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新聞 | 兩會特別報導:凝聚法治力量 衝刺脫貧攻堅

作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頭等大事, 脫貧攻堅當前進入關鍵期。 省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 立足本職, 大力推動《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落地見效, 同時宣導開展“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再行動”活動, 為衝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阿壩州汶川縣大寺村位於海拔2300米的高半山上, 日照長、水源足, 因此村裡產的脆李子品質上乘, 但由於交通不便, 李子很難賣出大山, 貧困的帽子一直也摘不掉。 2015年, 省林業廳幹部杜斌被選派到村擔任第一書記, 崗前培訓時, 縣裡給大家統一發放了剛頒佈不久的《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

此後的兩年多, 這本小冊子成了他工作必不可少的指南。

結合實際學條例, 讀懂條例找辦法。 申報全國生態文化村, 爭取專項資金擴建道路……一條條措施的落實, 帶給大寺村最顯著的變化莫過於脆李子暢銷省內外, 帶動全村在2016年底實現整村脫貧, 去年, 全村脆李子銷售額更是達到三百多萬, 人均純收入一萬三千元。 可在整個村子欣欣向榮的氣象中, 也有家庭在犯愁——村民董定義家因為有重病患者, 隨時面臨返貧的風險, 杜斌根據條例中關於生態扶貧的規定, 為老董申請了收入較為穩定的公益崗位。

為充分發揮《條例》在我省脫貧攻堅“3+10”政策組合拳中的硬約束作用, 省人大常委會已開展了4輪條例執法檢查,

通過暗訪、個別談話等方式查漏補缺, 夯實脫貧攻堅成果。

不僅是立足本職、提供法制保障, 省人大常委會還宣導開展“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再行動”活動, 號召各級人大代表投身一線, 貢獻力量。 劉開果是南充市嘉陵區集鳳鎮人大代表, 從醫多年, 他發現, 很多老鄉小病不治拖成大病, 甚至成為致貧的“窮根”。 在這件事上自己能做些什麼?劉開果經過反復思考, 重新制定了工作計畫:每天上午在衛生站接診, 下午到周圍的村莊義務開展健康巡查、送醫上門, 並為76位元貧困戶建立了健康檔案。

“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再行動”活動開展兩年多來, 全省26萬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回應, 發揮專業特長, 結合當地實際, 捐款捐物近2億元、資助貧困生9萬多人次、提供就業崗位超過18萬個,

提出有關建議3.65萬件次, 為全省脫貧攻堅貢獻了人大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