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東周易研究學家李亮德:濟南名稱的由來!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 也是我國著名的“泉城”。 因地處濟水之南而得名。 濟水, 為古水名, 又稱大清河, 一八五五年被黃河改道奪據, 成為黃河下游河道, 如今故鮮為人知。

濟南名稱的由來

李亮德先生說古濟水的流向在《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水東流為濟, 入於河, 溢為滎, 東出於陶丘北, 又東至於菏(菏澤, 古澤名), 又東北會於汶, 又北東入於海。 ”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 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裡, 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湧出, 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 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 叫水, 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 後第二次潛流地下, 穿越黃河而不渾, 在滎陽再次神奇浮出地面, 濟水流經原陽時, 南濟三次伏行至山東定陶, 與北濟會合形成巨野澤, 濟水三隱三現, 百折入海, 神秘莫測。

在遙遠的古代, 濟南地方眾泉競湧, 湖泊密佈, 南依群山, 北臨濟水, 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殷商以前的濟南地名已無籍可考。 西周至春秋時期, 濟南稱“濼邑”。 “濼”指古濼水的發源地——今濟南市內的趵突泉。 春秋晚期, 又改稱“曆下”, 因地處曆山(今千佛山)之下而得名。 西元前五五五年, 晉伐齊, 敗齊兵於曆下。

“濟南”作為地名, 始見於西漢初年。 據司馬遷的《史記》載:漢高後二年(西元前一八六年)“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 說明至遲在西元前一八六年以前已設置濟南郡。 以後各代, 濟南地方治所的稱謂雖時有所變, 但均以“濟南”為地名。 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置山東行省, 濟南逐漸成為全省的政治中心。 明洪武四年, 以磚石修築城牆, 周廓十二裡。 清代沿襲明制, 濟南仍為省治所在地。 清末, 膠濟、津浦兩條鐵路相繼建成, 交匯於濟南。 一九O四年濟南開闢商埠, 逐步發展成為近代工商業城市。

另外推薦閱讀: 和

泰益豐易經風水智庫:啟迪智慧, 預見未來, 私人智庫, 護佑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