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易得諮詢研究 ¦ Google,人才最重要

美國聖約瑟州立大學的商業教授、著名專欄作家蘭德爾·斯特羅斯(Randall Stross)在其著作 “Planet Google”一書中寫到:“Google開始於一個偉大的夢想:組織世界的資訊。 事實上, 一個偉大的報負本身並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自從1998年成立後的快速成長, 到了2003年的無處不在, 這才讓人們感到Google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有些奢望的報負似乎是一個實際的、可以完成的清單。 ”

Larry Page和Sergey Brin

有了偉大報負還不行, Sergey Brin擔任著Google的董事, 在1993年5月, 他從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隨後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電腦專業, 由於是數學天才, 獲得了直讀電腦專業博士的資格, 於1993年從該校獲得碩士學位, 1995年獲得博士學位, 在讀大學期間, 他已經發明了一種超文字語言格式的搜索系統;我們再來看看Larry Page, 他畢業于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獲得該校榮譽畢業生, 擁有密西根大學理工科學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

1996年進入了斯坦福大學攻讀電腦專業的博士, 成功獲得博士學位, 在讀博士期間, 認識了Sergey Brin, 兩人決定一起創業, 於1998年9月7日, 成立自己的公司, 即Google, 兩位創始人曾找到Yahoo創始人之一大衛·費羅(David Filo), David Filo聽完介紹後, 很感興趣, 建議他們成立一家公司專門從事搜尋引擎業務, 在1998年創建Google後, 找到SUN公司的創始人之一Andy Bechtolsheim, 聽完介紹, 立即簽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 算作對Google的投資, 也是Google的第一筆投資, 這也是Andy Bechtolsheim的遠見。

他們雇傭了懂電腦的科學人才, 如Craig SilversteinEric SchmidtDavid BaileyPaul BuchheirBrain RakowskiMarissa Mayer等。

Craig Silverstein

Craig Silverstein是Google雇傭的第一名員工, 現擔任著Google的科技總監, 對於Google何時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曾作過預測:需要300年, 他也認為用200-300年比較合適, 主要視智慧電腦何時能理解人的情商和非真實的資訊而定, 在2005年, Google前CEO Eric Schmidt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我們有300年的時間就可實現公司使命, 我們在做數學練習, Google的前二十年組織了世界的資訊, 還需要280年嗎?這引人深思。 Eric Schmidt是一位傳奇人物, 尤其是在Google這個公司, 他於2001年3月盟Google, 擔任董事會主席, 這是一個虛職, 之前在SUN、Novell工作, 業績顯赫,

他是由Google的投資人John Doerr引薦的, 1999年上半年美國KPCB投資了Google2500萬美元, 條件是:1)Larry Page不當CEO, 2)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持有大量股票, 控股Google。 因為Larry Page有很強的控制欲, 所以定下了這兩條, 因為在John Doerr看來, 只有一個世界級的CEO才更懂得打造一流管理團隊, 簽了協議後, Larry Page通知KPCB, 他改主意了, 一定要當CEO, 當時John Doerr真得瘋了, 通過溝通, 他建議Page去見見候選人, 也瞭解一下其他人如何工作的, 這也是John Doerr的過人之處, 他在美國矽谷與很多的CEO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係, 他向Page推薦了3位CEO人選, 他們是Intel 的Andy Grove, Apple的Steven Jobs, Amazon的Jeff Beozs, 在溝通了之後, Page只接受Steven Jobs來當Google的CEO, 但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 Page還是堅持自己去當CEO。

Eric Schmidt

John Doerr又介紹了Eric Schmidt, 他當時擔任著Novell公司的CEO, 見過之後, Page是滿意的, 因為1979年, Eric Schmidt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電子電氣工程的學士及碩士學位, 並在1982年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電子工程暨電腦科學(EECS)博士學位, 而且在貝爾實驗室工作過, 是一個電腦科學家, 不是一個隻懂管理的人。

2001年7月, Page擔心自己被邊緣化, 於是在Eric Schmidt正式加盟Google之前, 直接把100多位員工召集到會議室, 要求所有的經理離職, 大家都被震驚了, 但自2001年8月,Eric Schmidt正式擔任CEO後,這個問題被快速化解,即專案經理向Eric Schmidt報告,而工程師直接向Page報告技術和產品情況。

隨著Eric Schmidt的加入,Google的銷售部門、廣告部門得到了迅速發展,這正是得益於Eric Schmidt的善解人意、高情商、機敏、沉穩等優秀品格,凡事與兩位創始人協商,比兩位創始人年長近20歲,這贏得了兩位創始人的信任和尊重,高管團隊、銷售團隊得以建立,公司于2004年成功上市。

Sheryl Sandberg

Eric Schmidt向Page推薦了產品管理副總裁人選Jonathan Rosenberg,但是Page不同意約見,因為他看到Jonathan Rosenberg的簡歷中是MBA,不是電腦專業。因為Google成立時,兩位創始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商業訓練,這也是Google的幸運,他們只有一個原則:把關注使用者作為首要目標。他們認為,如果能創建一個偉大的服務,他們就能賺到錢,他們也感到只有吸引和領導最好的工程師才是實現公司偉大報負的唯一方法,因此,他們拒絕雇傭Jonathan Rosenberg,因為他不是工程師;2001年11月,Sheryl Sandberg在Eric Schmidt的推薦下,也沒有獲得Page的批准,同樣一個理由,因為她不是一個工程師,經過深度溝通,Sheryl Sandberg最終於2001年11月加盟Google,從事線上銷售及運營副總裁,負責Google的線上廣告銷售,於2008年3月離職,加盟Facebook擔任COO一職,快速推動Facebook贏利。正是由Page的堅持,在Google至少有半以上的員工(也稱為Googlers)是工程師。

在這種技術導向的理念下,Google的運營相當簡單,就像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一樣,誰也不會去指定你要去做什麼實驗而是給你提供方向和建議,Larry Page和Sergey Brin為他們的員工提供了巨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把溝通作為一種工具讓每一個Googler保持在同一個整體方向上,他們隨時保持與工程師團隊保持著非正式的會議,發明了一個叫“TGIF”的會議形式,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Intel Grove發明的“MOMOR”的會議形式,這有些異曲同工之秒,易得諮詢的客戶也有早會的習慣,而且一堅持就是天天不間斷,公司也成功登陸香港主機板。

Paul Buchheir

Gmail大家都早已熟悉,Google的Email專案開始的比較謹慎,起始於2002年,Paul Buchheir是Google的第23位員工,在加盟Google之前曾經負責過Email專案,在2002年被問起是否有意向從事Google郵件專案開發時,他在Google策劃了最著名的惡作劇“Don’t Be Evil”,他找了一個同事Sanjeev Singth搭檔,而且還是兼職,後來,一個剛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學生Brain Rakowski被安排到與Paul Buchheir一起從事Email專案,職位為助理產品工程師,他非常驚訝,我們為什麼要再開發Emai專案啊,有Search algorithms就足夠了啊?好多人都不理解,答案很簡單: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將電子郵件視為一個尚未解決的搜索問題。但兩位創始人的支持不是無條件的,Rakowski被要求做一個財務預測,而且必須通過管理委員會的評審,當時Google的兩大合作夥伴Yahoo(雅虎)和AOL(美國線上)都有著自己的郵件業務,Email專案必須要向管理委員會證明:如何從這項服務中獲利,而且這種獲利足以回報兩大夥伴的離去,但Gmail團隊坦誠地說:我們承認,在這一點上我們不知道將如何賺錢,但從我們對網路搜索的經驗中得知,如果我們提供一些有用的東西,我們最終會找到一種方法使服務有巨大回報。

Marissa Mayer

Paul Buchheir和Marissa Mayer共用一間辦公室,整天討論商業模型,Marissa Mayer是Larry Page的心腹之一,她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於1999年加盟Google,是第20名員工,她從寫程式開始,管理小的工程師團隊,到負責AdWords的三人團之重要成員,她在Google Search,GoogleImages,Google News,Google Maps,Google Books,Google Product Search,Google Toolbar,iGoogle, and Gmail等專案上均扮演了關鍵角色,於2012年7月12日離開Google擔任Yahoo的CEO,2017年6月從Yahoo離職,寫這些,僅是為了介紹一下這個人,別無他意。在開發Email專案時,兩個精誠合作,便意見不一致,Buchheir堅持放廣告,而Mayer不同意,她認為這可能涉及許多隱私問題,最優先考慮的是如何解決發送和接受資訊的基本功能,在專案要收尾的時候,Mayer回家了,但Buchheir留下來了,臨走時,Mayer還專門重複了一遍:“Paul,我們不在搜尋引擎上放廣告了,你同意了嗎?”他說他同意了。但是,在淩晨一點時,沒有人否認他對電子郵件基本功能的興趣,這是他Paul、Mayer和其他四個同事一起分析的,當然,也包括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他從網上下載了語義分析軟體,可以分析任何文本,識別每個句子中每個單詞的語法功能,然後找出句子的意義,並將意義提煉成幾個關鍵字,他將其連接到Web搜索結果的Google廣告資料庫裡,然後,他將廣告代碼與電子郵件程式連接在起來,這樣就可以根據每一封郵件內容自動提供廣告,到了早上7:00鐘,他看到了一個運轉正常的廣告系統,他感到很滿意,於是他就回家了。

到了早上9:00,Mayer到了辦公室,看到了廣告系統,很生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有趣,而且Larry Page和Sergey Brin進來看了廣告系統,也很高興,這就是Google廣告匹配的初級原型。

感謝Paul Buchheir,感謝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感謝Google!

從Google的發展,及結合我自己的管理實踐,我一直認為,公司的使命才是推動公司進步的動力,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為營建優質的人才生存環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料,尤其是精神方面的。

2018.1.24

但自2001年8月,Eric Schmidt正式擔任CEO後,這個問題被快速化解,即專案經理向Eric Schmidt報告,而工程師直接向Page報告技術和產品情況。

隨著Eric Schmidt的加入,Google的銷售部門、廣告部門得到了迅速發展,這正是得益於Eric Schmidt的善解人意、高情商、機敏、沉穩等優秀品格,凡事與兩位創始人協商,比兩位創始人年長近20歲,這贏得了兩位創始人的信任和尊重,高管團隊、銷售團隊得以建立,公司于2004年成功上市。

Sheryl Sandberg

Eric Schmidt向Page推薦了產品管理副總裁人選Jonathan Rosenberg,但是Page不同意約見,因為他看到Jonathan Rosenberg的簡歷中是MBA,不是電腦專業。因為Google成立時,兩位創始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商業訓練,這也是Google的幸運,他們只有一個原則:把關注使用者作為首要目標。他們認為,如果能創建一個偉大的服務,他們就能賺到錢,他們也感到只有吸引和領導最好的工程師才是實現公司偉大報負的唯一方法,因此,他們拒絕雇傭Jonathan Rosenberg,因為他不是工程師;2001年11月,Sheryl Sandberg在Eric Schmidt的推薦下,也沒有獲得Page的批准,同樣一個理由,因為她不是一個工程師,經過深度溝通,Sheryl Sandberg最終於2001年11月加盟Google,從事線上銷售及運營副總裁,負責Google的線上廣告銷售,於2008年3月離職,加盟Facebook擔任COO一職,快速推動Facebook贏利。正是由Page的堅持,在Google至少有半以上的員工(也稱為Googlers)是工程師。

在這種技術導向的理念下,Google的運營相當簡單,就像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一樣,誰也不會去指定你要去做什麼實驗而是給你提供方向和建議,Larry Page和Sergey Brin為他們的員工提供了巨大的自由發揮空間,把溝通作為一種工具讓每一個Googler保持在同一個整體方向上,他們隨時保持與工程師團隊保持著非正式的會議,發明了一個叫“TGIF”的會議形式,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Intel Grove發明的“MOMOR”的會議形式,這有些異曲同工之秒,易得諮詢的客戶也有早會的習慣,而且一堅持就是天天不間斷,公司也成功登陸香港主機板。

Paul Buchheir

Gmail大家都早已熟悉,Google的Email專案開始的比較謹慎,起始於2002年,Paul Buchheir是Google的第23位員工,在加盟Google之前曾經負責過Email專案,在2002年被問起是否有意向從事Google郵件專案開發時,他在Google策劃了最著名的惡作劇“Don’t Be Evil”,他找了一個同事Sanjeev Singth搭檔,而且還是兼職,後來,一個剛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的學生Brain Rakowski被安排到與Paul Buchheir一起從事Email專案,職位為助理產品工程師,他非常驚訝,我們為什麼要再開發Emai專案啊,有Search algorithms就足夠了啊?好多人都不理解,答案很簡單: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將電子郵件視為一個尚未解決的搜索問題。但兩位創始人的支持不是無條件的,Rakowski被要求做一個財務預測,而且必須通過管理委員會的評審,當時Google的兩大合作夥伴Yahoo(雅虎)和AOL(美國線上)都有著自己的郵件業務,Email專案必須要向管理委員會證明:如何從這項服務中獲利,而且這種獲利足以回報兩大夥伴的離去,但Gmail團隊坦誠地說:我們承認,在這一點上我們不知道將如何賺錢,但從我們對網路搜索的經驗中得知,如果我們提供一些有用的東西,我們最終會找到一種方法使服務有巨大回報。

Marissa Mayer

Paul Buchheir和Marissa Mayer共用一間辦公室,整天討論商業模型,Marissa Mayer是Larry Page的心腹之一,她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於1999年加盟Google,是第20名員工,她從寫程式開始,管理小的工程師團隊,到負責AdWords的三人團之重要成員,她在Google Search,GoogleImages,Google News,Google Maps,Google Books,Google Product Search,Google Toolbar,iGoogle, and Gmail等專案上均扮演了關鍵角色,於2012年7月12日離開Google擔任Yahoo的CEO,2017年6月從Yahoo離職,寫這些,僅是為了介紹一下這個人,別無他意。在開發Email專案時,兩個精誠合作,便意見不一致,Buchheir堅持放廣告,而Mayer不同意,她認為這可能涉及許多隱私問題,最優先考慮的是如何解決發送和接受資訊的基本功能,在專案要收尾的時候,Mayer回家了,但Buchheir留下來了,臨走時,Mayer還專門重複了一遍:“Paul,我們不在搜尋引擎上放廣告了,你同意了嗎?”他說他同意了。但是,在淩晨一點時,沒有人否認他對電子郵件基本功能的興趣,這是他Paul、Mayer和其他四個同事一起分析的,當然,也包括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他從網上下載了語義分析軟體,可以分析任何文本,識別每個句子中每個單詞的語法功能,然後找出句子的意義,並將意義提煉成幾個關鍵字,他將其連接到Web搜索結果的Google廣告資料庫裡,然後,他將廣告代碼與電子郵件程式連接在起來,這樣就可以根據每一封郵件內容自動提供廣告,到了早上7:00鐘,他看到了一個運轉正常的廣告系統,他感到很滿意,於是他就回家了。

到了早上9:00,Mayer到了辦公室,看到了廣告系統,很生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有趣,而且Larry Page和Sergey Brin進來看了廣告系統,也很高興,這就是Google廣告匹配的初級原型。

感謝Paul Buchheir,感謝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感謝Google!

從Google的發展,及結合我自己的管理實踐,我一直認為,公司的使命才是推動公司進步的動力,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為營建優質的人才生存環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料,尤其是精神方面的。

2018.1.24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