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名字是皇帝所賜!

湖北, 簡稱“鄂”, 省會武漢, 與湖南省相對應, 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 故名湖北。 湖北連安徽, 南鄰江西、湖南, 西連重慶, 西北與陝西為鄰, 北接河南。 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 創造了楚文化。 截至2016年, 湖北省轄:1個副省級市(武漢市), 11個地級市。 其中, 就宣恩縣來說, 人口超40萬, 名字是清朝皇帝所賜, 取“奉宣詔恩”之意。

首先, 宣恩縣隸屬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地理位置上, 湖北省地跨東經109°11′——109°55′, 北緯29°33′——30°12′之間, 東接鶴峰, 西鄰咸豐, 北與恩施市交界, 西南同來鳳毗連, 東南與湖南省龍山、桑植等縣接壤。 縣境南北長73.9公里, 東西寬71.5公里。 就宣恩縣的歷史來說, 早在5000多年前, 該地區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西周時期, 今宣恩縣一帶屬夔國。 春秋這一歷史階段, 今湖北省宣恩縣一帶屬巴國。

到了戰國這一歷史階段, 該地區屬楚國。 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 今宣恩縣一帶屬黔中郡。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 魏蜀吳三家爭霸, 今宣恩縣一帶先屬蜀漢, 後屬東吳。 西元574年, 北周設立施州, 今宣恩縣一帶屬之。 唐朝建立後, 設立中道施州清化郡, 治清江縣, 宣恩地域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 今宣恩縣一帶北部屬施州清江縣,

南部屬羈縻感化州。 元朝建立後, 今宣恩縣一帶隸屬於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 明朝時期, 今宣恩縣一帶隸屬於湖廣承宣佈政使司施州衛。

最後, 西元1728年,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 今宣恩縣一帶屬湖北省恩施縣。 西元1735年, 清朝雍正皇帝正式設立宣恩縣。

對於“宣恩”這一地名, 取“奉宣詔恩”之意。 由此, 該地區的建縣歷史已經超過200年了。 1912年, 也即清朝滅亡後, 宣恩縣直隸湖北省。 1915年, 宣恩縣改屬湖北省荊南道, 後改屬湖北省施鶴道。 1926年, 宣恩縣又直屬於湖北省。 1995年, 宣恩縣改屬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如今, 宣恩縣轄3個鎮、6個鄉, 總面積達2740平方公里, 總人口約為42萬人。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