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原來,民族風兩件套旗袍是這麼來的!

民國初, 隨著剪辮風波的推波助瀾, 一些新奇的時尚服飾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 那時的學校也因此受到影響。 很多時髦服飾被女學生穿進校園, 為了整頓校風, 南京當局對學校女性著裝曾做過約束:服飾以布服為主, 髮髻要整潔, 禁止各種矜炫異之樣式。 不良校風得到明顯遏制。 1911年, 教育部規定:女學生要以常服為制服, 中等學校以上著裙, 裙為黑色。 至此, 一股清流風在學校盛行起來。 這就是民族風兩件套旗袍的淵源。

隨著女學生服飾的不斷更新換代, 也隨著西方人體藝術之美滲入到中國古典服飾中, 女學生的校服中上衣下裙逐漸成為主流, 雖然有穿西式襯衫、西裝的, 但總體仍然以淡雅成為當時的風尚。 直至1919年新文化運動前後, 新文化運動喚醒了女性對美的追求, 學生也不例外。 學生校服開始以旗袍兩件套為主, 上身是不過臀的旗袍短衫,

優美修身, 下身是不過膝的半身裙, 褶皺自然下垂, 線條流暢, 簡約時尚還不失復古風情。

粉色蕾絲旗袍兩件套, 是經過改良的現代民族風兩件套旗袍, 依舊引領著新風尚, 以淡雅的色調為主, 上身是修身的旗袍短衫, 鏤空的蕾絲又是女人最為喜歡的旗袍面料之一,

兩者的結合完全的顯示出了新時代民族風旗袍的新姿態;下身是及膝蓋的半身裙, 款型纖瘦, 褶皺勻稱, 使女子的整體纖細身姿被展示了出來。 粉色蕾絲民族風旗袍兩件套, 帶著時尚與古典, 輕輕裹在女人身上, 靈動而嬌俏, 清新而迷人。

原來, 我們現在所穿的民族風旗袍兩件套就是這麼來的。 確實, 對與民國時期女學生的校服來說, 講特色的話, 那麼這樣的旗袍兩件套無疑是最完美的, 帶著女生們在那個年齡階段該有的青春與純真。 粉色的民族風蕾絲旗袍兩件套, 就是對民國時期女學生們所穿的校服進行了不斷革故鼎新而來, 所以它比那時的民族風旗袍更添了新時代的新元素, 年輕的女子穿在身上, 格外美麗, 格外純真, 格外清新淡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