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一姓氏出了15位皇帝!你知道是什麼姓嗎?

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 最早可追溯至母系社會時期, 故許多上古姓氏中都有“女”字, 如姬、嬴、薑等姓。

有一個姓氏, 人口不足三萬,

卻出了15位皇帝, 堪稱歷史上出現皇帝概率最大的姓。 而且, 該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多位, 也算是極為靠後。 也許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 它就是“司馬”姓氏。

司馬, 百家姓之一, 距今已有超過2500年的歷史, 出現過很多牛人, 如《史記》作者司馬遷, 三國謀臣司馬懿及小時候就會砸缸的司馬光等人。

自從晉武帝司馬炎篡奪曹魏江山, 建立西晉政權後, 在兩晉時期, 共歷經156年, 有過15個皇帝, 這也是司馬姓氏最為輝煌的事情。 關於司馬姓氏的起源, 基本只有一種觀點, 即源于官職“司馬”。

早在西周時期, 有一位掌管軍事大權的大臣程伯休父,

官至司馬, 執掌國家軍隊。 後來, 因程伯休父立下了顯赫戰功, 周天子就賜他以官位“司馬”為姓。 從此之後, 程伯休父的後代就改姓司馬。

直到三國曹魏時期, 司馬懿的出現, 把司馬家族帶入了鼎盛時期。 隨著曹操、曹丕先後去世, 曹魏再也沒人能夠住老壓制住謀深算的司馬懿, 他趁機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架空了魏國皇帝, 奪得了曹魏大權。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達, 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裡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 出身士族,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 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司馬懿善謀奇策,

多次征伐有功, 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其子司馬昭稱王后, 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后, 追尊為高祖宣皇帝, 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

一直想做皇帝, 故留下了“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的典故。 他兒子司馬炎完成了父親遺願, 廢掉了魏帝, 自己登基稱帝, 建立了西晉政權, 並且完成了三國的統一。

儘管西晉也算是大一統王朝, 但由於朝廷的無能, 差點導致漢族面臨滅頂之災, 所以隨著時間流逝,後人就對司馬姓氏關注就逐漸減少了。

所以隨著時間流逝,後人就對司馬姓氏關注就逐漸減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