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壽陽東、西郭義村名由來

趙樹功 王裕中

村名是忘不掉的鄉愁, 村名是承載傳統文化的基石, 村名是記錄悠久歷史的碑書, 村名是歷史長河的活化石, 研究和考證村名是一種有益後代兒孫的文化傳承。

東、西郭義村距壽陽縣城四十華里, 地處西北聖佛山腳下, 兩村之間有一溝壑, 約一華里, 分為東、西郭義二村。

東西郭義二村航拍

東、西郭義的村名由來, 經反復參考志書碑記等資料, 走訪長者流傳, 至今均無獲得那怕是牽強附會的說法。 東郭先生的傳說還是個神話故事。 經查閱縣誌(資料①)碑記(資料②③④)等現有資料考證, 眾所公認的是東郭義和西郭義清代以前同為一村, 叫“郭義”。 清代(康熙時期)按兩個居民點的方位, 分成東郭義和西郭義二村(資料①⑤⑥⑦)。

“郭義”建村古老久遠, 根據東郭義兩次重修清微觀碑記、石氏先塋碑記(②⑧⑨), 與現西郭義村街道旁一顆古槐樹, 樹齡一千一百年(晉中市政府2008年發證立碑)為證。

推測早有先民生息繁衍。

東郭義村航拍村貌

筆者隨同《村名考》編撰人員實地考察兩村的地形地貌, 尚存的古跡佈局, 剖析兩村名字義字音。 結合歷史背景, 對“郭義”村名由來, 提出三種不同的觀點, 供讀者共同探討。

東郭義村祁朴珍先生提出三種推測:

“郭義”這個村名的來歷, 是不是修村‘郭’以自衛, 結異姓以‘義’為處而得名?

一、村有‘郭’是壽陽多數村落的特色, 主要出口有“閣”或“洞門”就是證明。 東西郭義也不列外, 但西郭義南出口的“洞門”和東郭義北出口的“洞門”已經消失, 東郭義的南閣也拆毀。 有這些建築就容易設障堵路, 起抵禦入侵的作用。 (郭, 本義指城外另加的圍牆。 )

二、兩村主要出進口“閣”的位置, 東郭義的“閣”在村南;西郭義的“閣”在村北;交錯對稱。 東郭義的龍王廟與西郭義的龍天大王廟隔溝壑對望相稱。 是在一個“郭義村”的基礎上規劃修建的。

三、從廟宇膜拜的偶像看, 西郭義北閣兒上有關帝廟。 東郭義清微觀南殿供關老爺與周倉關平。 說明村民重視以“義”進行人與人,

家與家, 族與族, 姓與姓, 村與村的相處。 以上所列, 本人想說明的是“郭義”是一個深有含義的村名, 兩村流傳至今, 沒有“郭”姓, 也沒有“東郭”、“西郭”這兩個姓, “義”是個古音, 方言音“ni膩”, 來自晉南方言南部。

西郭義村張鐸先生提出郭義村由自然形成深溝壑的週邊地形“郭”與做人最高的道德境界“義”藏息相輔而名。 以村坐落方位位置命為東、西郭義, 二村測想較為準確。

西郭義村東南北三面都是黃土深溝壑, 西北面延靠聖佛山, 村子坐落在懸崖險峻的崥地上, 四周自然形成的週邊稱“郭”, “義"是古代聖人孔夫子提出做人最高道德境界的文化體現。 他所提出的仁義禮三條做人道德標準, 很早就滲透在中國人血液裡的靈魂,

這就是中國人亙古不變的道德。 因此各個時代都規範的認為“義”就是責任, 是一個人對家庭、朋友、社會、國家所應負的責任。

民居四周是自然形成的圍稱“郭”, 懸崖崥地上居住的百姓應怎樣做人, 達到義者助人, 君子行事以義為根本。 又如孟子縮曰:“仁義之安居也, 義人之正路也。 ”古人取做人的最高道德境界“義”與自然形成的地形“郭”, 命村名為郭義再完美精華不過了。

西郭義村航拍村貌

筆者認為村名是“郭義”村中兩個居民群住點之間地貌形象而得名。

測想一(地形地貌):東西郭義原本一村, 兩個居民群住點之間是一深溝壑, 約一華里。 兩個居民群住點分別坐落在溝兩懸崖的緩坡上, 臨高俯視村落之間深溝對應四周像似一幅太極兩儀圖, 兩條魚形分別南北倒置,一條河s形從中流過。更有巧合的是溝上崖頂兩村邊原處,東郭義村南,西郭義村北各有一座二層閣兒,猶如兩儀中兩條倒置的魚眼;東郭義村北,西郭義村南各有一座進村門洞,猶如兩儀中兩條倒置的魚尾;與兩村落之間深溝對應四周俯視的太極兩儀圖交相輝映。太極圖東(郭)週邊為東郭義; 太極圖西(郭)週邊為西郭義。

測想二(村名釋義):字義能解釋通兩村之間地形地貌形象的意思,郭義村兩個居民群住點之間溝壑周邊;週邊為“郭”;“郭”內地貌與南北河流形象“太極兩儀”; “兩儀”按方位分為東、西郭義。

郭《古代漢語詞典》郭--- --四周,週邊。<漢書・尹賞傳>“賞至,修治長安獄,穿地方深各數丈,至令辟(磚)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為虎穴。” 《康熙字典》郭---<釋名>:郭,廓也。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

“義”與“儀”通。《康熙字典》義:又與儀通。<前漢•鄒陽傳>:使東牟-----之後。師古曰:義讀曰儀。《古代漢語詞典》義:通“儀”。”《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義:【注釋】<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為義,今時所謂義為誼。”如北宮文子雲:“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義。”

測想三(字音推測):依據方言說東西郭義的“義”,普通話音“yi”;方言仍流傳至今說“尼ni”音。字音初期讀音推測朝代,東西郭義建村悠久。字音初期讀音為“儀”,符合“太極兩儀”的用字。“儀”“義”通用,是不同時期不同時代的用法。

參考依據“《康熙字典》崖:……<韻會>因之,以山邊屬“屬”睚(nai)音,高邊屬儀音,似泥。”《康熙字典》義:又通作擬(擬)。<前漢•外戚傳>:皆心擬霍將軍女。注:心儀,即心擬(擬)。

測想四(碑謁考究):郭義村名可能與道觀有關,東郭義的“清微觀”初建悠久,據碑記載“觀曰清微。何時創始,渺不可稽。至正萬曆,乾隆康熙。重修凡五,前碑可睹。……”。道教奉行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古代人信仰看風水,請陰陽,起名字,“清微觀”觀主理為首選。

綜以上地貌、字義、字音、時代背景測想,簡而言之為,郭義村兩個居民群住點溝壑之間的地貌週邊輪廓“郭”內的地貌河流酷似陰陽兩儀(義),“儀”週邊(郭)東側為“東郭義”,“儀”週邊(郭)西側為“西郭義”,兩進村的閣洞建築交錯,與地貌兩儀圖交相輝映。“儀”“義”古代為通用字。

從航拍照片上可以形象地看到兩村之間溝壑河流地貌形似兩儀圖像

綜合以上三種觀點,原村名“郭義”的“郭”字,是指村之間溝崖周邊地貌與修村‘郭’以自。“義”,趙氏認為地貌形象而名。祁氏、張氏認為是歷代推崇關帝的“義氣”與孔子的“仁義”而名。但那種觀點均無資料可查可證,都是探討而已,抛磚引玉,以待後正。

我縣有記載可查由建國初期的一千多個自然村,到如今整合為二百零六個行政村,五百四十一個自然村。期間幾經變化,有人為整改的,也有自然消失的,不管怎麼說,村名畢竟是歷史,是鄉愁,是抹不掉的活化石。我們一定不能讓消失的和現有的村名,無聲無息地失去它本來的內涵,要搶救性的去整理,去挖掘,去研究,用文字表述來完成它的傳承,記錄它更深遠、更精闢的文化,讓世世代代都記住生我養我那塊沃土,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村名而已。

兩條魚形分別南北倒置,一條河s形從中流過。更有巧合的是溝上崖頂兩村邊原處,東郭義村南,西郭義村北各有一座二層閣兒,猶如兩儀中兩條倒置的魚眼;東郭義村北,西郭義村南各有一座進村門洞,猶如兩儀中兩條倒置的魚尾;與兩村落之間深溝對應四周俯視的太極兩儀圖交相輝映。太極圖東(郭)週邊為東郭義; 太極圖西(郭)週邊為西郭義。

測想二(村名釋義):字義能解釋通兩村之間地形地貌形象的意思,郭義村兩個居民群住點之間溝壑周邊;週邊為“郭”;“郭”內地貌與南北河流形象“太極兩儀”; “兩儀”按方位分為東、西郭義。

郭《古代漢語詞典》郭--- --四周,週邊。<漢書・尹賞傳>“賞至,修治長安獄,穿地方深各數丈,至令辟(磚)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為虎穴。” 《康熙字典》郭---<釋名>:郭,廓也。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

“義”與“儀”通。《康熙字典》義:又與儀通。<前漢•鄒陽傳>:使東牟-----之後。師古曰:義讀曰儀。《古代漢語詞典》義:通“儀”。”《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義:【注釋】<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為義,今時所謂義為誼。”如北宮文子雲:“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義。”

測想三(字音推測):依據方言說東西郭義的“義”,普通話音“yi”;方言仍流傳至今說“尼ni”音。字音初期讀音推測朝代,東西郭義建村悠久。字音初期讀音為“儀”,符合“太極兩儀”的用字。“儀”“義”通用,是不同時期不同時代的用法。

參考依據“《康熙字典》崖:……<韻會>因之,以山邊屬“屬”睚(nai)音,高邊屬儀音,似泥。”《康熙字典》義:又通作擬(擬)。<前漢•外戚傳>:皆心擬霍將軍女。注:心儀,即心擬(擬)。

測想四(碑謁考究):郭義村名可能與道觀有關,東郭義的“清微觀”初建悠久,據碑記載“觀曰清微。何時創始,渺不可稽。至正萬曆,乾隆康熙。重修凡五,前碑可睹。……”。道教奉行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古代人信仰看風水,請陰陽,起名字,“清微觀”觀主理為首選。

綜以上地貌、字義、字音、時代背景測想,簡而言之為,郭義村兩個居民群住點溝壑之間的地貌週邊輪廓“郭”內的地貌河流酷似陰陽兩儀(義),“儀”週邊(郭)東側為“東郭義”,“儀”週邊(郭)西側為“西郭義”,兩進村的閣洞建築交錯,與地貌兩儀圖交相輝映。“儀”“義”古代為通用字。

從航拍照片上可以形象地看到兩村之間溝壑河流地貌形似兩儀圖像

綜合以上三種觀點,原村名“郭義”的“郭”字,是指村之間溝崖周邊地貌與修村‘郭’以自。“義”,趙氏認為地貌形象而名。祁氏、張氏認為是歷代推崇關帝的“義氣”與孔子的“仁義”而名。但那種觀點均無資料可查可證,都是探討而已,抛磚引玉,以待後正。

我縣有記載可查由建國初期的一千多個自然村,到如今整合為二百零六個行政村,五百四十一個自然村。期間幾經變化,有人為整改的,也有自然消失的,不管怎麼說,村名畢竟是歷史,是鄉愁,是抹不掉的活化石。我們一定不能讓消失的和現有的村名,無聲無息地失去它本來的內涵,要搶救性的去整理,去挖掘,去研究,用文字表述來完成它的傳承,記錄它更深遠、更精闢的文化,讓世世代代都記住生我養我那塊沃土,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村名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