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愛吃魚卻未必會買!買魚常見三大誤區,一定要避開!

不少人愛吃魚, 因為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質, 且脂肪含量低, 頗受營養界推崇。 但會挑魚、會買魚的人, 卻不見得多。 以下, 就為大家列舉三種買魚的常見誤區。

指導專家: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阮光鋒

誤區一 專挑個頭大的魚

相信大家都聽過“大魚吃小魚, 小魚吃小蝦, 小蝦吃泥巴”的說法吧。

這是水生環境中典型的食物鏈。 體型越大的食肉魚, 在食物鏈中的等級越高, 體內蓄積的有害物質就越多, 吃進人體對健康的影響也越大。

因此, 國際權威健康機構都建議不要吃鯊魚、旗魚、方頭魚等大型魚類。

實際上, 如果魚太大, 要麼是處於生物鏈較高端, 要麼就是魚的年齡較大。 年紀比較大的魚, 可能富集更多環境污染物, 肉質也多半較粗糙。 所以, 買魚時不要總挑個頭大的。

當然, 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吃了大魚一定有害健康。 大部分魚體內的污染物含量都是在安全範圍內的,

只要不經常吃即可。

誤區二 野生魚更健康

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種誤區。

實際上, 由於環境污染的存在和不確定性, 野生魚往往更容易富集一些意想不到的有毒物質。

比如, 很多魚類會因為捕食含有毒素的海藻、小魚、小蝦而在體內蓄積毒素, 常見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 人一旦食用, 很容易中毒, 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 建議大家不要一味迷戀野生魚類。

誤區三 速凍魚沒有營養

其實, 只要是正規加工的速凍魚類, 營養價值並不比新鮮魚差, 也是可以放心吃的。

當然, 如果條件允許, 還是推薦大家買活魚, 這樣的魚更新鮮、味道也好, 致病菌、腐敗有害物質的產生也比較少。

覺得不錯, 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