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不願分享,媽媽強硬奪過來給別的孩子分享,這樣對嗎?

週末帶孩子去公園裡玩。

公園裡孩子們在草坪上玩耍, 大家的玩具都是共用的。 來了個小男孩, 大概兩歲左右, 長的一雙水汪汪大眼睛, 非常受大家的喜愛。 比他大點的小朋友都圍著他玩起來, 他媽媽見狀把他的小皮球拿出來說來大家一起玩, 有個小女孩剛拿起來, 男孩就馬上跑過去, 一把搶回來, 大聲的喊“這是我的!”, 媽媽又拿來一個小汽車給小女孩, 男孩又上前去搶了過去, 緊緊抱在懷裡, 就是不鬆手。 媽媽讓他拿出來, 他搖頭不願意。 草坪上家長也多, 媽媽要不給, 大家看著, 媽媽大聲說大家一起玩,

要分享的, 孩子還是不願意, 媽媽可能覺得很丟臉吧, 把玩具從孩子手中拿來給小女孩玩, 孩子見狀大哭起來。 媽媽抱著哄, 孩子就是哭, 女孩見狀還回玩具, 男孩還在傷心的哭著。

這位媽媽覺得孩子不分享, 孩子好像很小氣, 自己很沒面子, 所以才強硬的要孩子分享,

弄的孩子非常傷心。 這位媽媽不知道孩子現在正是物權意識的敏感期。

這種物權意識敏感期是在1歲後3歲前比較突出的。 因為1歲前孩子自我意識發展不夠, 他會搶玩具, 也會主動給別人玩具。 3歲後的孩子呢, 自我意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 已經有了“我的”“他的”“你的”概念, 懂得玩別人的玩具需要去借。

當孩子出現, 這個是我的, 那個是我的, 不讓別人動自己的東西時候, 說明孩子成長了, 自我意識在發展。 這是一種成長, 而不是很多家長說原來問孩子要什麼都會給的, 現在突然好像“吝嗇”了。 其實, 這個時期, 孩子成長了, 心智成長了, 開始對物品知道專屬了, 你會驚奇的發現, 孩子說這個是我爸爸的。 你不能動。

這是媽媽的, 這是我的。 特別對於自己的東西在意, 一旦有人要拿屬於自己的東西, 比如玩具等, 他就一定要搶奪回來, 不達目的不甘休。 即使是他不要不喜歡的東西, 他也非常的在乎。

如果家長強硬的去讓孩子分享, 會怎麼樣?孩子的物權意識會模糊,

他會認為我的東西不是我的, 大家都可以搶, 都可以玩。 那麼孩子出去後, 看見別人的玩具, 孩子也會這樣認為, 既然我的不是我的, 那他的也不是他的, 我也可以去搶啊。 這種強硬分享的結果, 你想要嗎?也許你已經看到有時候孩子正在玩玩具, 有孩子突然上來就搶, 不管玩具是誰的, 搶來就玩的, 這和孩子在建立物權意識關鍵期時候多少有關係的。

孩子不願分享, 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 家長不要去強迫孩子。 我們要做到的是尊重孩子, 孩子不願意分享, 那就不分享。 孩子爭搶東西時候, 不要認為孩子是自私自利, 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 讓孩子哭鬧。 尊重這段時間的心理需求, 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信, 獨立, 等孩子再成長後會懂得分享的人。 然而目前這個階段還不是時候。

承認孩子的物品所屬權, 家長明確的支持孩子, 尊重孩子的意願。 這才是對孩子關鍵期的關鍵幫助。 等孩子逐漸成長, 慢慢會懂得分享的, 家長不要著急。 孩子成長中的很多事情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不是你強迫孩子就能做到的。

不是你強迫孩子就能做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