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騙了我們十幾年的 “養胃食物”,你還用來治胃病嗎?

朋友聚會, 吃吃喝喝少不了

趕著上班不吃早餐, 晚餐多吃點補回來

加班熬夜趕計畫, 沒時間吃東西了

…….

種種不良的作息規律和飲食習慣, 讓人的腸胃不堪重負, 以致于我國年輕人每年胃病發病率連年飆升, 快節奏的生活、忙碌的工作, 似乎讓人忘記了如何安靜下來, 專心致志地料理好一頓飯菜了。

有人會問, 腸胃吃壞了, 吃幾天齋菜、喝兩頓粥水, 慢慢“養”回來不就行了嗎?但是, 這些食物真的能夠養胃?別再被騙了!

白粥、湯泡飯

胃不好, 喝頓粥就好了?哪有那麼簡單!由於粥水容易消化, 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腸胃的負擔, 一些胃痛, 胃酸過多的患者喝粥之後也會感覺胃部暖洋洋的。 但是這種觀點並不全面, 因為白粥也會對腸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比如, 粥和稀飯未經咀嚼就吞下, 沒有被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進行初步消化;再加上過多的水分攝入稀釋了胃液, 還使得胃容量增大, 加重了胃的負擔。 而且, 長期喝粥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菜湯泡飯的原理和喝粥也基本一致, 所以胃病患者也不能長期喝粥, 必要時應當適當吃一些麵食, 每一口嚼15~20次, 同樣可以養胃。

素食

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粥水、泡飯、素食等, 有其優勢, 也有劣勢。 比如, 長期吃素的人, 因為無法攝入肉類中豐富的優質蛋白, 最終將會導致攝入營養失衡, 人逐漸消瘦, 體質越來越虛弱。

為什麼肉類那麼重要?因為肉類中含有多種植物性食物不具備的營養素, 比如必需脂肪酸、鐵、鋅、某些B族維生素, 以及上面提到的優質蛋白, 這種優質蛋白的作用非常大, 關乎到胃黏膜的修復和更新。

所以, 葷素搭配才是王道!消化不好的人可以把肉食切碎、做軟, 變換烹飪方式, 採取蒸、燉等, 少放鹽、醬油, 像肉末燉蛋、清蒸魚等都不錯。

牛奶

每日一杯牛奶, 對身體好, 但要說牛奶養胃, 那倒未必。

牛奶可以稀釋胃酸, 在胃的表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 讓胃部不適的患者有舒適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當中, 如果出現胃酸過多或胃部酸脹不適的情況, 喝杯熱牛奶對緩解症狀有一定作用。

但要如果要靠喝牛奶養胃,那是不實際的做法。研究表明,牛奶促進胃酸的作用,比其中和胃酸的效果更強。

進行抗酸治療的胃潰瘍等疾病患者不適宜長期喝牛奶,否則會影響療效。胃病急性期的患者也不建議喝牛奶,以免造成胃脹等不適。

蘇打餅乾

很多胃不好的人經常用蘇打餅乾充饑,澱粉烤制後形成的糊化層可以中和胃酸,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蘇打餅乾、烤饅頭片等是胃病患者比較適宜的食物,但蘇打餅乾不能過量攝入。市面上有一些蘇打餅乾中的脂肪含量很高,過多攝入不僅會增加胃的負擔,還會導致熱量超標。

大蔥、大蒜有保護胃部的作用

在南方,直接吃大蒜、大蔥的人群比較少,除了口味因素外,部分人吃了會 “燒心”,因此會產生大蔥、大蒜“傷胃”的錯覺。

研究表明,稍微吃點這種辛辣的食物,可以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對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大蒜裡的大蒜素還能殺滅幽門螺桿菌,避免胃部的慢性炎症。

薑可以暖胃,胃部不適時喝碗姜末水可以緩解症狀。但胃炎患者不建議食用蔥和蒜。

教你六招,安撫你的腸胃

腸胃不好,不但讓人感到不適,各種各樣的美食擺在面前卻吃不了,也是一種“誘人的折磨”,那麼如何安撫你那受傷已久的腸胃?

早晨一杯檸檬水

早上起床之後,喝一杯檸檬水(半個檸檬+一杯開水即可),酸酸甜甜的,有助於提神醒胃助消化。此外,和檸檬水對淋巴系統也有益處,它可以減少體內毒素,緩解腹脹飽滯的感覺,但喝完半小時後記得刷牙。

按壓內關穴

用力按壓內關穴(位於手腕橫格紋以上約三手指寬處)20~30次,每次保持5~10秒,有助於消除胃脹氣。

順時針方向按摩肚臍,或按摩前臂外側直到肘部,有助於消化。用兩根手指分別按住膝蓋下方的膝蓋眼,然後向腳踝處滑動,在感到最痛的地方停止滑動,按壓該處。

練習輕柔瑜伽

嬰兒式(雙腳併攏,腳跟著地,雙臂前展,掌心向下,前額觸碰地面。深呼吸,5~7分鐘)和緩慢卷腹(俯臥,雙拳置於肚臍兩側,身體壓著雙拳慢慢滾動。深呼吸,5~10分鐘),可以讓腹部變得更柔軟和放鬆,減輕腹部壓力,緩解緊張感。

喝點薑茶

生薑泡茶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入肚可刺激消化道,減少腹脹飽滯的感覺。製作生薑泡茶,可準備兩杯份量的水,加入一塊生薑(切片),煮5~10分即可,飲用時可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喝點蘋果醋

蘋果醋的活性物質可平衡腸道菌群。飽餐一頓後,喝一杯加入1茶匙蘋果醋的溫水,可減少消化不良和腸胃脹氣。

嘗嘗蘆薈

蘆薈可減少腸道中念珠菌的過度生長,酒精、碳水化合物和乳製品過量會使該菌生長過度,導致腹脹不適。蘆薈汁還能抗炎、平衡腸道酸鹼度。

補脾開胃潤腸道,試試這兩款食方

黑木耳豬肝湯

材料:豬肝250克,輔料:木耳(幹)25克,調料:大蔥5克,薑3克,黃酒10克,鹽、味精少許,香油1克,豌豆澱粉5克,植物油50克

做法:黑木耳泡發洗淨撕朵。豬肝洗淨切薄片,在水澱粉中抓芡均勻,在熱水中焯一下。將豬肝下入八成熱的油鍋中,加料酒,蔥末,薑絲,精鹽煸炒至熟,倒出。鍋留底油,用旺火將木耳炒至亮滑透香,倒回豬肝,加味精,香油炒勻即成。

黑木耳其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滋補、潤燥、養血益胃、活血止血、潤肺、潤腸的作用。

蓮子木耳羹

材料:蓮子肉30克、白木耳20克。

做法:蓮子肉30克、白木耳20克,加入400毫升水,文火煮爛;放冰糖少許,每日早上飲用。

蓮子肉入脾胃之經,能補脾胃之虛,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

清淡不等於養胃,對胃部的保健,有賴於健康均衡的飲食搭配,葷與素,缺一不可。

但要如果要靠喝牛奶養胃,那是不實際的做法。研究表明,牛奶促進胃酸的作用,比其中和胃酸的效果更強。

進行抗酸治療的胃潰瘍等疾病患者不適宜長期喝牛奶,否則會影響療效。胃病急性期的患者也不建議喝牛奶,以免造成胃脹等不適。

蘇打餅乾

很多胃不好的人經常用蘇打餅乾充饑,澱粉烤制後形成的糊化層可以中和胃酸,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蘇打餅乾、烤饅頭片等是胃病患者比較適宜的食物,但蘇打餅乾不能過量攝入。市面上有一些蘇打餅乾中的脂肪含量很高,過多攝入不僅會增加胃的負擔,還會導致熱量超標。

大蔥、大蒜有保護胃部的作用

在南方,直接吃大蒜、大蔥的人群比較少,除了口味因素外,部分人吃了會 “燒心”,因此會產生大蔥、大蒜“傷胃”的錯覺。

研究表明,稍微吃點這種辛辣的食物,可以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對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大蒜裡的大蒜素還能殺滅幽門螺桿菌,避免胃部的慢性炎症。

薑可以暖胃,胃部不適時喝碗姜末水可以緩解症狀。但胃炎患者不建議食用蔥和蒜。

教你六招,安撫你的腸胃

腸胃不好,不但讓人感到不適,各種各樣的美食擺在面前卻吃不了,也是一種“誘人的折磨”,那麼如何安撫你那受傷已久的腸胃?

早晨一杯檸檬水

早上起床之後,喝一杯檸檬水(半個檸檬+一杯開水即可),酸酸甜甜的,有助於提神醒胃助消化。此外,和檸檬水對淋巴系統也有益處,它可以減少體內毒素,緩解腹脹飽滯的感覺,但喝完半小時後記得刷牙。

按壓內關穴

用力按壓內關穴(位於手腕橫格紋以上約三手指寬處)20~30次,每次保持5~10秒,有助於消除胃脹氣。

順時針方向按摩肚臍,或按摩前臂外側直到肘部,有助於消化。用兩根手指分別按住膝蓋下方的膝蓋眼,然後向腳踝處滑動,在感到最痛的地方停止滑動,按壓該處。

練習輕柔瑜伽

嬰兒式(雙腳併攏,腳跟著地,雙臂前展,掌心向下,前額觸碰地面。深呼吸,5~7分鐘)和緩慢卷腹(俯臥,雙拳置於肚臍兩側,身體壓著雙拳慢慢滾動。深呼吸,5~10分鐘),可以讓腹部變得更柔軟和放鬆,減輕腹部壓力,緩解緊張感。

喝點薑茶

生薑泡茶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入肚可刺激消化道,減少腹脹飽滯的感覺。製作生薑泡茶,可準備兩杯份量的水,加入一塊生薑(切片),煮5~10分即可,飲用時可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喝點蘋果醋

蘋果醋的活性物質可平衡腸道菌群。飽餐一頓後,喝一杯加入1茶匙蘋果醋的溫水,可減少消化不良和腸胃脹氣。

嘗嘗蘆薈

蘆薈可減少腸道中念珠菌的過度生長,酒精、碳水化合物和乳製品過量會使該菌生長過度,導致腹脹不適。蘆薈汁還能抗炎、平衡腸道酸鹼度。

補脾開胃潤腸道,試試這兩款食方

黑木耳豬肝湯

材料:豬肝250克,輔料:木耳(幹)25克,調料:大蔥5克,薑3克,黃酒10克,鹽、味精少許,香油1克,豌豆澱粉5克,植物油50克

做法:黑木耳泡發洗淨撕朵。豬肝洗淨切薄片,在水澱粉中抓芡均勻,在熱水中焯一下。將豬肝下入八成熱的油鍋中,加料酒,蔥末,薑絲,精鹽煸炒至熟,倒出。鍋留底油,用旺火將木耳炒至亮滑透香,倒回豬肝,加味精,香油炒勻即成。

黑木耳其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滋補、潤燥、養血益胃、活血止血、潤肺、潤腸的作用。

蓮子木耳羹

材料:蓮子肉30克、白木耳20克。

做法:蓮子肉30克、白木耳20克,加入400毫升水,文火煮爛;放冰糖少許,每日早上飲用。

蓮子肉入脾胃之經,能補脾胃之虛,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

清淡不等於養胃,對胃部的保健,有賴於健康均衡的飲食搭配,葷與素,缺一不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