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天就是臘八了,除了喝粥吃蒜你還知道啥?

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古代, 臘八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 不過, 時至今日臘八似乎越來越不起眼, 很多人也就知道喝臘八粥, 吃臘八醋/蒜。

圖自網路

身為蝌蚪君的粉絲, 怎麼能不知道點別人不知道的事兒呢?

所以今天蝌蚪君就來講講關於臘八的知識。

臘八其實是“雙節合一”

開頭我們提到了, 臘八在古代是個很重要的節日, 它是由“臘祭”和“蠟祭”兩個節日合併而成的。

這兩個節日時間差不多, 都是在歲末, 而且性質也都是祭祀。 不過不同的是, “臘祭”的祭祀物件是列祖列宗和神仙, 而“蠟祭”主要是為了慶祝豐收, 所以祭祀的對象是跟農業有關的神靈。

臘八蒜是怎麼變綠的?

要讓大蒜變綠, 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低溫,

因為大蒜通常都有休眠期, 而要想“叫醒”休眠的大蒜只能“凍醒”它。 大蒜被“凍醒”後, 會啟動體內的蒜酶。

在蒜酶的催化作用下, 大蒜中的各種硫化物就形成了大蒜色素的物質前身, 然後這些物質進一步反應生成蒜藍素。

然而, 蒜藍素並不穩定, 會慢慢轉化為蒜黃素, 在蒜藍素和蒜黃素的共同作用下, 大蒜就成了綠色。

圖自吃貨研究所

既然低溫就能讓蒜變綠, 那還要醋幹什麼?

醋裡的醋酸可以增加大蒜細胞的通透性, 這樣一來, 我們不需要把大蒜拍碎, 它們也能逐漸變綠啦~

當然, 如果你是個急性子, 想讓蒜快點變綠, 也是有辦法的。 讓臘八蒜快速變綠的秘訣就是加大溫差, 白天拿出來曬曬太陽, 放在暖氣上。 晚上再放入冰箱裡冷藏, 據說這樣大約3~4天就可以變綠了。

為啥我泡的大蒜就是不綠?

泡不綠的原因主要還是蒜的問題。 比如大蒜還沒凍醒, 你就給泡上了。

蝌蚪君上面說的低溫, 並不是說泡的時候溫度低, 而是泡之前大蒜要“凍”過些日子。 所以, 你要是用的新蒜,

那肯定是綠不了, 除非...你能把它泡長毛了。

另外, 有時為了延長蒜的保質期, 蒜商會在大蒜進入市場前做輻射處理, 讓它們永遠“醒不了”, 這種蒜基本上也是泡不綠的。

除了臘八粥、臘八蒜, 臘八還吃啥?

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了。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來自安徽黟縣,安徽豆腐名省,像八公山美味的鐵板豆腐,黃山的神秘毛豆腐等等。所以臘八節,自然是不能放過豆腐的。

圖自網路

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乾,即成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製作方法

臘八豆腐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還略帶彈性,味道鹹中帶甜,甚至比火腿還要好吃。所以臘八豆腐還有個外號——“素火腿”。

臘八豆腐是卵磷脂的“寶庫”,能有效“清理”附在血管上的膽固醇。對那些冬季大吃大喝的三高患者來說,無疑是既解饞又健康的美味。

而且它的含鈣量也很給力,在冬天給那些想要增強骨質的人帶來了福音。

圖自網路

臘八面

臘八面是陝西關中地區每年臘八都會吃的一種面。

麵條就不給大家介紹了,說說這面裡的“臊子”有吧。臘八面的臊子是用香菜、紅蘿蔔、黃花、辣椒面等做成,色香味美!

臊子裡的香菜能促進人體血液迴圈,對體質較寒的人很有益;紅蘿蔔中的大量胡蘿蔔素能有效保護人體呼吸道黏膜,預防感冒;黃花菜中的維生素B1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食欲……看來這碗面“意不在面,而在臊子”啊!

你家臘八都有什麼習俗和好吃的?

版權聲明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盜轉必究。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帶你領略科普的世界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來自安徽黟縣,安徽豆腐名省,像八公山美味的鐵板豆腐,黃山的神秘毛豆腐等等。所以臘八節,自然是不能放過豆腐的。

圖自網路

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乾,即成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製作方法

臘八豆腐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還略帶彈性,味道鹹中帶甜,甚至比火腿還要好吃。所以臘八豆腐還有個外號——“素火腿”。

臘八豆腐是卵磷脂的“寶庫”,能有效“清理”附在血管上的膽固醇。對那些冬季大吃大喝的三高患者來說,無疑是既解饞又健康的美味。

而且它的含鈣量也很給力,在冬天給那些想要增強骨質的人帶來了福音。

圖自網路

臘八面

臘八面是陝西關中地區每年臘八都會吃的一種面。

麵條就不給大家介紹了,說說這面裡的“臊子”有吧。臘八面的臊子是用香菜、紅蘿蔔、黃花、辣椒面等做成,色香味美!

臊子裡的香菜能促進人體血液迴圈,對體質較寒的人很有益;紅蘿蔔中的大量胡蘿蔔素能有效保護人體呼吸道黏膜,預防感冒;黃花菜中的維生素B1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食欲……看來這碗面“意不在面,而在臊子”啊!

你家臘八都有什麼習俗和好吃的?

版權聲明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盜轉必究。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帶你領略科普的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