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嚴厲打擊“村霸”、加強基層組織建設②:橫行鄉里 底氣何來

“一言堂”決定“危房戶”, 不走任何民主程序;排除異己, 村“兩委”抱團成“小圈子”;肆意妄為, 騙取扶貧貸款用於營利活動……江蘇省東海縣查處的一起“村霸”典型案件讓人深思——

羅莊村近景

新年伊始, 記者來到江蘇省東海縣溫泉鎮羅莊村調查時, 群眾紛紛表示, 老百姓要為紀委點贊!自從剷除了高茂義這個“村霸”和他那幫“小團夥”後, 村裡人心齊了, 幹勁也足了。

蠻橫跋扈, “小地盤”上頻頻動粗

去年9月初, 江蘇省東海縣紀委多次收到反映羅莊村黨支部書記高茂義的信訪件, 縣紀委迅速開展核查。 9月24日, 高茂義正式接受組織審查。 一時間, 羅莊村群眾大聲叫好, “壞靶子終於被剷除了”。

羅莊村是一個省級貧困村, 村上既無集體企業也無其他礦產資源, 村民收入較低, 民風淳樸。 但就是這樣的村還有個“遠近聞名”的“小圈子”, 他們以高茂義為中心, 聚集其弟等多名成員。

而高茂義作為村黨支部書記, 利用手中職務之便, 和“圈中人”一起不斷啃食村民切身利益。

據查, 2016年7月, 羅莊村向上級扶貧單位爭取資金, 準備在老村部地基上建新村部。 經過規劃後, 該地塊剩餘10間房空地。 為了讓“圈中人”低價購得, 高茂義在未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的情況下, 安排他人偽造同意轉讓村集體財產的審批表, 並向鎮建管所提出申請, 將這些空地低價轉讓給他的“圈中人”。 除此以外, 新村部本應由中標商承包建設, 但高茂義卻暗中施壓, 讓其轉標, 最終這個造價59萬餘元的工程, 高茂義竟從中獲利近20萬元。

2015年底, 在羅莊村危房改造中, 考慮到計生專幹的弟弟和自家親戚“生活困難”, 未經過村“兩委”研究、村民代表民主評議等環節,

高茂義直接將這兩戶上報。 這兩個“危房戶”, 一個新房早已建好, 一個一年中竟領取了兩次危房補助款。

據執紀審查人員介紹, 高茂義的妹夫在羅莊村有個水泥磚廠, 為了讓妹夫壟斷市場, 高茂義不許其他人到自己“管轄”的地盤上做水泥磚生意。

2016年上半年, 一水泥磚商販在羅莊村一房屋牆面上噴漆做廣告, 被高茂義手下發現, 高茂義帶人到場, 強行讓商販將文書處理掉。 商販早就聽說過高茂義的“威名”, 怕被毆打, 便苦苦央求買煙“孝敬”, 這事才算了結。

大小通吃, “耍計謀”不走正道

2013年8月, 羅莊村黨支部換屆, 高茂義參加競選。 在第一輪選舉前, 高茂義夥同“把兄弟”分頭向羅莊村40多名黨員每人送現金1200元, 從而以第二名的身份進入正式選舉。

為確保萬無一失, 他再次向30多名黨員每人送現金1000元。 在“把兄弟”的掌控下, 2013年9月, 高茂義“成功”當選為羅莊村黨支部書記。

為了讓這些錢花得有價值, 高茂義的“眼線”在投票期間密切關注這些黨員, 發現沒有信守“承諾”的, 以後尋機會進行額外“照顧”。

黨員徐某便是這樣一例。 在高茂義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 徐某向村裡申請建房, 但因在投票時沒有履行“義務”, 高茂義便讓村委會以各種理由阻撓。 無奈之下, 徐某拎著酒、拿著紅包, 變相將選舉錢退還並賠禮道歉, 建房之事才得以推進。

“一團和氣”, 事事“全票通過”

羅莊村上一任村委會主任李某, 與高茂義一起搭班子幹了3年, 其間因利益分配等原因, 兩人在工作上常常鬧得不愉快。

2016年12月, 羅莊村進行村委會換屆選舉, 為了不讓李某再次當選村委會主任, 高茂義找來了“鐵哥們”高某參加競選, 海選結束後, 高某成了除前任村委會主任李某外得票數最高者。 為了讓高某當選幾率更大, 在村委會主任“決選”前一天, 高茂義的“把兄弟”做通李某的思想工作, 讓其主動退出選舉, 高某最終以過半票數當選了村委會主任。

至此, 羅莊村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全變為高茂義的人, 任何工作都能“全票通過”。 2016年10月, 高茂義理直氣壯安排手下做通村裡15個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的思想工作, 並成功從銀行貸出29萬元扶貧貸款, 用於放高利貸及自家酒店日常運轉等。

2014年至2015年, 該縣溫泉鎮黨委要求每個村上報村保潔員。 “必須找能讓我們放心的人上報,這樣錢發放後才能確保取出來集中用!”村會計提出了這個建議。於是,羅莊村將高茂義、村委會主任、村會計等7名村幹部及其親屬虛報為村保潔員,騙取上級撥付保潔員工資近4萬元。

把脈會診,監督管理嚴重缺位

在被縣紀委立案審查之初,高茂義氣焰十分囂張,說:“我連個蒼蠅都不是,你們查我簡直就是大炮打蚊子!”但很快就從與執紀審查人員的交鋒中敗下陣來。他說:“當上村支書後我就掉錢眼兒裡去了,一心想著撈錢,根本沒有把群眾放在心中。”

執紀審查人員在走訪中發現,高茂義主政羅莊村時期,村規民約成了擺設,村民維權意識薄弱,認為只有禮送到了,事才能辦成,即使利益被侵害,但擔心打擊報復,也敢怒不敢言。在這種“潛規則”下,高茂義更加肆無忌憚、大小通吃,打個井要“意思”、批宅基需“進貢”、蓋豬圈得給紅包……在這種惡性循環下,滋生助長了村幹部的霸權思想和“家長作風”。

在高茂義“掌管”羅莊村的4年裡,基層黨建受到破壞,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鄉鎮有關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缺位,鎮級管理與村級自治銜接不到位,形成了對村級監管的真空地帶。如溫泉鎮農經站作為全鎮村級財務管理部門,雖實行村賬鎮管多年,但對羅莊村財務審核把關不夠嚴格,造成財務監管漏洞,給高茂義等人侵害群眾利益以可乘之機。

打掉“村霸”,羅莊村群眾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夯實根基,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

“1月涉農項目有新建蔬菜大棚4棟、新建農橋5座,具體承包方為……”這是記者1月19日在羅莊村村務公開欄裡看到的內容之一。“現在我們村以‘黨員群眾關心什麼就公開什麼’為原則,及時公開公示村裡的財務、扶貧惠民政策、黨風廉政建設等情況。”羅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振奎說。

高茂義被立案查處後,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是抓好該村黨建的首要任務。2017年10月,溫泉鎮黨委選派能力強、威信高的鮑大行擔任羅莊村黨支部書記。

“抓學習、抓作風、抓民主決策、抓服務,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每週觀看學習教育片,每月固定學習日集中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鮑大行告訴記者,羅莊村黨支部及時摸准村民需求,以黨員村幹部為骨幹,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置政策法規宣傳員、矛盾問題調解員、環境整治督查員、病殘家庭幫扶員、維穩巡察員等崗位,及時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

“戰鬥力、號召力、凝聚力明顯增強,真正把思想凝在一處,把力往一處使!”羅莊村黨組織發生的變化讓村民看在眼中,喜在心裡。“現在的羅莊村黨支部,真的是將上頭的政策和村裡的實際結合在一起,把上級的精神和老百姓的心聲結合在一起,我們有信心有盼頭了!”該村一位老黨員說。

據瞭解,去年以來,東海縣探索推行“一部兩會一專幹”農村黨建新模式,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抓好黨群議事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保障村民有效自治,配齊配強村級黨建專幹,專職專崗、專人專門抓黨建。同時,完善村民代表大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村級自治體制,深入推進“黨旗飄揚在基層”主題活動,並在全縣346個行政村推行駐村紀檢員制度,真正讓農村黨建工作從“大有可為”轉變到“大有作為”。

專家視角:剷除“村霸”滋生的土壤

治理“村霸”問題,必須要由過去偏重於經濟發展的鄉村治理,轉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並重,通過全面加強党的建設,全面改革,破除宗族惡勢力,革新鄉村風俗和觀念,徹底剷除滋生“村霸”的土壤。

治理“村霸”必須加強農村基層黨建,選好用好帶頭人。“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對一個村莊而言,幹好幹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村裡的黨組織。現實中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有組織沒力量。總體而言,哪個村的黨支部書記腳踏實地履職,哪個村的黨員作用發揮得就明顯,很多工作就會容易落實。反之,哪個村政治風氣不好,往往跟村黨支部書記的不作為、亂作為或班子軟弱有關,羅莊村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以大學生村官或者下派第一書記破除“村霸”。要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官,通過引進大學生交叉任職,逐漸稀釋和淡化有些宗族勢力,讓宗族惡勢力難成氣候。大學生村官接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知識水準高,有利於強化農村基層組織隊伍建設。也可以從上級黨政機關或企事業單位選派第一書記到問題村任職。中組部等三部門曾下發通知,明確指出了選派第一書記的重點範圍: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

加強村莊間的聯合黨建和上級黨組織對村級黨組織的監督,破除“村霸”。“村霸”之所以橫行,缺乏監督是一個主要原因,可以通過村莊間的聯合党建及加強監督等來破除。如創建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將包括村(社區)在內的基層黨組織整合成區域黨委,打破以往的單位黨建壁壘。同時,加強對村居黨組織的各方監督,如上級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等,形成監督合力,形成有效、良性的基層社會治理。(鄭風田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必須找能讓我們放心的人上報,這樣錢發放後才能確保取出來集中用!”村會計提出了這個建議。於是,羅莊村將高茂義、村委會主任、村會計等7名村幹部及其親屬虛報為村保潔員,騙取上級撥付保潔員工資近4萬元。

把脈會診,監督管理嚴重缺位

在被縣紀委立案審查之初,高茂義氣焰十分囂張,說:“我連個蒼蠅都不是,你們查我簡直就是大炮打蚊子!”但很快就從與執紀審查人員的交鋒中敗下陣來。他說:“當上村支書後我就掉錢眼兒裡去了,一心想著撈錢,根本沒有把群眾放在心中。”

執紀審查人員在走訪中發現,高茂義主政羅莊村時期,村規民約成了擺設,村民維權意識薄弱,認為只有禮送到了,事才能辦成,即使利益被侵害,但擔心打擊報復,也敢怒不敢言。在這種“潛規則”下,高茂義更加肆無忌憚、大小通吃,打個井要“意思”、批宅基需“進貢”、蓋豬圈得給紅包……在這種惡性循環下,滋生助長了村幹部的霸權思想和“家長作風”。

在高茂義“掌管”羅莊村的4年裡,基層黨建受到破壞,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鄉鎮有關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缺位,鎮級管理與村級自治銜接不到位,形成了對村級監管的真空地帶。如溫泉鎮農經站作為全鎮村級財務管理部門,雖實行村賬鎮管多年,但對羅莊村財務審核把關不夠嚴格,造成財務監管漏洞,給高茂義等人侵害群眾利益以可乘之機。

打掉“村霸”,羅莊村群眾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夯實根基,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

“1月涉農項目有新建蔬菜大棚4棟、新建農橋5座,具體承包方為……”這是記者1月19日在羅莊村村務公開欄裡看到的內容之一。“現在我們村以‘黨員群眾關心什麼就公開什麼’為原則,及時公開公示村裡的財務、扶貧惠民政策、黨風廉政建設等情況。”羅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振奎說。

高茂義被立案查處後,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是抓好該村黨建的首要任務。2017年10月,溫泉鎮黨委選派能力強、威信高的鮑大行擔任羅莊村黨支部書記。

“抓學習、抓作風、抓民主決策、抓服務,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每週觀看學習教育片,每月固定學習日集中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鮑大行告訴記者,羅莊村黨支部及時摸准村民需求,以黨員村幹部為骨幹,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置政策法規宣傳員、矛盾問題調解員、環境整治督查員、病殘家庭幫扶員、維穩巡察員等崗位,及時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

“戰鬥力、號召力、凝聚力明顯增強,真正把思想凝在一處,把力往一處使!”羅莊村黨組織發生的變化讓村民看在眼中,喜在心裡。“現在的羅莊村黨支部,真的是將上頭的政策和村裡的實際結合在一起,把上級的精神和老百姓的心聲結合在一起,我們有信心有盼頭了!”該村一位老黨員說。

據瞭解,去年以來,東海縣探索推行“一部兩會一專幹”農村黨建新模式,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抓好黨群議事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保障村民有效自治,配齊配強村級黨建專幹,專職專崗、專人專門抓黨建。同時,完善村民代表大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村級自治體制,深入推進“黨旗飄揚在基層”主題活動,並在全縣346個行政村推行駐村紀檢員制度,真正讓農村黨建工作從“大有可為”轉變到“大有作為”。

專家視角:剷除“村霸”滋生的土壤

治理“村霸”問題,必須要由過去偏重於經濟發展的鄉村治理,轉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並重,通過全面加強党的建設,全面改革,破除宗族惡勢力,革新鄉村風俗和觀念,徹底剷除滋生“村霸”的土壤。

治理“村霸”必須加強農村基層黨建,選好用好帶頭人。“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對一個村莊而言,幹好幹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村裡的黨組織。現實中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有組織沒力量。總體而言,哪個村的黨支部書記腳踏實地履職,哪個村的黨員作用發揮得就明顯,很多工作就會容易落實。反之,哪個村政治風氣不好,往往跟村黨支部書記的不作為、亂作為或班子軟弱有關,羅莊村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以大學生村官或者下派第一書記破除“村霸”。要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官,通過引進大學生交叉任職,逐漸稀釋和淡化有些宗族勢力,讓宗族惡勢力難成氣候。大學生村官接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知識水準高,有利於強化農村基層組織隊伍建設。也可以從上級黨政機關或企事業單位選派第一書記到問題村任職。中組部等三部門曾下發通知,明確指出了選派第一書記的重點範圍: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

加強村莊間的聯合黨建和上級黨組織對村級黨組織的監督,破除“村霸”。“村霸”之所以橫行,缺乏監督是一個主要原因,可以通過村莊間的聯合党建及加強監督等來破除。如創建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將包括村(社區)在內的基層黨組織整合成區域黨委,打破以往的單位黨建壁壘。同時,加強對村居黨組織的各方監督,如上級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等,形成監督合力,形成有效、良性的基層社會治理。(鄭風田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