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越能吃辣的職場人工資越高?

不過對於店長的這番話, 有人似乎並不理解:“越能吃辣看似可以辨別火鍋食材的辣味程度, 但這與火鍋店招聘人員有關係嗎?事實上, 不論從火鍋店裡的食材搭配, 還是辣度調味, 都是由個別廚師一手操作, 至於店裡大多員工, 他們的主要工作任務, 還是跑龍套, 關鍵要給顧客提供細緻周到服務。 ”言下之意, 火鍋店有就業歧視的嫌疑。 越會吃辣工資越高, 這不是歧視不會吃辣的員工嗎?

我國《就業促進法》規定, “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 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 不得實施就業歧視”。 諸如戶籍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身高相貌歧視甚至婚姻狀況歧視等, 而今各種各樣的另類歧視屢屢被媒體曝光, 引發眾多求職者的不平與抱怨。

但是國際勞工組織《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第二條指出:“對一項特定職業基於其內在需要的任何區別、排斥或優惠不應視為歧視。

”就是說, 出於效率考量的選擇不是歧視, 除非法律有明確禁止。

無憂精英一直記得人力資源專家劉大衛先生分享過的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 一家玩具公司讓他做顧問, 他要求老總把所有的縫紉工全部集合考試, 考兩樣東西:(1)玩具上的尾巴, 尾巴上有個特點是直線, 兩邊平行。 把這根線踩直而且要一樣寬度, 這個需要技術;(2)一顆心, 一顆心全部都是曲線, 而且要兩邊對稱, 這也需要技術。

1200名工人全部經過考試, 一個星期後全部考完, 找出前10名後發現了一個特徵:前10名的縫紉工的個子都在1.5米左右。 因為個頭矮, 腿就比較短, 腿離大腦控制的距離也比較短,

大腦能夠儘快地把信號傳遞到腳, 所以踩縫紉機的頻率就快, 同時由於腿比較短, 在翻上來的時候不容易碰上縫紉機的桌肚。 所以, 如果玩具公司把身高在1.5米左右作為優先錄用的條件之一, 是基於生理條件構成的勝任力, 這個不是就業歧視。

“關鍵要給顧客提供細緻周到服務”, 說得好!但請問, 到底什麼才算是“細緻周到服務”呢?別以為點菜快、端盤子穩、結帳準確, 就算是提供“細緻周到服務”。 要知道, 這些事機器人也會幹, 而且幹得又快又好, 一天可以幹24小時, 還不要加班費!

只有一樣東西是機器人所不能取代的, 叫做“同理心”(Empathy), 亦稱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共感”、“共情”、“移情”。 特色餐廳服務員如何取得吃辣顧客的同理心,

更好地引導他們進行體驗式消費?很簡單, 你也一定要會吃辣!所以火鍋店老闆的做法無可厚非。

需注意, 禁止就業歧視, 有兩種行為是特別禁止的。 一是性別歧視。 《勞動法》規定, 在錄用職工時, 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 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二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歧視。 《就業促進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 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 但是, 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 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實踐中用人單位以是性別歧視或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

而被判就業歧視賠償的判例是比較常見的。 而其他的就業歧視禁止, 屬於一般性的宣導性規定。

至於有的用人單位招聘管理人員, 規定有相關管理經驗的優先錄用;招聘技術專業人員, 規定有相關學歷的優先錄用, 或者懂外語的優先錄用;招聘禮儀性崗位, 規定外貌端正的優先錄用等, 都是根據崗位特徵設置的招聘條件, 都不能歸入就業歧視之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