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誰說投降可恥?只要找對主子,照樣做好漢!

降將, 通常不是一個褒義的詞, 因為它意味著失敗、丟臉。 很多武將因為自尊心等原因, 即使戰敗被俘, 寧願死也不願投降, 在他們看來, 面子比生命更重要。

不過, 也不是每一次投降都會被人唾駡, 三國中有許多降將, 他們換了一個主子後, 反而比原來發出更大的光芒。

1、張遼

張遼原本是呂布手下, 曹操殺了呂布後, 張遼歸順了曹操。 投入曹操陣營後, 張遼表現十分出色。 第一功勞就是單槍匹馬, 招降了流寇昌豨。 後來, 從討袁譚、袁尚于黎陽, 有功, 行中堅將軍。

從征袁尚于柳城, 率與虜遇, 遼勸太祖戰, 氣甚奮, 太祖壯之, 自以所持麾授遼。 遂擊, 大破之, 斬單幹蹋頓。 ——《三國志·張遼傳》 從這裡開始, 張遼就完全取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甚至把自己的麾蓋授予了張遼。

張遼最光輝的一戰就是“威震逍遙津”, 《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平旦, 遼被甲持朝, 先登陷陳, 殺數十人, 斬二將, 大呼自名, 沖壘入, 至權麾下。 權大驚, 眾不知所為, 走登高塚, 以長戟自守。 遼叱權下戰, 權不敢動, 望見遼所將眾少, 乃聚圍遼數重。 遼左右麾圍, 直前急擊, 圍開, 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 余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複還突圍, 拔出餘眾。 權人馬皆披靡, 無敢當者。

這戰打得東吳人民有了心理陰影, 聞張遼大名, 小兒都不敢夜啼。 好幾年後, 孫權還想打合肥, 曹操就讓張遼坐船出去轉了一圈。 孫權聽到張遼來了, 對左右說:“張遼雖然生病了, 但還是得小心他!”

張遼病死後, 曹操加諡號為剛侯。 而張遼威震逍遙津的英姿,

也永遠留在了歷史上。

2、黃忠

黃忠本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將, 後來跟了劉備。 忠常先登陷陣, 勇毅冠三軍。 益州既定, 拜為討虜將軍。

黃忠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出名的當屬“定軍山之戰”。 淵眾基精, 忠推鋒必進, 勸率士卒, 金鼓振天, 歡聲動谷, 一戰斬淵, 淵軍大敗。 ——《三國志·黃忠傳》這戰讓劉備打開了漢中的大門, 方才有了跟曹、孫抗衡的底氣。

當劉備封黃忠為後將軍時, 關羽不屑于與老頭子並列, 好在劉備開解了關羽, 仍舊賜黃忠跟關羽一樣的爵位。 黃忠死後, 由劉禪追諡為剛侯。

3、張郃

張郃原本是袁紹手下, 曹操破袁紹後, 歸順了曹操。 他跟張遼一樣, 歸順後立下了許多戰功:又從擊袁譚於渤海, 別將軍圍雍奴, 大破之。 從討柳城, 與張遼俱為軍鋒, 以功遷平狄將軍。 別征東萊, 討管承, 又與張遼討陳蘭、梅成等, 破之。

張遼大部分時間在跟東吳作戰, 張郃一直在跟劉備作戰:劉備屯陽平, 合屯廣石。 備以精卒萬餘, 分為十部, 夜急攻合。 合率親兵搏戰, 備不能克。 ——《三國志·張郃傳》

夏侯淵被黃忠斬後,軍心大亂,當時的司馬郭淮說劉備也忌憚張郃的名號,於是推舉張郃做了主帥,劉備得知後果然不敢進攻。

馬謖失街亭的對手就是張郃: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合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張郃作為將領也有勇有謀,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連諸葛亮都很忌憚他。後來張郃與諸葛亮作戰時,“膝蓋中箭”而死,諡曰壯侯。

所以說,投降並不可恥,許多投降的武將都是因為前面一個主子庸碌無為,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才投靠了明主,反而流傳為佳話。

當然,還有一種人,是反覆小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投降,如呂布這樣的人,註定會被人唾棄就是了。

夏侯淵被黃忠斬後,軍心大亂,當時的司馬郭淮說劉備也忌憚張郃的名號,於是推舉張郃做了主帥,劉備得知後果然不敢進攻。

馬謖失街亭的對手就是張郃: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合絕其汲道,擊,大破之。

張郃作為將領也有勇有謀,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連諸葛亮都很忌憚他。後來張郃與諸葛亮作戰時,“膝蓋中箭”而死,諡曰壯侯。

所以說,投降並不可恥,許多投降的武將都是因為前面一個主子庸碌無為,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才投靠了明主,反而流傳為佳話。

當然,還有一種人,是反覆小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投降,如呂布這樣的人,註定會被人唾棄就是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