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出汗不可避免,這幾個食療法能調汗

很多孕媽媽分娩後都會出虛汗, 尤其是經過剖腹產的孕媽媽。 大部分的出虛汗都是比較正常的, 主要是因為生產時體力消耗過度,

加上皮膚排泄功能旺盛, 排出大量汗液, 以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 如果產後一周後, 還是大量出汗, 伴隨發冷等情況, 就是屬於病態的, 需要就診了。

一、產後容易出汗的2種產婦

1.氣虛產婦:一般怕風更怕冷, 尤其在出汗之後, 並經常感冒, 常感覺頭暈、渾身倦怠無力,

氣短。 氣虛產婦更容易出現自汗。

2.陰虛產婦:一般雖怕風卻更不喜歡熱, 自我感覺身上發熱、手腳心發熱, 頭暈心慌, 心煩易怒等傾向。 陰虛產婦更容易出現盜汗。

二、氣虛產婦食療調汗法

1、羊肉黃芪湯

原料:羊肉90克, 黃芪15克, 桂圓肉10克, 淮山藥15克。

制法:將羊肉切片, 放入開水中稍煮片刻, 撈出放入冷水浸泡, 即可去除膻味。 將三味藥放入沙鍋中, 加冷水煮開, 放入羊肉共煮湯。 可以放入少許調料調味, 兩天吃1劑, 喝湯吃肉。

2、黨芪五味燉豬心

原料:黨參12克、黃芪12克、五味子9克、豬心1個。

制法:原料放大碗中加水適量, 隔水燉1小時, 吃肉飲湯, 每隔1天吃1次。

3、泥鰍止汗飲

原料:泥鰍90克, 糯稻鬚根(藥店有售)30克。

制法:泥鰍宰殺洗淨, 用食用油煎至金黃色。 先將清水兩碗與糯稻根共煮, 待水煮至1碗湯時, 放入泥鰍煮湯, 吃時調好味, 連湯帶魚同吃。 隔日吃一次, 7次為1療程。

三、陰虛產婦食療調汗法

1、豬肚粥

原料:豬肚1個, 黃芪15克, 人參3克, 粳米50-100克, 蓮實30克, 小麥、蔥適量。

制法:將豬肚用食鹽搓洗乾淨, 與小麥同煮至半熟, 取出豬肚切細。 諸藥切碎, 裝入紗布袋。 紮口, 與豬肚加水同煮至熟爛, 去藥袋及豬肚, 再下米煮粥, 快熟時放入蔥, 調味隨意, 喝粥吃豬肚。

2、銀耳紅棗湯

原料:取銀耳30克, 紅棗20克, 冰糖適量。

制法: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 除去蒂頭, 洗淨後撕成小塊。 紅棗洗淨撕開。

共入鍋內加水適量, 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 放入冰糖溶化調勻, 即可出鍋食用, 每劑分2次食完。

3、糯麥粥

原料:糯米30克, 小麥60克, 大棗15枚, 白糖或紅糖少許。

制法:將前三味洗淨, 共煮成粥, 加入白糖或紅糖少許, 每日早晚各服1次。

四、產後出汗多需要防缺鈣

人們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當補充食鹽,但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卻有所忽略。

據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鈣1毫克,在平時,每天由汗液中丟失的鈣僅15毫克,並不十分重要,但在夏季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的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占總鈣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症,表現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特別是產婦,孕期被胎兒攝取了很多鈣。

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應當在生活中攝取足夠的鈣,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乳製品、綠葉蔬菜、魚類、海產品等食物。維生素D有促進鈣質吸收的作用,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有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體內維生素D含量。

人們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較多的氯化鈉,出汗多應當補充食鹽,但對出汗後應當補充鈣卻有所忽略。

據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鈣1毫克,在平時,每天由汗液中丟失的鈣僅15毫克,並不十分重要,但在夏季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員,每小時從汗液中丟失的鈣在100毫克以上,這個量幾乎占總鈣排出量的30%,很容易導致低鈣血症,表現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長期鈣缺乏會導致成人患軟骨病,易骨折,以及經常腰背和腿部疼痛,特別是產婦,孕期被胎兒攝取了很多鈣。

為了防止出汗後低血鈣,應當在生活中攝取足夠的鈣,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乳製品、綠葉蔬菜、魚類、海產品等食物。維生素D有促進鈣質吸收的作用,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有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體內維生素D含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