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酒文化

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 中國是酒的故鄉,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 酒和酒類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 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

是屬於物質的, 但酒又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 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 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首先, 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 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 而中國的酒, 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 酒緊緊依附于農業, 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 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錶, 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 通過發佈酒禁或開禁, 來調節酒的生產, 從而確保民食。 康永盛世文化傳播

中國是酒的王國。 酒, 形態萬千, 色澤紛呈;品種之多, 產量之豐, 皆堪稱世界之冠。 中國又是酒人的樂土,

地無分南北, 人無分男女老少, 族無分漢滿蒙回藏, 飲酒之風, 歷經數幹年而不衰。 中國更是酒文化的極盛地, 飲酒的意義遠不止生理性消費, 遠不止口腹之樂;在許多場合, 它都是作為一個文化符號, 一種文化消費, 用來表示一種禮儀, 一種氣氛, 一種情趣, 一種心境;酒與詩, 從來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僅如此, 中國眾多的名酒不單給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給人以美的啟示與力的鼓舞;每一種名酒的發展, 都包容勞動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奮鬥, 英勇獻身, 因此名酒精神與民族自豪息息相通, 與大無畏氣概緊密相接。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酒魂!與歐洲標榜的“酒神”, 甚稱伯仲。 似乎可以認為, 有了名酒, 中國餐飲才得以昇華為誇耀世界的飲食文化。

酒, 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 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 它熾熱似火, 冷酷像冰;它纏綿如夢縈, 狠毒似惡魔, 它柔軟如錦緞, 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 力大無窮, 它可敬可泣, 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 才華橫溢, 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 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 叫人丟掉面具, 原形畢露, 口吐真言。

酒, 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 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 而是一種文化象徵, 即酒神精神的象徵。

在中國,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 莊周主張, 物我合一, 天人合一, 齊一生死。 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 宣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

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裡搖頭擺尾的烏龜, 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 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 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酒文學舉證

《中華酒》是黑土地作家賈世韜先生的長篇古風, 此詩中對中華酒文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敘述, 全篇以江洋轍為韻, 詩句語感強、氣韻宏大。 從開始杜康釀酒開始, 寫酒的歷史、酒的作用、造酒方法, 並且對酒與文化、政治的關係進行了闡述。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 本篇《中華酒》通過大量酒的典故組成了一幅幅酒的畫卷, 詩中有畫, 詩中有故事。

九曲黃河萬里江, 中華美酒源流長。 高歌祝酒酒神舞, 炎黃子孫皆杜康。

酒史悠悠七千載, 龍山古器遺酒香。

傳說華夏有酒祖, 儀狄杜康釀酒良。

儀狄造酒獻大禹, 大禹飲罷心神傷:後世恐有亂政者, 必因美酒家國亡。

禹王禁酒生前事, 死後子孫造酒忙。 杜康苦釀數十載, 終得美酒流清芳。

桀築酒池民財殫, 三千酒鬼牛飲狂。 毀禹家業非湯帝, 原是嫡親夏桀王!

自從杜康出世後, 神州萬古酒旗揚。 歷代酒政設酒官, 酒司酒丞酒務郎。

郡府州縣重酒業, 酒樓酒壚連酒坊。 谷麥稻糯釀酒好, 醇醴不得少高粱。

南方北國多名酒, 禦制民制俱優良。 劍南箬下土窯春, 雪醅秦淮眉壽堂;

鳳泉皇都石凍春, 茅臺竹葉及五糧。 飲器樽壺觥杯盞, 更有爵盅觚海觴。

會飲美酒競魁首, 酒龍酒聖伴酒狂。 酒胡傳籌行酒令, 觥籌交錯話滄桑。

酒翁誇酒邀酒仙, 劉伶月月醉他鄉;李白鬥酒詩百篇,張旭醉草龍蛇翔。

亙古酒話知多少,龍虎雞鳳酒戲長。鴻門宴上飲甚酒?項莊舞劍對劉邦;

青梅煮酒英雄淚,曹劉鏖戰逐鹿羊;貴妃醉後唐皇醉,長恨一曲夢霓裳;

太祖杯酒釋兵權;奈何智取生辰綱!武松一飲十八碗,醉後打虎上景陽。

酒箴酒訓酒德頌,瓊槳玉液漲三江。一部酒經誦千古,百卷酒譜續華章。

酒是長歌歌是路,心為酒杯杯為床。春風吹得酒力旺,醉翁何必欠酒荒!

重陽天高秋氣爽,何不攜手登高岡?高山流水不須酒,黃花紅葉琴一張。

酒餘天地聽雁唱,九州處處好風光。大道一滴透明酒,常理何須酒中嘗?

莫言人生一杯酒!莫道世界是酒缸!睡時醉裡乾坤大,醒來壺中日月長。

酒魔酒鬼四肢軟,酒黨酒妖鐵心腸。社稷興衰一壺酒,人間善惡一鬥裝;

生離死別千杯少,親仇愛恨萬盞量。喜怒憐憂悲哀樂,酸甜苦辣澀腥香。

酒味誰曾品嘗透?酒謎誰可能解詳?白酒啤酒葡萄酒,君子權作養生漿。

瑞雪紅梅今又是,海晏河清百業昌!

飲酒詩的分類

一、宴會酒

宴會是比較輕鬆的時刻,往往是喜慶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團聚集會的場合,此時此刻,人頭顫動,觥籌交錯,呼五喝六,熱鬧非凡,酒是宴會必不可少的興奮劑。且看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開瓊宴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穀酒數。”,張繼的《春夜皇甫冉宅歡宴》:“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時。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並序》其八:“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雲罍,蘭肴陳綺席。千鍾合堯舜,百獸諧金石。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壁。”

二、餞行酒

臨別餞行,友人們既共敘美好回憶,又對未來充滿憧憬,綿綿的離愁,真誠的祝福,都留在餞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離情別緒全都傾注在濃濃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讓我們舉杯暢飲,祝願你一路保重;讓我們一醉方休,今日一別,不知何時能重逢矣。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賈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三、傳統節日酒

我國古代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往往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時。傳統佳節,詩人自然飲酒舒懷。如白居易的《喜入新年自詠》:“白須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老過占他藍尾酒,病餘收得到頭身。銷磨歲月成高位,此類時流是幸人。大歷年中騎竹馬,幾人得見會昌春。”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孟浩然的《積登萬山寄張五》:“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韓愈的《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曾》:“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不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四、獨酌、閑飲、詠懷酒

詩人們有時空閒,獨酌杯酒,抒發人生感慨,或激進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奮進;或感歎仕途失意、懷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處於矛盾、苦悶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們以酒寄情,托物言志,詠成不少千古佳作。 如王績的《過酒家》:“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李世民的《賦尚書》:“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及《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杜甫的《獨酌成詩》:“醉裡從為客,詩成覺有神。”羅隱的《自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韋莊的《譴興》:“亂來知酒聖,貧去覺錢神。”

五、邊塞、軍中酒

邊塞酒詩較少,僅有王翰《涼州詞》最為優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此詩悲壯雄渾,抒發了征夫們視死如歸的悲壯和激昂。其他如李欣的《塞下曲》:“金笳吹朔雪,鐵馬嘶雲水。帳下飲葡萄,平生寸心是。”鮑防的《雜感》似乎與邊塞有關:“漢家海內承平久,萬國戎王皆稽首。天馬常銜苜蓿花,胡人歲獻葡萄酒。”暢當的《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酒渴愛江清,餘酣漱晚汀。軟莎欹坐穩,冷石醉眠醒。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沉冥。”

六、祭祀神靈、村社酒

這是飲酒中場面最為壯觀、氣氛最為活躍的時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婦孺全到。我國傳統節日以祭祀神靈、集社歡慶豐收最為熱鬧。此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鑼鼓喧天,歡歌狂舞,痛飲豪賭,遊戲玩耍,熱鬧場面,應有盡有。如王駕的《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塒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李嘉佑的《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南方淫祀古風俗,楚嫗解唱迎神曲。槍槍銅鼓蘆葉深,寂寂瓊筵江水綠。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聽此迎神送神曲,攜觴欲吊屈原祠。”劉禹錫的《陽山廟觀賽神》:“漢家都尉舊征蠻,血食如今配此山。曲蓋幽深蒼檜下,洞簫愁絕翠屏間。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娑娑啟醉顏。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踏竹歌還。”

七、展現社會不合理的酒詩

任何社會都有它的陰暗面,封建的唐帝國也不例外。詩人們以他們敏銳的視覺,發現了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疾苦,也感受到達官貴人們的奢侈和糜爛,這些酒詩是有積極的社會意義的。如杜甫的《自京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居易的《輕肥》:“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鄭遨的《傷農》:“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釋貫休的《富貴曲》:“太山肉盡,東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釵折。甯知耘田車水翁,日日日炙背欲裂。”

劉伶月月醉他鄉;李白鬥酒詩百篇,張旭醉草龍蛇翔。

亙古酒話知多少,龍虎雞鳳酒戲長。鴻門宴上飲甚酒?項莊舞劍對劉邦;

青梅煮酒英雄淚,曹劉鏖戰逐鹿羊;貴妃醉後唐皇醉,長恨一曲夢霓裳;

太祖杯酒釋兵權;奈何智取生辰綱!武松一飲十八碗,醉後打虎上景陽。

酒箴酒訓酒德頌,瓊槳玉液漲三江。一部酒經誦千古,百卷酒譜續華章。

酒是長歌歌是路,心為酒杯杯為床。春風吹得酒力旺,醉翁何必欠酒荒!

重陽天高秋氣爽,何不攜手登高岡?高山流水不須酒,黃花紅葉琴一張。

酒餘天地聽雁唱,九州處處好風光。大道一滴透明酒,常理何須酒中嘗?

莫言人生一杯酒!莫道世界是酒缸!睡時醉裡乾坤大,醒來壺中日月長。

酒魔酒鬼四肢軟,酒黨酒妖鐵心腸。社稷興衰一壺酒,人間善惡一鬥裝;

生離死別千杯少,親仇愛恨萬盞量。喜怒憐憂悲哀樂,酸甜苦辣澀腥香。

酒味誰曾品嘗透?酒謎誰可能解詳?白酒啤酒葡萄酒,君子權作養生漿。

瑞雪紅梅今又是,海晏河清百業昌!

飲酒詩的分類

一、宴會酒

宴會是比較輕鬆的時刻,往往是喜慶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團聚集會的場合,此時此刻,人頭顫動,觥籌交錯,呼五喝六,熱鬧非凡,酒是宴會必不可少的興奮劑。且看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開瓊宴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穀酒數。”,張繼的《春夜皇甫冉宅歡宴》:“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時。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並序》其八:“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雲罍,蘭肴陳綺席。千鍾合堯舜,百獸諧金石。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壁。”

二、餞行酒

臨別餞行,友人們既共敘美好回憶,又對未來充滿憧憬,綿綿的離愁,真誠的祝福,都留在餞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離情別緒全都傾注在濃濃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讓我們舉杯暢飲,祝願你一路保重;讓我們一醉方休,今日一別,不知何時能重逢矣。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賈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三、傳統節日酒

我國古代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往往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時。傳統佳節,詩人自然飲酒舒懷。如白居易的《喜入新年自詠》:“白須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老過占他藍尾酒,病餘收得到頭身。銷磨歲月成高位,此類時流是幸人。大歷年中騎竹馬,幾人得見會昌春。”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孟浩然的《積登萬山寄張五》:“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韓愈的《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曾》:“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不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四、獨酌、閑飲、詠懷酒

詩人們有時空閒,獨酌杯酒,抒發人生感慨,或激進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奮進;或感歎仕途失意、懷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處於矛盾、苦悶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們以酒寄情,托物言志,詠成不少千古佳作。 如王績的《過酒家》:“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李世民的《賦尚書》:“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及《行路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杜甫的《獨酌成詩》:“醉裡從為客,詩成覺有神。”羅隱的《自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韋莊的《譴興》:“亂來知酒聖,貧去覺錢神。”

五、邊塞、軍中酒

邊塞酒詩較少,僅有王翰《涼州詞》最為優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此詩悲壯雄渾,抒發了征夫們視死如歸的悲壯和激昂。其他如李欣的《塞下曲》:“金笳吹朔雪,鐵馬嘶雲水。帳下飲葡萄,平生寸心是。”鮑防的《雜感》似乎與邊塞有關:“漢家海內承平久,萬國戎王皆稽首。天馬常銜苜蓿花,胡人歲獻葡萄酒。”暢當的《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酒渴愛江清,餘酣漱晚汀。軟莎欹坐穩,冷石醉眠醒。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沉冥。”

六、祭祀神靈、村社酒

這是飲酒中場面最為壯觀、氣氛最為活躍的時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婦孺全到。我國傳統節日以祭祀神靈、集社歡慶豐收最為熱鬧。此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鑼鼓喧天,歡歌狂舞,痛飲豪賭,遊戲玩耍,熱鬧場面,應有盡有。如王駕的《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塒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李嘉佑的《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南方淫祀古風俗,楚嫗解唱迎神曲。槍槍銅鼓蘆葉深,寂寂瓊筵江水綠。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聽此迎神送神曲,攜觴欲吊屈原祠。”劉禹錫的《陽山廟觀賽神》:“漢家都尉舊征蠻,血食如今配此山。曲蓋幽深蒼檜下,洞簫愁絕翠屏間。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娑娑啟醉顏。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踏竹歌還。”

七、展現社會不合理的酒詩

任何社會都有它的陰暗面,封建的唐帝國也不例外。詩人們以他們敏銳的視覺,發現了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疾苦,也感受到達官貴人們的奢侈和糜爛,這些酒詩是有積極的社會意義的。如杜甫的《自京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居易的《輕肥》:“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鄭遨的《傷農》:“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釋貫休的《富貴曲》:“太山肉盡,東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釵折。甯知耘田車水翁,日日日炙背欲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