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蘇聯驅逐到中亞的35萬朝鮮族人的悲慘現狀

目前, 在整個中亞地區生活著近35萬朝鮮族人, 其中哈薩克10萬、烏茲別克斯坦21萬、吉爾吉斯斯坦2萬、土庫曼斯坦5000、塔吉克斯坦1000到2000。 我們知道, 朝鮮族人生活在遠東地區, 那麼中亞這幾十萬的朝鮮族人是怎麼來的呢, 他們的生活如何呢。

事情要從19世紀中期說起, 當時, 開始有朝鮮族人定居到遠東地區。 1860年, 第一對朝鮮族夫婦私自越過邊境進入沙俄境內。 此後, 朝鮮族人開始不斷侵入沙俄的遠東地區。 1905年日俄戰爭之後, 日本佔領朝鮮, 朝鮮國內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那時遠東地區人口稀少, 土地肥沃, 因此十月革命前後, 大批朝鮮族人侵入鄰國找到了安身之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 生活在蘇聯遠東和濱海邊疆區的朝鮮族人的命運開始發生變化。 由於當時蘇聯正在與德國、日本等國進行戰爭, 而朝鮮人是日本國民, 日本收買了一些朝鮮族人在遠東地區進行間諜活動。 這些情況引起了當時蘇聯政府的注意, 並感到危險。

由於朝鮮族人善於耕作, 而當時的中亞地區地廣人稀, 有大片尚未開墾的土地。 基於上述原因, 1937年, 史達林簽署命令, 將生活在遠東和濱海邊疆區的20萬朝鮮族人強制性“遷移”到中亞地區進行墾荒。

當時, 除少數朝鮮族人到了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外, 大部分朝鮮族人都被送往了哈薩克。 他們先坐20公里的汽車, 然後又坐4000多公里的火車, 幾乎是從蘇聯的一端遷到了另一端。

當列車接近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阿爾馬林州的烏什托別時, 列車開始“播撒”朝鮮族人:每隔一段距離, 就放逐一兩千人。 當時, 安置了朝鮮族人的地區被稱為居民點。 後來朝鮮族人把這些居民點戲稱為“朝鮮族的女兒”, 因為在俄語中“點”和“女兒”是諧音。

對蘇聯來說,史達林這麼做是為了蘇聯的國家安全,然而對於朝鮮族人來說,這是一部辛酸的流亡史。到達中亞的朝鮮族人生存艱難,並且遭到當地人的歧視,大部分耕地由於氣候原因,並不適合耕種,產量極少,相當一部分朝鮮族人被餓死。

而現在,中亞朝鮮族人先後建立了朝鮮族人聯合會,中亞的朝鮮族成為中亞國家的少數民族。

對蘇聯來說,史達林這麼做是為了蘇聯的國家安全,然而對於朝鮮族人來說,這是一部辛酸的流亡史。到達中亞的朝鮮族人生存艱難,並且遭到當地人的歧視,大部分耕地由於氣候原因,並不適合耕種,產量極少,相當一部分朝鮮族人被餓死。

而現在,中亞朝鮮族人先後建立了朝鮮族人聯合會,中亞的朝鮮族成為中亞國家的少數民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