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去山澗清流的小溪邊煮茶插花,過一把古人的癮

因為愛喝茶, 所以經常搜索關於茶的內容和圖片, 然後就搜到了一個姑娘拍的圖, 確切地說, 是一個畫家去度假時拍下來的照片。

那是去年盛夏, 她去了多倫多, 行李箱裡裝了二三十本書, 還有隨身攜帶的畫具, 包包裡放著線香、迷你插花瓶、小紫砂壺, 還有一小包岩茶。 炎炎盛夏, 她去了公園, 把遮陽的紗巾鋪到地上, 隨意地擺弄起包裡的“玩具”來。 迷你插花瓶裡插上了一路采來的野花, 銀盤裡放了商店買來的水果, 點上香, 然後就支起爐子燒水泡茶。

那張照片, 拍的正是她喝茶的時候, 樹葉隨風輕輕搖曳著定格, 她端著茶杯眯著眼微笑, 旁邊的小爐子咕嘟地煮著茶, 透過照片, 那股暖風已吹到了大洋彼岸, 似乎能聞到她杯子裡的茶香。

看著照片都醉了, 真令人羡慕啊!

照片下面有粉絲評論:出去玩, 背著這些東西走一天, 多累啊!

她回:遊客匆忙趕路確實累, 而我眼裡的風景, 是喝茶的背景。

一句話, 說出了愛茶人的心聲。

愛喝茶的人, 大多是“矯情”的, 不然也不會拍出那麼多唯美的照片。 有人在河邊喝茶, 有人在雪地裡喝茶, 有人在家裡的茶室喝茶……

喝的是茶, 品的是任何環境下的一份安然心境。

其實, 相比古人, 當下人喝茶簡單多了。 記得某個深夜翻看《長物志》, 文震亨就提到, 喝茶最好有專門的茶室, 或者有一個亭子, 不遠的偏房, 有茶童煮茶, 飲茶人最好三兩知己, 如果再有一張古琴奏出天籟之音, 那更加絕妙。

古人不僅注重喝茶的形式, 還注重喝茶的人。

如果對面坐的不是知己, 這茶也少了滋味。

現代人動不動就會焦慮老了怎麼辦, 也一直有人問我, 老了會不會找幾個要好的朋友作鄰居, 你幫助我, 我幫助你。

我想了想說, 當然要有鄰居, 可這鄰居甯缺勿濫, 至少也要像老季與陳翔一樣。 我的鄰居必須是畫家、音樂家、詩人、模特、調酒師、作家……

只有這樣, 聚到一起才更有意味, 每日的談資, 才不乏味, 喝茶也變得有了情趣。 如果我們願意, 彼此還可以充當票友, 學一學對方的技藝, 日日新鮮, 日日是好日。

但如果我的鄰居與今天的沒什麼不同, 那老了的話題必定是孫子孫女、兒子女婿、高血壓冠心病……

現在想想都頭大, 更別提老了。 因此,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文震亨所指的“知己”兩字。 這不是喝茶, 這是試朋友, 友比茶重要。 可反過來, 不愛茶, 不能坐下來靜心交流, 也難成知己。

普通的週末, 我也會泡上茶等朋友, 等那個老了可以作鄰居的朋友, 一直在尋啊尋, 找啊找, 我想時間一定能讓我找到他。

我一直以為, 坐在家裡等, 就能等來那個人。 可是看到美女畫家的照片時,我發現我錯了,你只有把自己的趣味展現出來,才能遇到彼此吸引的人。

原來,那古人去亭子裡喝茶,去山澗喝茶,不僅是為了把環境溶到茶裡,更多的是渴望在山澗遇到知己啊。

去某個地方旅行,在火車上也遇到過講究人,他用一套旅行裝茶具泡茶,低頭讀著一本書,生活精緻的樣子,已然讓我把他認定為知己。雖然,我並沒有與他打招呼,那是因為我不想破壞他的下午時光。

知己也包括了彼此欣賞,靜靜地不說一句話,就好。他抬起頭,看到我從書裡瞄他,向我點頭微笑了一下,那短暫的眼神交流,什麼都不用再說了。

這種感覺真好!

這個深冬,又幹又冷,假如來一場大雪,也會提著小火爐,去郊外燒一壺茶吧。雖然錯過了冬季,但我知道,春天馬上就要來了。在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裡,一定要去田野裡采些鮮花,再來到山澗的小溪邊,插花,靜靜地煮茶。

假如,有桃花、梨花、杏花,亦或其他花落到杯中,也是極好的。我一定會帶著花瓣喝下,這甜香的花朵,才是春天的氣息啊!

我的春天快要來了,可知己在哪裡呢?

•本期編輯✎ 兮淺

•作者:林希美/弘益撰稿人

可是看到美女畫家的照片時,我發現我錯了,你只有把自己的趣味展現出來,才能遇到彼此吸引的人。

原來,那古人去亭子裡喝茶,去山澗喝茶,不僅是為了把環境溶到茶裡,更多的是渴望在山澗遇到知己啊。

去某個地方旅行,在火車上也遇到過講究人,他用一套旅行裝茶具泡茶,低頭讀著一本書,生活精緻的樣子,已然讓我把他認定為知己。雖然,我並沒有與他打招呼,那是因為我不想破壞他的下午時光。

知己也包括了彼此欣賞,靜靜地不說一句話,就好。他抬起頭,看到我從書裡瞄他,向我點頭微笑了一下,那短暫的眼神交流,什麼都不用再說了。

這種感覺真好!

這個深冬,又幹又冷,假如來一場大雪,也會提著小火爐,去郊外燒一壺茶吧。雖然錯過了冬季,但我知道,春天馬上就要來了。在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裡,一定要去田野裡采些鮮花,再來到山澗的小溪邊,插花,靜靜地煮茶。

假如,有桃花、梨花、杏花,亦或其他花落到杯中,也是極好的。我一定會帶著花瓣喝下,這甜香的花朵,才是春天的氣息啊!

我的春天快要來了,可知己在哪裡呢?

•本期編輯✎ 兮淺

•作者:林希美/弘益撰稿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