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國僅存在14年,卻被德國稱為“黃金20年”,隨後希特勒上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 使初步實現工業化的歐洲各國遭到到了嚴得的破壞, 死傷人數超過1000萬, 作為這場戰役的主角德皇威廉二世必須承擔責任, 於是1918年11月28日德皇威廉二世宣佈退位。 而繼承威廉二世德國這個恥辱爛攤子的, 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共和國, 它就是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總統亞伯特

在混亂、失落、道德淪喪的大環境下, 魏瑪共和國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它非但沒有得到百姓的關心和認可。 相反人們把受騙感和悲劇性的現狀都遷怒於共和國。 1919年2月6日, 在魏瑪古城舉行國民議會, 亞伯特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隨後制定共和國憲法, 成立以謝德曼為總理的內閣。

作為戰敗國, 新生的魏瑪共和國必須按照凡爾賽條約履行割地、賠款的種種條款, 共和國背負著巨大的經濟債務和國民心態的精神重負, 真可謂舉步維艱。 它首先碰到的嚴峻挑戰便是國內經濟總崩潰,

物資匱乏, 貨幣貶值, 通貨膨脹使德國馬克好比廢紙。 短時之內, 德國馬克和美元的比值從1:8.9直線下跌為1:4.2萬億這個難以置信的天文數字。 史書把這個數字稱為通脹頂峰。 為了儘快扭轉局勢走出逆境, 不論總統亞伯特, 還是總理謝德曼, 都實實在在地為這個新生的纖弱的共和國傾注了他們的心力。

魏瑪時期的國防軍是二戰時軍紀最好的部隊之一

好在這種一瀉千里、瀕臨崩潰的情勢不久以後即得以改觀, 德國同意協約國的《道威斯賠償計畫》, 此計畫的實施對戰後德國經濟恢復起了重要作用, 之後貨幣開始穩定, 物品也日漸豐富。 隨著經濟的好轉, 共和國的政治地位、倫理道德以及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漸複元, 德國文學史稱這段國民醫治戰爭創傷的歷史時期為“黃金20年”。

希特勒在慕尼克發動啤酒館政變, 圖為當時酒館內

魏瑪共和國存在了14個年頭, 即從1919年到1933年。 它的衰亡始於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1929年, 當時被稱為“患難總統”的亞伯特早已去世, 一戰期間主戰的那位元帥興登堡坐上總統寶座。 國家方向急轉向右, 更難以置信的是, 他讓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党進入議會。 興許沒有人能夠預見這個其貌不揚的希特勒日後會以如此駭人聽聞的方式給人類招災引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