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太強!甲午戰爭招募外籍雇傭兵,奇襲日本,卻被一老女人阻止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前雖然受到列強的侵略, 不斷衰落, 但即便是這樣, 甲午戰爭之前的日本對清政府還是非常忌憚的,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且在甲午戰爭之前,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看好日本, 認為日本必敗。

其實這個時候的清政府只要接受了一個人的建議, 先發制人的話, 說不定日本在甲午很可能慘敗, 對於當時不太強大的日本來說, 甲午戰敗, 日本必定在好長時間內一蹶不振, 有可能從此衰落。

這位牛人名叫宋育仁, 被譽為四川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所以他對世界的局勢非常關心, 但凡哪裡有些風吹草動, 他就能大致判斷出裡面藏有什麼貓膩。

甲午戰爭的時間節點很巧妙, 趕在慈禧六十壽辰前, 這老太婆光想著快點修好園子, 普天同慶一番, 因國庫空虛, 還挪了海軍軍費三千萬。

當時宋育仁還在英國, 此時的宋育仁正在倫敦當外交官,

而且職位還挺高, 一度坐上了公使, 他上書朝廷, 提出針對甲午戰爭的方案“倭兵少財乏, 持久足以困之”。 他認為, 日本兵少, 而且經濟基礎薄弱, 對付他們, 最好的方法就是, 慢慢將日本拖死, 不應該著急。

但說實在的, 宋育仁還是人微言輕了點,

慈禧根本不吃這一套。 當聽到平壤潰敗、黃海海戰失利的消息後, 宋育仁坐不住了!他決定做點什麼。 宋育仁有戰略眼光, 他始終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斷沒錯, 這意味著, 此時的日本應該是傾全國之力, 背水一戰。 日本國內, 還會有防守力量?

那麼只需派一支奇兵, 偷了日本的老巢, 到時候日本的海軍孤立無援, 合圍吃掉, 再用高壓政策迫使日本臣民屈服, 豈不是把日本這個禍害永遠根除?

如果對日本發動突然襲擊的話, 會很快對東京和長崎造成巨大打擊, 因為日本此時將大部分兵力投放到甲午戰場。 計畫定下來後, 宋育仁積極向清政府請示, 一面和張之洞等人聯繫, 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

而且此時清政府已經準備向日本求和了。 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等求和派堅決反對宋育仁的做法, 慈禧還專門下旨, 取消了宋育仁之前所作的決定, 命令宋育仁速速回國。 宋育仁的奇襲計畫胎死腹中。 在回國途中, 他氣憤不已, 寫了《借籌記》, 詳細記錄了整個計畫的經過。

回國後, 慈禧要對宋育仁嚴查,

並要論重罪, 好多知情人知道宋育仁的初衷是為國為民的, 就向慈禧求情。 但他的二品官職還是被罷免了。

相信宋育仁的計畫執行的話, 就算不能打敗日本, 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增加當時清政府對戰日本的信心。 或許這就是歷史吧, 歷史不是由一兩個人的意志決定的。

100多年過去了, 史書中對於此事大多沒有記載, 它被塵封也快被人遺忘。 歷史不能假設, 我們無法知道, 如果宋育仁奇襲日本本土的計畫成功, 歷史會不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或者說, 宋育仁的計畫如果被批准實施, 那麼, 他又能否如所計畫的那樣奇襲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