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川街道:魚兒用上“跑步機” 生態環保更美味

技術人員在查看充氧機工作情況。

本網訊1月17日下午, 在巴川街道玉皇村重慶科賽農業有限公司養魚基地的一個池塘裡, 隨著工人按下增氧機開關,

攪動裝置形成的水浪吸引了成群的魚兒不停地游向上方。

“我們稱這是魚兒在水中跑步。 當增氧機啟動的同時會攪動水體, 高密度的魚兒為吸氧會爭先恐後游向充氧區域, 在運動的水中‘跑步’遊動, 使魚的肉質更加緊致。 ”區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人曾仁甫說。

記者在該基地看到, 一口占地10多畝的魚塘一側, 修有兩個面積各為65平方米的養魚槽。 養殖槽頂部安有3個增氧泵, 每個養殖槽用柵欄隔成3個養殖欄, 每個養殖欄邊上安有自動投料機。

“這項技術源於美國, 我們2016年把它從江蘇引進試點取得成功後在一些鎮街推廣。 莫小看一個養魚槽雖然只有130個平方, 但每立方米的水體可產成魚100多公斤, 5個月左右為一個生產週期,

魚畝產量提高到2噸, 而且實現了綠色環保養殖。 目前, 全區已建成池塘低碳高效迴圈流水養殖基地9個, 在建的有2處。 ”曾仁甫說。

如此高密度的養魚, 怎樣才能處理好充足的氧氣供應和養魚廢料問題?

據曾仁甫介紹, 第一個問題是養殖槽最上方安設的3台管道式全自動增氧機解決的, 增氧機工作時即制送氧氣又攪動水體, 既使水層的含氧量均勻, 又把死水變成了流動的活水。 當水體中氧氣充足後, 增氧機會自動停止工作。

第二個難題是依靠兩個技術層面解決的, 一是安置在養殖槽底部的吸附泵將餌料殘渣、魚兒排泄物通過管道輸送到岸上的沉澱池加以沉澱。 沉澱物是優質的有機肥, 被用於公司的幾百畝果林,

沉澱後的清水又沿管道回到養殖槽裡再利用, 實現了迴圈用水。 二是經過吸附泵作用後仍有20%左右的廢料滲入魚塘水體中會產生浮游生物, 業主通過放養專食浮游生物的白鰱、花鰱和在魚塘上養殖水生植物的辦法淨化水質, 保證水體的清潔。

據介紹, 低碳高效池塘迴圈流水養魚技術不僅大幅提高水產產量, 大幅提升水產品質, 大幅提高養殖戶收入, 具有養殖週期短、產量高、品質有保障, 投入成本低、污染少、易於捕撈、可實現訂單銷售等特點和優點, 值得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 ”曾仁甫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