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今說史:中東戰爭——沙龍旅:未曾料到的艱苦戰鬥

10 月 31 日晨, 沙龍上校要求總參謀部批准他佔領米特拉山隘東端, 但未獲得批准。 總參謀部由於重視攻佔阿布奧格拉, 所以儘量避免在米特拉戰鬥。

米特拉山隘全長 30 公里, 由東端的海坦谷地、西端的米特拉谷地和中間的碟狀臺地三部分地形組成。 海坦谷地全長 6公里, 寬 50 米, 兩側盡是懸崖峭壁, 為米特拉山隘的要衝。 由於米特拉山隘的大部分還都未被兩軍佔領, 所以沙龍旅要求向米特拉西端方向派出偵察隊。 以軍總參謀部雖然同意這個要求, 但接著又指示不得進行大規模戰鬥。 埃軍第 5、6 步兵營於 30 日下午遭到以色列空軍沉重打擊後, 步兵部隊在海坦谷地地勢稍高些的東半部掘壕據守。

沙龍上校抽調第 2 營的 2 個連編成偵察隊, 並加強以旅偵察隊、3 輛坦克、4 門120毫米迫擊炮、陸空聯絡小組。 第 2 營營長莫代海·古爾少校=被任命為偵察隊指揮官。 10 月 31 日中午 12 時 30 分,

偵察隊的先頭部隊正在通過海坦谷地時, 遭到了埃軍炮火的射擊, 一輛車被擊中起火。 艾坦中校命令繼續前進, 埃軍也以猛烈炮火阻擊。 艾坦中校命令後續部隊投入戰鬥, 但由於道路被前一天擊毀的埃軍車輛所堵塞, 縱隊擠在谷地內無法前進。 油料車和彈藥車也被擊中起火。 得知這一情況的沙龍上校面臨著抉擇:或是撤回部隊, 或是派增援部隊。 他選擇了後者。

以軍有“不許丟下傷患後撤”的傳統。 沙龍上校以所有炮火實施壓制射擊, 以 2 個連進攻海坦谷地東部。 31 日黃昏時以軍佔領了該處, 接著又同埃軍展開了兩個半小時的肉搏戰, 至下午 8 時許, 沙漠恢復了平靜。 在這次未曾料到的戰鬥中, 沙龍旅損失慘重:亡 38 人,

傷 120 人;埃軍亡 100-150 人。 沙龍旅的這場艱苦戰鬥, 使人痛感到事前偵察敵情的重要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