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恒大援建千棟蔬菜大棚 幫扶造福寨樂農戶

納雍縣寨樂鎮恒大集團幫扶新建蔬菜大棚的投入使用, 成了築巢引鳳的核心“根據地”, 外地商客、當地致富帶頭人、返鄉民工紛至遝來;貴州華農集團在董地鄉和寨樂鎮實施的菌草產業, “一棵草帶動一個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管道……近年來, 納雍縣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規劃了“33216”產業發展佈局,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 為促進區域經濟產業轉型注入了新活力。

寨樂鎮恒大幫扶援建的蔬菜種植大棚

調整結構:“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

冬日暖陽灑落在寨樂鎮恒大幫扶新建的蔬菜大棚上,

反射出錚亮的光芒, 宛如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巨大“白銀”, 從中蜿蜒流淌的署仲河就好像是串起這些“白銀”的紐帶, 映亮了寨樂。

走進大棚建設的集中區域, 則是另一番景象:大棚排水溝工程、灌溉工程等正如火如荼地建設;部分投入使用的大棚, 已種植了草莓、甘藍、西瓜、白花菜、萵筍等水果和蔬菜。

走進其中一個大棚, 益農專業合作社合夥人之一的田興平正在指導員工給蔬菜澆水。

田興平是當地出了名的蔬菜種植大戶, 已有多年的蔬菜種植經驗。 對於加入合作社, 他滿懷信心地表示:“作為一名黨齡30多年的老黨員, 帶領群眾致富一直以來是我的心願。 恒大集團幫我們建設了這麼多的大棚, 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發展平臺,

我們沒有什麼理由不帶領大家發展致富。 因此, 以後我要把所有精力放在這上面, 全心全意把這個項目搞好。 ”

益農專業合作社由當地種植大戶、農機人員、返鄉致富帶頭人等成立, 對全鎮蔬菜種植大棚進行統一經營。 大棚內規劃種植蔬菜、草莓、黃金西瓜、金手指葡萄等不同品種的農特產品, 保證大棚內“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

益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正軍介紹, 合作社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經營, 盈利按利益聯結貧困戶60%、土地流轉農戶5%、村集體5%、合作社30%的比例進行分紅。 同時, 吸納當地建檔立卡的精准貧困戶務工, 增加其收入;鼓勵所有農戶入股參與分紅;鼓勵村以及關聯產業集成技術引進董地鄉,

以全產業發展、全利益聯結的模式, 參與到該鄉脫貧攻堅行動。 樸德村則是該集團在當地發展金銀草種植的核心區。

華農集團是一家以農業高科技技術體系為支撐, 以優質牧草種質資源培育及產業化運營的民營科技型龍頭企業。 董地鄉華農菌草種植項目是一個以草產業為先導、以高科技為引領、全面拉動迴圈、持續精准扶貧產業, 真正形成“草、畜、菌”現代高效生態迴圈農業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一棵草帶動一個產業鏈, 從而帶動全鄉脫貧致富。 ”董地鄉華龍菌草項目經理張立勇介紹, 集團實行“全產業鏈打造、全利益聯結、全要素配套、全流程優化、全過程責任監控”的精准脫貧聯結機制。 通過帶動農戶“以草代木”種植食用菌實現自主創業、創收,

實現精准脫貧、持續穩定增收。

在華農菌草的青貯加工廠, 十多名工人正將大量菌草分類捆綁, 然後搬運在指定的堆放位置。 張立勇介紹, 這些菌草就是在樸德村種植收割的第一批, 菌草可做成板材、菌包, 還可以作為牛飼料等。 而正在工作的村民都是周邊群眾, 每天都有100人在項目內的多個廠房、食用菌基地、草場等工作。

正在搬運菌草的朴德村貧困戶王先樂呵呵地說:“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也可以打工, 而且和外面的大工廠一樣, 天天有班上。 ”成功就業後, 王先還把在外地務工的妻子喊回家, 打算以種植菌草為突破口實現脫貧。

“在外出務工之前, 我家也種包穀、洋芋等傳統農作物, 但由於土地貧瘠,

每年都入不敷出。 現在土地流轉後, 不僅可以拿到流轉費, 還有穩定的收入。 ”王先說。

據介紹, 該項目已在朴德村建立3000畝以上的華農菌草種植及加工基地, 預計年產華農菌草8萬噸。 下一步, 還將建成年產20萬噸以上飼料加工基地, 包括顆粒飼料、青貯飼料、草粉等;建成2000頭以上優質肉牛養殖(精准幫扶貧困農戶代育)基地, 250畝“以草代木”食用菌生產基地等。 屆時, 預計解決當地群眾1000人以上就業。

“集團將堅定不移地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 建立健全組織、技術、研發、運營機制, 與董地鄉人民一道, 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做出應有貢獻。 ”張立勇說。

融合發展:給大地寫上“活力”二字

納雍縣規劃“33216”產業發展佈局以來, 圍繞土雞、生豬、食用菌、蔬菜等脫貧主導產業, 健全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進“一縣一產業”,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中,生態土雞、糯穀豬等產業風聲水起,為該縣產業結構調整增添了活力。

在寨樂鎮戈落社區豔山坡土雞育雛(半育成)場及生態放養場,住在一棟棟漂亮雞舍、喝著山泉水的1萬多羽土雞長勢良好。據飼養員介紹,這已是該場第二批飼養的土雞,第一批土雞的收益已有部分貧困戶從中受益,共分到了2萬余元的紅利。

寨樂鎮相關負責說,這樣的育雛場該鎮有兩個,養殖場採取“公司+代養人十貧困戶”運行管理模式,由納雍源生牧業有限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指導,通過公司化的經營模式,選定代養人,代養人向公司交納誠信保證金(政府按銀行同期利率貼息)並承擔土地流轉費用。由公司委託代養人進行育雛(半育成)和生態放養,實行全過程統一管理、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防疫、統一回收屠宰、統一銷售,最終實現利益分紅。

據瞭解,該養殖場只是納雍縣生態土雞產業發展的冰山一角。納雍源生牧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現已建成生態土雞放養場88個,專業合作社26個,計畫建成1500個生態放養場、200個專業合作社。

目前,該縣已在化作鄉建立存欄12套種雞原種場,年生產雞苗1200萬羽,現正配套建設產品檢測中心和疫病實驗室、1萬噸有機肥加工廠、年產30萬噸生態飼料廠、年屠宰3000萬隻屠宰場、深加工廠、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百鳳亭連鎖餐飲店、各大中城市銷售網路等。

健全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進“一縣一產業”,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中,生態土雞、糯穀豬等產業風聲水起,為該縣產業結構調整增添了活力。

在寨樂鎮戈落社區豔山坡土雞育雛(半育成)場及生態放養場,住在一棟棟漂亮雞舍、喝著山泉水的1萬多羽土雞長勢良好。據飼養員介紹,這已是該場第二批飼養的土雞,第一批土雞的收益已有部分貧困戶從中受益,共分到了2萬余元的紅利。

寨樂鎮相關負責說,這樣的育雛場該鎮有兩個,養殖場採取“公司+代養人十貧困戶”運行管理模式,由納雍源生牧業有限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指導,通過公司化的經營模式,選定代養人,代養人向公司交納誠信保證金(政府按銀行同期利率貼息)並承擔土地流轉費用。由公司委託代養人進行育雛(半育成)和生態放養,實行全過程統一管理、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防疫、統一回收屠宰、統一銷售,最終實現利益分紅。

據瞭解,該養殖場只是納雍縣生態土雞產業發展的冰山一角。納雍源生牧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現已建成生態土雞放養場88個,專業合作社26個,計畫建成1500個生態放養場、200個專業合作社。

目前,該縣已在化作鄉建立存欄12套種雞原種場,年生產雞苗1200萬羽,現正配套建設產品檢測中心和疫病實驗室、1萬噸有機肥加工廠、年產30萬噸生態飼料廠、年屠宰3000萬隻屠宰場、深加工廠、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百鳳亭連鎖餐飲店、各大中城市銷售網路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