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富豪被“撕裂”說明安全駕駛才是保命關鍵

本文由鋮然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 作者吳昊。

最近, 在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媒體上流傳著幾張看了讓人有點發怵的照片, 一台兩廂車在事故中被“撕裂”, 其車身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已經脫離, “屁股”被撞出去很遠。 照片中的主角不是別的車, 正式被大家譽為“最安全汽車”的富豪V40。

而事故的另一方則是一台奧迪車型, 細心的吃瓜群眾鑒定後發現, 這是一台高性能的奧迪運動轎車S6。 從奧迪S6的受損情況來看, 很多人都認為富豪在這次事故中“完敗”,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碰撞安全也講求“角度”

先來簡單說一下這次事故兩車乘員的情況吧, 事發當天富豪V40和奧迪S6車內都只有駕駛員一人, 事發後, 富豪車主除了輕微擦傷, 並無任何生命危險。 奧迪S6的車主在發生事故後就離開了現場, 根據吃瓜群眾爆料和現場圖片來看, 也沒有什麼大礙。

進一步分析兩台車的受損情況可以看到, 首先兩台車的氣囊全部打開了, 它們在氣囊這一塊還是起到了充分的保護作用。 那麼現在爭論的焦點就在於, 為什麼富豪會被撕裂, 而奧迪的受損情況還在接受範圍內?筆者認為, 主要還是碰撞角度的問題。

和事故照片一起被流傳開來的, 還有一段監控錄影, 從監控錄影來看, 當時奧迪S6以一個非常快的速度撞向了正在試圖左轉的富豪V40的右後方, 才導致了V40瞬間被“撕裂”。 如果從汽車車身結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兒, 或許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原委。

在整個車輛的剛性結構中, 最薄弱, 也是最需要被加固的就是事件中富豪V40被“撕裂”的部位, 這個位置還有個學名, 叫“阿克琉斯之踵”, 富豪對於這個部位也並沒有少花心思, 他們採用了熱成型的硼鋼來做為這個部位的主材。 很多人可能對硼鋼不太瞭解, 這種鋼材的抗屈服強度最高可到1600MPa左右,

它比普通高強度鋼的強度要大4倍, 是目前富豪旗下車型都在用的鋼材。

利用這種鋼材之後, 富豪V40在各項權威碰撞測試中, 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 在這裡筆者就不展開講了, 以免有“洗地”的嫌疑,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 筆者想說明一點,在目前的各大權威測試機構中,只有側面撞擊測試和側面撞擊翻滾測試,並沒有類似事件中的側後方撞擊測試,原因很簡單,從整個車架最薄弱的位置以奧迪S6的噸位和當時超過100kph的速度來撞擊的話,不被撕裂的車除了像更高噸位的福特F150、豐田陸地巡洋艦、英菲尼迪QX80這些“大傢伙”以外,小轎車都很難倖免,就更不要說在整備品質上相差奧迪S6有400kg左右的富豪V40了。

目前各國政府和各大測試機構也有了對於車頭小面積重疊碰撞的測試要求,在這起事件中,奧迪S6的碰撞方式就非常類似於這種碰撞,一般車企都會對這種碰撞中所需要加強的車架部位做出針對性的優化,奧迪S6的實際表現也的確說明了這一點,奧迪S6的車頭小面積重疊碰撞的表現稱得上優秀。

說了一大堆理論知識,筆者再用白話來總結一下,從這次事件來看,富豪V40被撕裂這件事的鍋真的不該由富豪來背,換句話說,如果是和奧迪S6相同級別的富豪S90以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角度來撞奧迪A3的話,那麼結果是一樣的,並且由於V40在碰撞表現上比A3更好,所以A3可能會損傷的更為嚴重。這只是一個例子,我並不想說明奧迪A3不安全,也不是為富豪“洗地”,筆者只是覺得安全不能迷信汽車生產製造商和他們的產品,在很多時候還是要從自己的駕駛出發。

文明駕駛可以避免這一起事故

筆者認為,與其討論哪個品牌的車更加安全,我們不妨來聊一聊這起事故的真正原因。在這起事故中,雙方都有責任,首先奧迪S6車主超速駕駛是造成這起事故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富豪V40車主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沒有給直行車輛讓行,也是誘發這起因素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每天在街頭也有各種各樣的事故發生。如果我們從自身做起,文明規範地開車,那麼這些事故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們也不是說汽車碰撞安全性不重要,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一定限度內才能被體現出來的。

筆者想說明一點,在目前的各大權威測試機構中,只有側面撞擊測試和側面撞擊翻滾測試,並沒有類似事件中的側後方撞擊測試,原因很簡單,從整個車架最薄弱的位置以奧迪S6的噸位和當時超過100kph的速度來撞擊的話,不被撕裂的車除了像更高噸位的福特F150、豐田陸地巡洋艦、英菲尼迪QX80這些“大傢伙”以外,小轎車都很難倖免,就更不要說在整備品質上相差奧迪S6有400kg左右的富豪V40了。

目前各國政府和各大測試機構也有了對於車頭小面積重疊碰撞的測試要求,在這起事件中,奧迪S6的碰撞方式就非常類似於這種碰撞,一般車企都會對這種碰撞中所需要加強的車架部位做出針對性的優化,奧迪S6的實際表現也的確說明了這一點,奧迪S6的車頭小面積重疊碰撞的表現稱得上優秀。

說了一大堆理論知識,筆者再用白話來總結一下,從這次事件來看,富豪V40被撕裂這件事的鍋真的不該由富豪來背,換句話說,如果是和奧迪S6相同級別的富豪S90以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角度來撞奧迪A3的話,那麼結果是一樣的,並且由於V40在碰撞表現上比A3更好,所以A3可能會損傷的更為嚴重。這只是一個例子,我並不想說明奧迪A3不安全,也不是為富豪“洗地”,筆者只是覺得安全不能迷信汽車生產製造商和他們的產品,在很多時候還是要從自己的駕駛出發。

文明駕駛可以避免這一起事故

筆者認為,與其討論哪個品牌的車更加安全,我們不妨來聊一聊這起事故的真正原因。在這起事故中,雙方都有責任,首先奧迪S6車主超速駕駛是造成這起事故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富豪V40車主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沒有給直行車輛讓行,也是誘發這起因素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每天在街頭也有各種各樣的事故發生。如果我們從自身做起,文明規範地開車,那麼這些事故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們也不是說汽車碰撞安全性不重要,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一定限度內才能被體現出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