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諸葛天申連海蜇跟香腸都不認識!現代吃貨該感謝互聯網

上一篇我們聊了《儒林外史》諸葛天申找蕭金鉉一起做選卷, 這個諸葛天申算不上特別有才學的讀書人, 更多應該說是大財主或者生意人吧, 他是指望印選卷來賺錢的。

選定了租房住所之後, 諸葛天申便讓季恬逸出去找些吃的來。 季恬逸有了錢很高興啊, 帶著走堂的就買回來一堆酒菜, 沒想到發現諸葛天申是個土財主, 好多菜不認識。

書中寫季恬逸買了四壺酒、一碟香腸、一碟鹽水蝦、一碟水雞腿、一碟海蜇, 三個人喝酒吃四個菜感覺倒是剛剛好, 而這些對於現代人來說也不算陌生。

但當時諸葛天申就疑惑了, 原文寫他是“鄉里人”不認識香腸, 問這個怪怪的是不是豬鳥?實話說香腸應該大家都認識, 諸葛天申說的豬鳥反而把我看懵了。

查了一下, 有人說在寧波話裡“豬鳥”的意思就是豬。 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準確, 不過後面諸葛天申再次說“這就是臘肉”, 惹得蕭金鉉不得不反駁:

“臘肉有個皮長在一轉的?這是豬肚內的小腸!”但我其實覺得吧, 現在有些香腸也被叫做臘腸, 兩者雖然製作方式有區別, 風味倒確實有相似之處。

後來諸葛天申又吃到了海蜇, 書中寫他不認識海蜇, 不過覺得“迸脆的挺好吃”, 要讓多多買些迸脆的來吃, 於是幾人又吃了一回。

海蜇對於現代人尤其是現代吃貨而言應該也不陌生, 如果內陸地區的朋友還是想不起來海蜇是什麼, 那它還有個更加通俗的名字——水母。

有些朋友就要問了, 水母不是有毒嗎?沒有錯, 我們常吃的海蜇屬於缽水母綱, 嚴格來說是屬於可以食用的水母之一, 而味道嘛正如諸葛天申所言, 十分“迸脆”。

當然了海蜇並不是沒有毒性, 所以在古代捕撈海蜇其實是更加危險的。 當然現代海蜇的人工養殖已經十分發達, 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吃貨能嘗到海蜇了。

所以這麼說來, 諸葛天申吃到海蜇覺得不認識, 倒也不算奇怪。 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 通訊業也不發達, 連電視報紙都沒有, 他沒見過海蜇也很正常。

所以我才在標題說現代吃貨真是該感謝互聯網, 別說香腸、海蜇這類常見的美食, 就是鯡魚罐頭這種獵奇的食物, 吃貨們也一樣可以瞭解到。

不過聊到馬二先生窮游杭州的時候我就說過,有些美食還是要到了當地才能吃到最地道的做法,所以不僅要感謝互聯網,現代吃貨也該給火車飛機鞠一躬呐!

注:《儒林外史》原文均引用自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配圖來自網路僅作示意。我不是專家只是看看書、聊聊飲食的吃貨,以後關於這類問題的質疑不再回應。願閱讀愉快,以上。

吃貨們也一樣可以瞭解到。

不過聊到馬二先生窮游杭州的時候我就說過,有些美食還是要到了當地才能吃到最地道的做法,所以不僅要感謝互聯網,現代吃貨也該給火車飛機鞠一躬呐!

注:《儒林外史》原文均引用自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配圖來自網路僅作示意。我不是專家只是看看書、聊聊飲食的吃貨,以後關於這類問題的質疑不再回應。願閱讀愉快,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