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查│550億票房400億在電商手裡?影院這頭“現金奶牛”被斷奶

影院調查

“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

值得注意的是, 首都電影院與電商博弈並不是唯一現象。 今年年初, 每經影視記者專訪時回憶稱:“我們達到6000多萬票房的那年, 來現場購票的觀眾, 從售票處到電梯, 排隊時間在1個小時以上, 而且我們還有應急預案, 什麼時候停止售票, 怎樣疏導觀眾。 ”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首都電影院也迎來了成長中的煩惱。

首都電影院總經理鄧永紅告訴每經影視記者表示, “你可以看下總局的檔, 院線要上平臺系統完成資金透明化等。 ”

我們擁抱互聯網,

但也要堅持最基本的自主經營

“隨著互聯網發展, 現在觀眾排隊時間不超過10分鐘。 70%~80%的觀眾都在網上購票。 ”鄧永紅告訴每經影視

將低價票作為唯一的競爭手段, 首當其衝受到損害的就是影院利益, 鄧永紅顯得頗為無奈,

“這不健康, 完全破壞產業發展, 看看上座率, 從去年到今年可能下降將近1個點, 大概在14%的水準。 100張椅子, 86張是空的, 這一個點是多大的資源浪費啊。 影院交了租金, 經營壓力確實很大。 ”

思遠影業公司總裁吳思遠曾形容電影行業為“普遍繁榮、遍地泡沫、無序競爭”,

“全世界都有網上售票, 但電商只收手續費, 電影票還是一樣的價錢。 中國則是燒錢, 讓觀眾覺得電影票就只值9塊9, 我們賣50元就是暴利。 而你一旦依賴某一個電商, 之前得到的實惠都會再交回去。

其實這種亂象也不完全是由於電商造成的。 鄧永紅認為, 在行業發展初期沒有形成規範, 電影從業主體也要有個自律的過程。 各自投資主體不一樣, 影院就變成同質化比較嚴重的一個產品。

據每經影視

應對環境變化, 鄧永紅表示首都電影院的票價按階梯性構成。

“會員非常便宜, 週一到週五全是半價。 但是在黃金時段, 價格會有調整, 我們是想形成自主行銷體系, 怎麼留住觀眾, 怎麼讓觀眾喜歡首影, 怎麼提高首影的環境品質, 怎麼推動會員, 我們也在不斷探索, 但難度真的比較大。 ”

影院方呼籲有序競爭已有數年, 也嘗試了各種辦法, 但情況仍不夠理想, 鄧永紅坦言:“我們歡迎互聯網, 我們也擁抱互聯網帶來的便捷,

但是我們也要堅持自主經營最基本的內容。 ”

“自己的錢自己收不回,

就跟沒錢一樣”

一月份一個週五的晚上, 每經影視

北京市一家某知名連鎖影院的影城經理告訴每經影視記者,

“我們對電商平臺的讓步一直很少。 從電商進入一開始就是這種策略, 票補最盛行的時候, 我們也只讓幾塊錢, 讓電商的售價只比我們線下售價便宜幾塊錢。 所以我們的現金流一直沒受太大影響, 淘票票、貓眼、微影等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即時到賬, 別的支付方式次日到, 再晚的就不開放埠。 ”

從“店大欺客”到“客大欺店”

“我們院線的多次內部會議, 包括有總局領導參加的會議上, 院線都提出了這個問題。 ” 完美院線總經理吳鶴滬向每經影視

本月一個週五, 每經影視記者。

“影城和協力廠商票務平臺是共存的, 不可能完全斷絕關係, 但影城也需要生存和長期發展, 完全依賴協力廠商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大家在找一個平衡點。 ”

說到改變, 所有影院經理幾乎一致呼應, 希望相關部門能對電商行業出臺一些約束政策, 能夠讓電影行業能夠健康長遠的發展, 在影城看來, 首當其衝需要改變的是電商票款結款方式和電商要對電商對每張票收取的服務費。

擺在眼前的春節檔“限票補令”, 也許就是行業在變動中尋求平衡的第一步。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畢媛媛 / 每經編輯 杜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