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後蜀漢戰功最顯赫的一員名將,卻含冤而死,至今不得昭雪

三國演義裡從魏延一出場, 諸葛亮就說他有反骨, 遲早要反, 因為覺得魏延有才, 這才把魏延留著。 當諸葛亮臨死時, 就料到魏延必反, 給身邊人支招怎麼除掉魏延。 等諸葛亮死後, 果然魏延反了, 被誅殺了三族, 還背上了兩千年的駡名。 有時候, 歷史真相和人們印象中的形象大不相符, 魏延是蜀漢裡最被冤枉的一個大將, 如果魏延能夠施展才能, 或許三國歷史都要改變。

從魏延的生平履歷上看, 他在劉備入蜀前就進入了核心層, 在入蜀過程中, 魏延戰果碩碩, 深得劉備喜愛。 劉備自稱漢中王, 要稱帝的時候, 自然要論功行賞。 我們看看魏延獲得了什麼, 鎮遠將軍, 漢中太守, 後來又晉升鎮北將軍, 都亭侯。 雖然沒有關羽張飛地位那麼高, 但也是位高權重。 尤其是劉備從漢中返回成都的時候, 這時候要選一個重要人物去鎮守剛剛打下的漢中。 大家都以為只有張飛才夠資格,

結果劉備選了魏延。 可見, 魏延是很有能力的, 這點毋容置疑。

但是, 劉備死後, 魏延和諸葛亮相處的卻不太融洽。 諸葛亮是以謹慎揚名立身的, 但是魏延喜歡兵行險著。 尤其是著名的子午穀奇謀, 魏延老想著和諸葛亮兵分兩路,

然後會師長安, 可惜諸葛亮卻不同意這樣冒險。 打天下, 有時候靠的就是打幾場意料之外的勝仗才可能出現變數, 如果諸葛亮同意了魏延的計謀, 或許真的可以直下長安, 恢復中原。

諸葛亮臨死前, 交代後事, 讓楊儀帶著大軍撤回去, 魏延來斷後, 如果魏延不願意,

大軍就自行撤退。 可見, 諸葛亮沒有判斷魏延要造反, 也沒有出主意要殺他。 而魏延聽說諸葛亮死後, 第一時間是不同意撤軍, 認為好不容易出來一次, 怎能就這樣撤軍, 要繼續進攻。 後來, 因為爭奪軍隊領導權失敗, 被馬岱給殺了。 但是, 魏延並沒有想著造反, 他只是想要取得軍隊控制權, 繼續伐魏。 諷刺的是, 說魏延謀反的楊儀在朝廷中不受重用, 就念叨自己當時應該帶大軍投降魏國去, 因為這些逆反的話被斬了。

從《三國志》的評價來看, 魏延是蜀漢後期十分有能力的一位將領, 戰功赫赫, 在軍隊的地位僅次於諸葛亮。 但是這樣一員大將卻被誅殺了, 導致蜀中無大將, 廖化做先鋒的笑談, 讀來真讓人唏噓。 而且, 只是因為軍事思想和諸葛亮不同, 魏延被刻畫成了謀逆之人, 生前被誅三族, 死後又是含冤千年, 真令人歎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