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為什麼會發展出18.X:9全面屏?

智慧手機顯示幕由於隨著移動網路的速度加快, 顯示的內容越來越多, 因此顯示解析度也越來越高。 為了盡可能的顯示更多的內容, 智慧手機廠商們除了在顯示解析度上倒逼顯示行業廠商提升技術外, 如何在保證單手握持的寬度下, 延長顯示幕的長度尺寸, 以獲得更多的顯示空間, 也成了行業不斷嘗試的方向。

要修改螢幕的尺寸, 除了適應單手握持的用戶體驗外, 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是適配視頻與網頁格式, 把電腦的橫向尺寸格式直接轉變為智慧手機的縱向尺寸格式, 除了能更好的適配視頻格式外,

UI介面的適配工作, 也往往是最簡單的。 因此, 一般的智慧手機顯示幕, 都會參考電腦的顯示幕的長寬比例。

自從蘋果把智慧手機螢幕比例由原來的4:3加長到3G網格時代的3:2, 再加長到4G網路時代的約15:8, 有往遙控器尺寸比例進化後, 安卓陣營的手機品牌也快速跟進, 幾乎全部把螢幕比例加長到了16:9。 由於4G網路執行時間比3G網路要稍長, 因此大家也把16:9當作行業標準來執行了多年。 但隨著准4.5G網路的運行和5G網路的測試開始, 蘋果又在原型機上進一步把螢幕尺寸加長, 推出了18.X:9的螢幕設計。

為蘋果製作原型機樣品的幾家即有面板又有手機產品的廠商, 為了跟進蘋果的步伐, 也適時的研發出了18.X:9螢幕比例的面板產品和手機產品,

其中速度較快的就是三星、LG、夏普和JDI及其股東索尼。

2017年18.X:9全面屏狀況

2017年, 有谷歌背景魯賓開發的Essential手機, 本來應該是首款採用了夏普面板的全面屏上市手機。 但因各種原因跳票後, 2017年上半三星和LG分別推出旗艦手機Galaxy S8及LG G6, 採用18.X:9長寬比面板, 正式引爆了行業全面螢幕風潮。

當然, 表面上手機品牌大廠在講述提升螢幕長寬比的目的時, 都主要是講希望在不提升手機整機長度的前提下, 增加面板顯示面積占整體機身的比例, 並進一步讓消費者感受到更佳的視覺效果(因為那個時候誰也沒有如蘋果一樣去深刻研究5G網路的手機內容再現方式, 更不會說是自己是跟風蘋果了)。 畢竟以往每一次的螢幕長寬比的變化都幾乎是與螢幕顯示解析度的變化一起,

多數人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把新的螢幕比例產品用上了。

隨後, 儘管手機報線上從年中開始, 就在中國市場上連續組織了三季以“全面屏顯示技術”為核心的行業高峰論壇, 彙集了行業內品牌手機、ODM方案與整機、面板、晶片、模組、設備、材料等廠商一起, 來共同探討如何在市場上順利推廣全面屏顯示技術, 並且在三季的高峰論壇上, 各路行業精英也貢獻出了各自的技術解決方案與行業難點警示。

然而或許是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出於對全面屏的簡單尺寸變化認知也好, 或許是對自己的技術實力過於自信也好, 整個下半年的中國全面屏市場, 可以說是在一個正確的時間裡,

打了一場徹底無序的爛仗——終端規劃無序、面板供給無序、模組價格無序——造成的結果就是, 最有希望推動全面屏的中國手機市場, 國產中高端智慧手機出貨量, 完全不如人意。

雖然進入下半年後, 伴隨著Oppo、Vivo、華為、華碩、三星、蘋果(Apple)等各大手機品牌陸續推出全面屏新機種, 機海戰術齊發的結果, 除了讓品牌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外, 隨著18:9全面屏時代來臨, 產業鏈之間的角力也更加激烈。 但也是基於上述的原因, 目前面板面板廠商本該發力的18:9全螢幕面板市場, 被集中延後在了第四季度才大量出貨, 而至於類似Essential手機、夏普手機、蘋果iPhone X異形全面屏的面板與模組產品, 到了2018年的今天, 也還沒能大批量上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