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你確定要為意式情懷買單?—Alfa Romeo 阿爾法·羅密歐 Giulia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卻不按套路出牌, 性能最強的四葉草版本是最早發佈的。 她小小的機艙內, 被塞入了一款2.9T V6增壓發動機, 百公里加速僅需要3.9秒,

成為了紐北賽道的最速量產轎車成績保持者, 當然了, 她的價格也超過了百萬。

而指導價為33.08-46.78萬的主流車型, 則是保留良好運動基因的基礎上, 換裝了高低功率的2.0T發動機, 以進口的形式讓更多人能夠體驗到意式情懷。

好了, 講情懷的也就這麼一段, 我們還要看看它的產品力到底如何。

本次測評車型是朋友的2017款 2.0T 280HP 豪華版, 同時選裝MILANO版本的輪轂, 39.68W的指導價, 加價提現車最終上路價格為47W。 樓主聽到價格第一反應就是同級別可以買C300L以及330LI, 車主則表示看過3系和C級, 認為路上太常見沒啥個性, 本來考慮A4 allroad, 但是在看到Giulia實車後便失去了理性, 直接下單購車。

靜態部分

評分:★★★★☆

綜述:在這個汽車設計相互“借鑒”、“套娃”的年代, Giulia可能是最不怕撞臉的車型之一, 內飾配色騷氣;至於空間我們不能做太多要求...

外觀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不同的理解,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 對於Giulia的顏值保持中立態度;樓主更多是對其前臉倒三角獨特的造型產生了好奇。

與傳統汽車居中放置牌照的方式不同, Giulia受限於前臉造型, 牌照位置居於右前側, 印象中三菱Evo也是這樣的懸掛方式。 有人說影響了美感我倒是覺得挺有個性, 開在路上能吸引不少路人的目光。

車身側面以及尾部運用了很多柔美的曲線, 或許是帶有意式基因的緣故, Giulia的側面還隱約透露著瑪莎拉蒂的影子

另外必須要提的就是車主選裝的這套MILANO輪轂, 可以看出整體造型是向四葉草版本那套輪轂致敬, 雖然達不到四葉草的犀利程度,不過在視覺效果上也是毫不遜色。

內飾

內飾用料方面Giulia雖然包裹著不少軟性材料,但是豪華程度還是稍遜於新款的C級以及A4;並且部分細節做工並沒有達到這個級別該有的水準,例如多媒體旋鈕存在很大的曠量,阻尼感也不夠高級。

三幅式的平底方向盤上嵌著一鍵啟動按鈕(原車為黑色,車主後期改成了四葉草版本上的紅色按鈕),下方有兩枚碩大的換擋撥片,這樣的設計樓主之前只有在法拉利上才見到過。

中控為一塊8寸的螢幕,解析度很高效果清晰介面UI和寶馬相類似,網上評價說這套系統邏輯奇怪,其實用順了還好,最大的問題就是中控系統經常會出現死機的情況

倒車影像顯示面積只有很小一塊,雷達顯示卻佔據了一半的面積,這樣的設計實在有些尷尬;而在樓主測試期間更是發生了倒車影像直接畫面卡死的情況,車主表示這個是日常死機,熄火重啟就好了

空間

測試者身高為180CM,得益於前排座椅坐姿較低的緣故,測試者勉強不會頂到頭部

而後排的情況雖然座椅足夠柔軟,但是空間卻是慘不忍睹,頭部以及膝蓋都會被頂到,長時間坐在後排簡直就是遭罪

而車內儲物空間也是少的可憐

動態部分

評分:★★★★★

綜述:發動機以及變速箱在參數上足夠漂亮,作為運動車型底盤調教在運動的基礎上還保持了一定的舒適性,以及良好隔音表現,這輛車開起來很“高級”。

動力水準

正如車輛型號280HP所示,Giulia這台2.0T高功率發動機的最大馬力為280P,峰值扭矩為400Nm;而變速箱則是和寶馬3系相同的ZF 8HP50 8速自動變速箱,相比同級別的330li(252P、350Nm)或者C300l(245P、370Nm)在最大馬力以及扭矩上都有明顯的優勢。

Giulia的駕駛模式選擇可以通過一個稱為DNA的旋鈕來控制,可以理解為動態、普通、經濟模式;比較遺憾的是作為一台運動後驅轎車,Giulia無法關閉電子穩定程式,所以想用它來做高難度的“畫圈”動作還是比較困難的

這裡做了一個不太嚴謹的0-100加速測試,感受與樓主之前試過的一些雙離合車型截然不同,動力過程平順線性,倒是少了一些推背感,最終以視頻讀秒的資料大概在6s出頭;D模式下只需要深踩油門,變速箱能夠快速做出反應降擋提速,配合上換擋撥片能夠帶來不錯的駕駛樂趣。

車主剛買車就把原車那套全季節胎換成了米其林PS3輪胎,brembo提供的刹車卡鉗更是增強了制動性;另外多提一點,Giulia的制動系統並沒有通過直接的機械連接,而是採用了電子系統。刹車腳感較為突兀,可能輕踩刹車沒啥反應再稍稍用力,又會突然產生一個很大的制動力,過程不夠線性。

底盤調教/駕駛感受

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必須是標配,在這基礎上還運用了輕量化技術,前後懸都為鋁制材料;更瘋狂的是Giulia的傳動軸是只有在超跑上才能見到的碳纖維材質,可見底盤用料上絲毫沒有縮水,完美繼承了四葉草版本的基因,值得點贊。

在實際駕駛體驗中主觀感受調教還是偏運動化取向,能夠明顯感覺到路面細碎的震動;在速度較快的情況下車子就像貼在地面上,不斷地傳遞路面資訊;當然在過減速帶這種較大的坎時,底盤的震動乾脆俐落可以進行有效的緩衝作用,保證了一定的韌性

Giulia的轉向系統是通過電子助力,樓主在體驗過程中轉向感受與之前試過的新A4L類似,手感比較輕盈,車主也經常單手操作方向盤;雖然輕巧的方向盤更易操控,但是樓主認為這輛運動車配以緊繃的方向調教更加得體。

隔音水準是值得稱讚的地方,不敢說達到越級表現起碼也在同級別之上。即便是高速行駛,大多也只有輪胎傳來的胎噪;有趣的是在我感受隔音水準時,和車主開玩笑說“這台義大利車隔音不錯啊,連發動機都沒啥聲”,這個時候車主拿出一個遙控器“你再踩腳油門試試看”果然排氣聲浪瞬間湧入車內,讓人熱血沸騰。原來車主嫌棄原廠排氣聲浪不夠激情,車子買回來後就換了套可變閥門排氣,下面發一段小視頻各位可以感受一下排氣效果。

總結

靜態體驗:★★★★☆

動態體驗:★★★★★

綜合成本:★★★

推薦指數:★★★☆

如文章開頭所說,拋開意式情懷的光環我們可以看到Giulia與眾不同的顏值外觀能夠賺夠回頭率;繼承四葉草基因的底盤懸架也能帶來運動十足的動態表現;然而喜歡它的優點也必須承受它的缺點,空間小,電子故障多,養護成本高這些問題永遠是實用主義者無法忍受的。

雖然達不到四葉草的犀利程度,不過在視覺效果上也是毫不遜色。

內飾

內飾用料方面Giulia雖然包裹著不少軟性材料,但是豪華程度還是稍遜於新款的C級以及A4;並且部分細節做工並沒有達到這個級別該有的水準,例如多媒體旋鈕存在很大的曠量,阻尼感也不夠高級。

三幅式的平底方向盤上嵌著一鍵啟動按鈕(原車為黑色,車主後期改成了四葉草版本上的紅色按鈕),下方有兩枚碩大的換擋撥片,這樣的設計樓主之前只有在法拉利上才見到過。

中控為一塊8寸的螢幕,解析度很高效果清晰介面UI和寶馬相類似,網上評價說這套系統邏輯奇怪,其實用順了還好,最大的問題就是中控系統經常會出現死機的情況

倒車影像顯示面積只有很小一塊,雷達顯示卻佔據了一半的面積,這樣的設計實在有些尷尬;而在樓主測試期間更是發生了倒車影像直接畫面卡死的情況,車主表示這個是日常死機,熄火重啟就好了

空間

測試者身高為180CM,得益於前排座椅坐姿較低的緣故,測試者勉強不會頂到頭部

而後排的情況雖然座椅足夠柔軟,但是空間卻是慘不忍睹,頭部以及膝蓋都會被頂到,長時間坐在後排簡直就是遭罪

而車內儲物空間也是少的可憐

動態部分

評分:★★★★★

綜述:發動機以及變速箱在參數上足夠漂亮,作為運動車型底盤調教在運動的基礎上還保持了一定的舒適性,以及良好隔音表現,這輛車開起來很“高級”。

動力水準

正如車輛型號280HP所示,Giulia這台2.0T高功率發動機的最大馬力為280P,峰值扭矩為400Nm;而變速箱則是和寶馬3系相同的ZF 8HP50 8速自動變速箱,相比同級別的330li(252P、350Nm)或者C300l(245P、370Nm)在最大馬力以及扭矩上都有明顯的優勢。

Giulia的駕駛模式選擇可以通過一個稱為DNA的旋鈕來控制,可以理解為動態、普通、經濟模式;比較遺憾的是作為一台運動後驅轎車,Giulia無法關閉電子穩定程式,所以想用它來做高難度的“畫圈”動作還是比較困難的

這裡做了一個不太嚴謹的0-100加速測試,感受與樓主之前試過的一些雙離合車型截然不同,動力過程平順線性,倒是少了一些推背感,最終以視頻讀秒的資料大概在6s出頭;D模式下只需要深踩油門,變速箱能夠快速做出反應降擋提速,配合上換擋撥片能夠帶來不錯的駕駛樂趣。

車主剛買車就把原車那套全季節胎換成了米其林PS3輪胎,brembo提供的刹車卡鉗更是增強了制動性;另外多提一點,Giulia的制動系統並沒有通過直接的機械連接,而是採用了電子系統。刹車腳感較為突兀,可能輕踩刹車沒啥反應再稍稍用力,又會突然產生一個很大的制動力,過程不夠線性。

底盤調教/駕駛感受

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必須是標配,在這基礎上還運用了輕量化技術,前後懸都為鋁制材料;更瘋狂的是Giulia的傳動軸是只有在超跑上才能見到的碳纖維材質,可見底盤用料上絲毫沒有縮水,完美繼承了四葉草版本的基因,值得點贊。

在實際駕駛體驗中主觀感受調教還是偏運動化取向,能夠明顯感覺到路面細碎的震動;在速度較快的情況下車子就像貼在地面上,不斷地傳遞路面資訊;當然在過減速帶這種較大的坎時,底盤的震動乾脆俐落可以進行有效的緩衝作用,保證了一定的韌性

Giulia的轉向系統是通過電子助力,樓主在體驗過程中轉向感受與之前試過的新A4L類似,手感比較輕盈,車主也經常單手操作方向盤;雖然輕巧的方向盤更易操控,但是樓主認為這輛運動車配以緊繃的方向調教更加得體。

隔音水準是值得稱讚的地方,不敢說達到越級表現起碼也在同級別之上。即便是高速行駛,大多也只有輪胎傳來的胎噪;有趣的是在我感受隔音水準時,和車主開玩笑說“這台義大利車隔音不錯啊,連發動機都沒啥聲”,這個時候車主拿出一個遙控器“你再踩腳油門試試看”果然排氣聲浪瞬間湧入車內,讓人熱血沸騰。原來車主嫌棄原廠排氣聲浪不夠激情,車子買回來後就換了套可變閥門排氣,下面發一段小視頻各位可以感受一下排氣效果。

總結

靜態體驗:★★★★☆

動態體驗:★★★★★

綜合成本:★★★

推薦指數:★★★☆

如文章開頭所說,拋開意式情懷的光環我們可以看到Giulia與眾不同的顏值外觀能夠賺夠回頭率;繼承四葉草基因的底盤懸架也能帶來運動十足的動態表現;然而喜歡它的優點也必須承受它的缺點,空間小,電子故障多,養護成本高這些問題永遠是實用主義者無法忍受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