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末風雲錄五:董卓逼宮袁紹推波助瀾 宦官反擊何進喋血宮禁

昨天說到何進準備大張旗鼓的徵召地方軍隊誅殺宦官, 弄得整個京城盡人皆知。 而當董卓接到何進的徵召時, 他喜出望外, 立即上路向洛陽進發。

出發前, 董卓先向何太后上書道:“中常侍張讓等人, 利用皇帝的寵倖, 擾亂天下。 臣聽說揚湯止沸, 不如釜底抽薪。 從前, 趙鞅率領晉陽的軍隊清除君王身邊的惡人, 如今臣光明正大的來到洛陽, 請求誅殺張讓等人。 ”

何太后接到上書後, 又怒又怕, 好你個董卓, 誰給你的膽子?她讓另一個哥哥何苗勸說何進道:“當初我們一起從南陽來到洛陽, 出身貧賤, 如果沒有宦官的幫助,

哪有今天的榮華富貴?國家大事, 一步走錯, 覆水難收, 不得不慎, 我們應該與宦官們和解。 ”

是啊, 想起那些年受過的苦以及宦官的恩情, 何進開始動搖了。 但是董卓已經走到了澠池, 何進連忙派出諫議大夫種邵拿著皇帝的詔書前去制止。

開弓沒有回頭箭, 桀驁不馴的董卓毫不理會皇帝的命令, 逕自來到與洛陽咫尺之遙的河南。

眼看董卓就要進京了, 種邵挺身而出, 隻身攔在董卓的軍隊前, 勸說他們京師無事, 不必進京。

董卓很納悶, 為何前幾天讓我入京, 現在又讓我回去?難道京師的局勢已變?螳螂捕蟬, 我就是那只黃雀。 一念及此, 董卓決定鋌而走險, 命令部下以武力脅迫種邵。

誰料, 種邵面無懼色, 正義凜然的大聲斥責, 士兵們面面相覷竟不敢向前。 接著, 種邵來到董卓面前質問他為何不聽聖旨, 看著種邵底氣十足的樣子, 董卓心裡犯嘀咕了, 難道何進已經控制住了局勢?他也不敢貿然行事, 默默回到夕陽亭待命。

聽說何進將董卓阻止在洛陽之外, 袁紹心急如焚,

威脅何進道:“矛盾已經形成, 行動已然洩露, 大將軍到底還在等什麼?事久生變, 我恐怕竇武的悲劇又將重演!”

被袁紹這麼一威脅, 何進忽然覺得心好累, 算了, 還是你來吧。 於是, 他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 全權負責誅殺宦官的行動, 可以不經奏報自行逮捕和誅殺;又任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 從旁協助袁紹。

拿到尚方寶劍的袁紹也不比何進堅決到哪裡去, 他一邊派出得力手下前去監視宦官, 一邊派出使者催促董卓, 讓董卓再上書逼迫何太后。

董卓也相當配合, 不僅措辭更加嚴厲, 還明目張膽的威脅何太后, 自己將進入洛陽的平樂觀, 隨時領兵入宮。

這一下, 何太后也有點怕了, 決定先退一步, 將中常侍和小黃門全部罷免回家,

只留下幾個和何進關係比較好的, 試圖換取何進的諒解。

情勢所迫, 那些罷免回家的中常侍、小黃門全都來到何進的大將軍府請罪, 表示一切聽從他的處置。

看著匍匐在地上的宦官, 何進心軟了, 語重心長的勸說道:“天下動盪不定, 全都是因為你們。

如今董卓就要來了, 你們為何還不回到自己的封地呢?”眾宦官紛紛表示一定聽從大將軍的教導。

一旁的袁紹反復勸說何進趁機將宦官一網打盡, 無奈何進就是不聽。 京城裡的宦官一時半會兒殺不了, 袁紹就假借何進的名義下發公文給各州、郡, 命令他們逮捕宦官的家屬。

袁紹磨刀霍霍, 何進態度曖昧, 中常侍們不願束手待斃, 決定奮起一搏。

張讓的兒媳是何太后的妹妹, 他跪地向她請求道:“我現在犯下罪責, 理應全家回到故鄉。 但是想到我家幾代蒙受皇恩, 如今要遠離皇宮, 戀戀不捨。 我願意入宮再服侍太后一次, 以報答最後的恩情, 之後即使被殺也心甘情願。 ”

公公都這樣了, 兒媳能不感動嗎?她先向母親舞陽君求情, 再通過舞陽君向何太后求情。聽到張讓說得如此可憐,何太后也心軟了,將袁紹和董卓的威脅置之腦後,重新將宦官召入宮中。

何進惱了,我都答應不殺他們了,你為何還要將他們召入宮中?這不是讓我難做人嗎?他再次入宮勸說何太后,董卓就在家門口,騎虎難下,宦官們不殺也得殺。

正當何進和何太后爭執不下時,隔牆有耳,宦官們全部知悉。中常侍張讓和段珪商議道:“事已至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如先把何進殺了。”

計議已定,張讓等人召集數十個宦官,埋伏在何進出宮必經之路上。不一會兒,何進怒氣衝衝的走出何太后寢宮,迎面走來一個小太監傳詔道:“太后已經改變了主意,請大將軍到喜德殿等候。”

何進不知有詐,乖乖的來到喜德殿等候。然而,他剛一邁入殿門,張讓等人就圍攏過來,厲聲斥責道:“天下大亂,也不單是宦官的過錯。之前,先帝一氣之下想要廢黜太后,是我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每人還獻出千萬家財作為禮物,先帝這才緩和下來。我們這麼做,是想依靠太后和大將軍討口飯吃,沒想到你現在竟然要將我們趕盡殺絕,這不是太過分了嗎?”

話音剛落,已控制不住自己的尚方監渠穆拔出佩劍,當場將何進斬殺於喜德殿。

可憐又可氣的何進,毋寧是說被宦官殺死的,不如說是自己作死的。他有無數個殺死宦官的機會,卻敗給了自己的感情用事;而等到宦官被逼急了時,卻被像條狗似的宰了。

殺了何進之後,張讓、段珪等人以皇帝的名義任命前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們接到這道詔書,懷疑有詐,聲稱:“請大將軍何進出來商議,我們才敢頒發此詔。”

張讓一聲冷笑,讓中黃門將何進的人頭扔給尚書們,從容說道:“何進意圖謀反,已被誅殺。”

眾尚書大驚,匆忙出宮報信,等在宮外的何進部下吳匡和張璋得知何進被殺,瞬間大怒,隨即率軍準備入宮誅殺宦官,但宮門已被關閉,竟無從得入。

很快,得知消息的虎賁中郎將袁術趕到,和吳匡等人合兵一處,強攻皇宮,局面徹底失控。此時,何太后和皇帝也在皇宮之內,亂軍一擁而入,他們將何去何從?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再通過舞陽君向何太后求情。聽到張讓說得如此可憐,何太后也心軟了,將袁紹和董卓的威脅置之腦後,重新將宦官召入宮中。

何進惱了,我都答應不殺他們了,你為何還要將他們召入宮中?這不是讓我難做人嗎?他再次入宮勸說何太后,董卓就在家門口,騎虎難下,宦官們不殺也得殺。

正當何進和何太后爭執不下時,隔牆有耳,宦官們全部知悉。中常侍張讓和段珪商議道:“事已至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如先把何進殺了。”

計議已定,張讓等人召集數十個宦官,埋伏在何進出宮必經之路上。不一會兒,何進怒氣衝衝的走出何太后寢宮,迎面走來一個小太監傳詔道:“太后已經改變了主意,請大將軍到喜德殿等候。”

何進不知有詐,乖乖的來到喜德殿等候。然而,他剛一邁入殿門,張讓等人就圍攏過來,厲聲斥責道:“天下大亂,也不單是宦官的過錯。之前,先帝一氣之下想要廢黜太后,是我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每人還獻出千萬家財作為禮物,先帝這才緩和下來。我們這麼做,是想依靠太后和大將軍討口飯吃,沒想到你現在竟然要將我們趕盡殺絕,這不是太過分了嗎?”

話音剛落,已控制不住自己的尚方監渠穆拔出佩劍,當場將何進斬殺於喜德殿。

可憐又可氣的何進,毋寧是說被宦官殺死的,不如說是自己作死的。他有無數個殺死宦官的機會,卻敗給了自己的感情用事;而等到宦官被逼急了時,卻被像條狗似的宰了。

殺了何進之後,張讓、段珪等人以皇帝的名義任命前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們接到這道詔書,懷疑有詐,聲稱:“請大將軍何進出來商議,我們才敢頒發此詔。”

張讓一聲冷笑,讓中黃門將何進的人頭扔給尚書們,從容說道:“何進意圖謀反,已被誅殺。”

眾尚書大驚,匆忙出宮報信,等在宮外的何進部下吳匡和張璋得知何進被殺,瞬間大怒,隨即率軍準備入宮誅殺宦官,但宮門已被關閉,竟無從得入。

很快,得知消息的虎賁中郎將袁術趕到,和吳匡等人合兵一處,強攻皇宮,局面徹底失控。此時,何太后和皇帝也在皇宮之內,亂軍一擁而入,他們將何去何從?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