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潘仁美其實是個大忠臣,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他也沒有害死楊家將

中國歷史有一個有趣的發展現象, 很多改編的戲曲雜說由於流傳甚廣, 會在流傳一段時間之後, 改變後世對於歷史的認知, 明明是虛構的事件和人物, 卻被誤解成真實的, 有些歷史人物也會遭遇這樣的待遇, 在民間口述歷史中長期流傳, 並由此走樣、變形, 好的變成壞的, 壞的變成好的, 比如, 《三國演義》的周瑜, 《少年包青天》的龐太師, 還有《楊家將》的潘仁美。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楊家將》中那個公報私仇, 導致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 甚至暗下殺手, 弄死了楊家三郎和楊家七郎的大壞人潘仁美, 其實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是的, 你沒有聽錯, 歷史上根本沒有這樣一個人名, 這樣一個人物, 他的原型, 是宋朝的官員, 名叫潘美, 因為民間的戲曲傳說 , 生生把潘美的名聲敗壞了這麼多年, 好好的一個忠臣, 竟然受到了後世那麼多詆毀和憎恨。

被民間塑造的“大奸臣”潘仁美, 造成了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

其實潘美此人, 出生於亂世, 長相十分俊美, 倒是和他的名字十分契合。 後周時期, 潘美和趙匡胤同為柴榮部下, 所以兩個人交情深厚, 後周太祖去世後, 柴榮繼承皇位, 也就是周世宗, 潘美在周世宗在位期間,

立下過很多大功, 深得他器重, 後來周世宗病逝, 軍政大權落于趙匡胤之手, 後來的事情, 大多人都知道, 趙匡胤黃袍加身, 被擁立為皇帝。

而潘美由於一直和趙匡胤相熟, 自然被委以重任, 趙匡胤雖然建立了宋朝, 但天下並不太平, 當潘美為趙匡胤的江山社稷南征北戰、建功立業的時候,

楊業還效力於北漢的末代皇帝劉繼元。

重點是, 楊業, 是北漢降將, 宋朝的將士, 大多數, 並不信任他, 也不希望楊業立功。

雍熙三年(西元 986 年)宋軍北伐, 由於曹彬所率領的東路軍失利, 致使潘、楊的西路軍須掩護邊民後撤。

當楊業提出避開遼軍鋒芒, 採取一種穩妥的撤退方略時, 遭到了王侁的激烈反對, 而且王侁出言不遜, 他說出了導致楊業後來悲劇性的一句話:“楊將軍不是號稱楊無敵嗎, 怎麼在敵人面前卻畏縮不前了, 是不是另有打算呀?”

楊業是北漢降將, 這句話, 幾乎是在污蔑他的忠心,暗示他會投降於敵國。他迫使楊業不得不以戰死沙場以示清白。

潘美愛惜楊業,一直認為他是個難得的將才,本來不同意他打頭陣送死,由於王詵從中作梗,只得點頭同意。

楊業和他們說好,他引兵至陳家峪,他們帶兵接應,卻沒想到,他引兵至穀口的時候,沒有一個宋軍在。原來,潘美本將人馬帶到了陳家峪等候楊業,等了一天,楊業還沒來,王詵以為遼兵退了,他怕楊業搶了頭功,就催促潘美把伏兵撤離了陳家峪。

後來的結果,就是如同戲文中說的一般,楊業寡不敵眾,兵敗被俘,在遼營絕食三天而死。

楊業的死,和潘美確實有關,但是潘美並不是故意要陷害楊業,他錯在沒有阻止楊業打頭陣,錯在聽從王詵的意見退了兵。

潘美並沒有謀害楊業的動機,這毫無理由,論官職,潘美是一品,楊業不過是五品,論資質,潘美是開國大臣,楊業是北漢降將,兩個人之間,毫無利益衝突。

參考文獻:《宋史》、《契丹國志》

幾乎是在污蔑他的忠心,暗示他會投降於敵國。他迫使楊業不得不以戰死沙場以示清白。

潘美愛惜楊業,一直認為他是個難得的將才,本來不同意他打頭陣送死,由於王詵從中作梗,只得點頭同意。

楊業和他們說好,他引兵至陳家峪,他們帶兵接應,卻沒想到,他引兵至穀口的時候,沒有一個宋軍在。原來,潘美本將人馬帶到了陳家峪等候楊業,等了一天,楊業還沒來,王詵以為遼兵退了,他怕楊業搶了頭功,就催促潘美把伏兵撤離了陳家峪。

後來的結果,就是如同戲文中說的一般,楊業寡不敵眾,兵敗被俘,在遼營絕食三天而死。

楊業的死,和潘美確實有關,但是潘美並不是故意要陷害楊業,他錯在沒有阻止楊業打頭陣,錯在聽從王詵的意見退了兵。

潘美並沒有謀害楊業的動機,這毫無理由,論官職,潘美是一品,楊業不過是五品,論資質,潘美是開國大臣,楊業是北漢降將,兩個人之間,毫無利益衝突。

參考文獻:《宋史》、《契丹國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