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讓孩子遠離辣眼的“兒童邪典片”?

一段視頻, 乍一看只是小朋友們喜歡的蜘蛛俠、米老鼠。 然而, 視頻畫面裡, 這些動漫人物正上演著一出出少兒不宜的刺激戲碼。 最近, 人們發現色情、暴力的“兒童邪典片”, 已經流入中國, 在很多視頻網站都可以輕易找到。 更有甚者, 製作出了由中國兒童出演的“本土版本”。

要點速讀

1“兒童邪典片”用兒童喜愛的正面形象去做一些暴力、色情的事情, 會讓看視頻的孩子認為這是正確的, 可以模仿的。

2製作這些視頻的人, 可能出於多種目的。 比如, 通過刺激的內容增加流量, 從平臺賺取廣告分成;給孩子洗腦,

為真實生活中的虐童行為提供方便;試圖讓虐童、戀童的變態文化不加限制的傳播。

3“兒童邪典片”之類的視頻很難一下子完全禁絕。 除了平臺刪除之外, 家長也要對兒童使用電子設備進行指導, 同時可以給孩子培養多樣化的愛好, 即使不出門, “純放養”也不安全, 家長的育兒心態和方法必須時刻更新。

那些兒童低俗視頻, 究竟有著怎樣的內容?

邪典(cult)片, 一般是指題材詭異, 風格異常, 但在小圈子裡深受推崇的的電影。 一般來說, 邪典片大都是一些少兒不宜的限制級影片。

然而, 最近有人發現, 在中國一些的知名視頻網站上, 都能輕易搜到很多“兒童邪典片”, 而且往往還打著“早教”、“育兒”、“親子”等標籤。

這些視頻以兒童喜愛的動漫人物為主要角色,

內容卻暴力色情, 多以“親子遊戲”為標榜, 兒童或動漫人物為拍攝對象, 演繹著含有暴力傷害、色情隱喻等內容, 包括隨意砍頭殺戮、斬四肢、兒童藥物注射、兒童隨意懷孕並墮胎等。

只要小孩能上網, 很輕易的就能看到這類“兒童邪典片”。 而且, 這種視頻的聲音設置非常雞賊, 配音往往十分舒緩友好, 類似普通的兒童早教視頻, 而畫面粗略看上去又貌似是普通的動漫人物。

所以, 家長或監護人即使就在孩子身邊, 只要不仔細看螢幕, 就很容易被蒙蔽, 以為孩子在看正常的兒童視頻。

與普通的限制級電影不同, “兒童邪典片”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危害。 因為, 這類電影中的角色, 大都是動漫人物。 相較於其他視頻, 這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 當孩子被吸引, 開始觀看的時候, 視頻裡的不良內容就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就認為, 這種血腥暴力的視頻會對孩子造成恐慌, 對神經發育造成影響, 容易造成後期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信等一系列嚴重影響。

合理化受虐和受侵害行為, 也變相鼓勵兒童做出殘暴、變態的傷害他人的行為

而且, 植入這類不良資訊, 也會給孩子造成極其錯誤的認知。 社會學家班杜拉曾經做過一個“波波玩偶實驗”, 試驗通過觀察對比, 最終發現,

當孩子們看到別人的攻擊行為被讚賞時, 就更可能會模仿這種攻擊行為。 而“兒童邪典片”裡的那些動漫英雄和公主, 明顯是受歡迎, 受讚賞的角色。 他們在邪典電影中的種種不良行為, 很容易給孩子傳遞出“連超級英雄都這麼做了, 所以這麼做肯定沒錯”的錯誤認知。

而且, 據網友觀察, 這類視頻無一例外都著重使用為數不多的幾種飽和度極高的顏色, 比如紅、黃、綠等, 看上去非常鮮豔亮麗。 而柏林心理學家職業協會的哈拉爾德·佈雷姆教授曾表示:“色彩是神經系統的刺激物”。 有研究者也指出, 這些鮮豔顏色的排序和反復使用, 更容易刺激兒童的感官神經, 使其被洗腦, 腦海中充斥著與這些顏色一同存在於畫面中的不良行為。

製作“兒童邪典片”的人,圖什麼?

首先,很多人做這種“兒童邪典片”,肯定是為了錢。“兒童邪典片”最早是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被發現的。而 Youtube 在幾年前開通了創作者分成機制。任何人只要在平臺上創建帳號上傳節目, Youtube 就會根據視頻的播放量等資料,給創作者相應的廣告收入分成。而中國的視頻網站,也有廣告分成等吸引內容創作者的政策。

早在2017年3月份,BBC就報導過Youtube上存在虛假卡通視頻的新聞

除了錢,這些“兒童邪典片”的製作者,可能還有其他目的。據報導,“兒童邪典片”中,有不少就是找小孩子演的。或許這些視頻製作人,本身就有戀童癖或虐童傾向,希望通過拍攝滿足自己的欲望,並利用正面的動漫人物形象誤導看到視頻的兒童,讓他們以為電影裡的種種行為是對的,從而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猥褻行為,也不會去反抗。

還存在一種可能,是一部分邪典電影的迷戀者,希望將這種文化不加限制的傳播出去。從藝術角度上講,邪典文化,屬於一種亞文化,有其藝術價值。有很多邪典電影是公認的傑作。但是,邪典電影一般是限制級影片,這使得它不可能被不加限制的傳播,讓每個人都看到。在實行電影分級制度的美國,未成年人是不允許看邪典電影的。

在一些社交網站上,有人就覺得兒童邪典視頻沒什麼大不了,還能讓孩子早點認清“現實世界”,並拿美國動畫《Happy Tree Friends》作為例子。但問題是,《Happy Tree Friends》屬於限制級作品(美國等級限制為12+),不適合兒童和大孩子觀看。

和卡通人物的可愛造型完全不相稱的是,《Happy Tree Friends》充滿了極端的暴力內容。

除了刪除視頻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目前,各大視頻網站已將絕大多數“兒童邪典片”下架了。然而,網路上的不良視頻是世界性難題,難以全部發現和禁絕,很可能通過另一種包裝形式再次上傳。目前來說,即使是 Youtube,也只能依靠日益嚴格精密的遮罩和過濾制度,以及用戶的主動舉報,來儘量減少“兒童邪典片”的數量。YouTube 兒童內容全球負責人馬利克就曾無奈地表示,對於“兒童邪典片”,平臺的能力有限,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情況,“家長才是推動者”。

介於馬利克“視頻平臺負責人”的身份,這麼說難免有甩鍋之嫌,但確實有一定道理。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移動設備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2017年發佈的報告,0-8歲兒童平均每天花48分鐘使用移動設備。而2歲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有穩定的移動設備使用時間了。常識媒體是專門幫助兒童、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媒體和技術使用建議的非營利組織機構。

所以,除了刪除視頻之外,各方面都需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行業角度來說,可以由行業協會出面牽頭,制定一套符合國情的內容分級制度,其目的是告知監護人可能存在的內容隱患,告知內容分發平臺及管道它的目標受眾應該是誰。

對於孩子監護人而言,他們是受害者,但在沒有確認視頻內容的前提下就放任孩子觀看,作為監護人同樣也有責任。所以,不管是從親情陪伴角度考慮,還是從孩子安全角度考慮,監護人都應該經常性的陪伴孩子觀看節目,並給予一些正確的指導。

當然,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下,有些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這可以理解,這時候也可以採取一些其它應對手段。比如說,可以把動畫片提前下載到移動設備裡,然後斷網,這樣孩子就不會“誤看”到邪典片;給孩子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比如手工、玩具、益智積木等等,減少孩子在電子設備上沉迷的時間;經常性的與孩子保持交流,關心他最近看過什麼。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街面上環境不安全,寧願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也不願意讓孩子出門。但交給“電子保姆”並不意味著孩子就關進了保險箱,別說有可能看到“兒童邪典片”,就算看的是“真·小豬佩奇”,孩子也有可能學會跳泥坑、學豬叫。

監護人的責任是什麼,是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引導孩子,告訴他哪些行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而不是像一個“巨嬰”,抱怨動畫片帶壞了自己的孩子。隨著科技和設備的進步,每一代人在育兒上都會遇到新的問題,監護人的育兒心態和方法必須時刻更新,才能應對的了新問題。

製作“兒童邪典片”的人,圖什麼?

首先,很多人做這種“兒童邪典片”,肯定是為了錢。“兒童邪典片”最早是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被發現的。而 Youtube 在幾年前開通了創作者分成機制。任何人只要在平臺上創建帳號上傳節目, Youtube 就會根據視頻的播放量等資料,給創作者相應的廣告收入分成。而中國的視頻網站,也有廣告分成等吸引內容創作者的政策。

早在2017年3月份,BBC就報導過Youtube上存在虛假卡通視頻的新聞

除了錢,這些“兒童邪典片”的製作者,可能還有其他目的。據報導,“兒童邪典片”中,有不少就是找小孩子演的。或許這些視頻製作人,本身就有戀童癖或虐童傾向,希望通過拍攝滿足自己的欲望,並利用正面的動漫人物形象誤導看到視頻的兒童,讓他們以為電影裡的種種行為是對的,從而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猥褻行為,也不會去反抗。

還存在一種可能,是一部分邪典電影的迷戀者,希望將這種文化不加限制的傳播出去。從藝術角度上講,邪典文化,屬於一種亞文化,有其藝術價值。有很多邪典電影是公認的傑作。但是,邪典電影一般是限制級影片,這使得它不可能被不加限制的傳播,讓每個人都看到。在實行電影分級制度的美國,未成年人是不允許看邪典電影的。

在一些社交網站上,有人就覺得兒童邪典視頻沒什麼大不了,還能讓孩子早點認清“現實世界”,並拿美國動畫《Happy Tree Friends》作為例子。但問題是,《Happy Tree Friends》屬於限制級作品(美國等級限制為12+),不適合兒童和大孩子觀看。

和卡通人物的可愛造型完全不相稱的是,《Happy Tree Friends》充滿了極端的暴力內容。

除了刪除視頻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目前,各大視頻網站已將絕大多數“兒童邪典片”下架了。然而,網路上的不良視頻是世界性難題,難以全部發現和禁絕,很可能通過另一種包裝形式再次上傳。目前來說,即使是 Youtube,也只能依靠日益嚴格精密的遮罩和過濾制度,以及用戶的主動舉報,來儘量減少“兒童邪典片”的數量。YouTube 兒童內容全球負責人馬利克就曾無奈地表示,對於“兒童邪典片”,平臺的能力有限,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情況,“家長才是推動者”。

介於馬利克“視頻平臺負責人”的身份,這麼說難免有甩鍋之嫌,但確實有一定道理。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移動設備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2017年發佈的報告,0-8歲兒童平均每天花48分鐘使用移動設備。而2歲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有穩定的移動設備使用時間了。常識媒體是專門幫助兒童、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媒體和技術使用建議的非營利組織機構。

所以,除了刪除視頻之外,各方面都需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行業角度來說,可以由行業協會出面牽頭,制定一套符合國情的內容分級制度,其目的是告知監護人可能存在的內容隱患,告知內容分發平臺及管道它的目標受眾應該是誰。

對於孩子監護人而言,他們是受害者,但在沒有確認視頻內容的前提下就放任孩子觀看,作為監護人同樣也有責任。所以,不管是從親情陪伴角度考慮,還是從孩子安全角度考慮,監護人都應該經常性的陪伴孩子觀看節目,並給予一些正確的指導。

當然,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下,有些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這可以理解,這時候也可以採取一些其它應對手段。比如說,可以把動畫片提前下載到移動設備裡,然後斷網,這樣孩子就不會“誤看”到邪典片;給孩子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比如手工、玩具、益智積木等等,減少孩子在電子設備上沉迷的時間;經常性的與孩子保持交流,關心他最近看過什麼。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街面上環境不安全,寧願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也不願意讓孩子出門。但交給“電子保姆”並不意味著孩子就關進了保險箱,別說有可能看到“兒童邪典片”,就算看的是“真·小豬佩奇”,孩子也有可能學會跳泥坑、學豬叫。

監護人的責任是什麼,是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引導孩子,告訴他哪些行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而不是像一個“巨嬰”,抱怨動畫片帶壞了自己的孩子。隨著科技和設備的進步,每一代人在育兒上都會遇到新的問題,監護人的育兒心態和方法必須時刻更新,才能應對的了新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