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艾灸順序有講究 施灸隨意擾氣息

艾灸是有順序講究的哦!據我觀察很多人明明知道, 卻就比較隨意。 灸完腹部的穴位, 灸背部, 想起頭部的問題, 又開始灸起頭上的穴。

於是就會有很多人, 一艾灸就上火, 頭疼腦熱, 十分煩躁。 有人以為是艾灸的返病現象, 也有人覺得自己不適合灸不灸。 其實很可能就是因為自己灸的太隨意了, 灸錯順序易導致氣血運行紊亂造成的。

身體裡的陰陽之氣運行自有其規律, 一般是從陽氣較足的部位流向陽氣較弱的部位。 有的人手腳冰涼是咋回事呢?是因為中間堵住了, 陽氣過不去, 或者陽氣本來就弱,

還沒運行到手腳就已經耗盡了力氣。

做艾灸一定要懂得順應身體正氣運轉的規律, 才能事半功倍。

《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後陰, 先左後右, 先上後下。 ”

人體陰陽如何區分?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有雲:“夫言人之陰陽, 則外為陽, 內為陰。 言人身之陰陽, 則背為陽, 腹為陰。 上陽下陰, 左陽右陰, 四肢中, 手掌連胳膊肚面為陰, 足背順連腿前為陰, 反之為陽。 ”

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 應先灸陽經, 後灸陰經;先灸上部, 再灸下部;先灸左邊, 後灸右邊。 也就是先背部, 後胸腹, 先頭身, 後四肢, 依次進行。

取其從陽引陰而無亢盛之弊, 所以不可顛倒亂灸, 如果不講次序, 後灸頭面, 往往有面熱、咽幹、口燥的後遺症或不舒服之感覺。 即便無此反應, 也應當從上往下灸,

這也和針刺取穴一樣, 次序不亂, 不會遺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