,熟火腿10克,熟筍25克,水發香菇25克,雞蛋黃3個,蔥段25克,芫荽10克,薑塊5克,薑絲1克,胡椒粉1克,黃酒30 克,醬油25克,精鹽2.5克,醋25克,味精3克,清湯250克,濕澱粉30克,熟豬油50克……”等等若干。我啞然失笑,這是宮廷禦宴的做法,華貴而俗氣,天然跑得無影無蹤。

“十指未沾陽春水,而今為君做羹湯”, 一碗羹湯不僅是一份美味,它背後是濃釅的家的味道。

【本刊歡迎投稿。原創首發,期期精彩,篇篇可讀。主編:徐景洲 通聯信箱:2175339@qq.com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