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讓一個隻會仿說的孩子正確掌握語言~

媽媽問湯米:“寶貝, 你想要出去嗎?”

湯米重複著媽媽的話:“寶貝, 你想要出去嗎?”

於是媽媽再問:“寶貝, 出去嗎?”

湯米也說:“寶貝, 出去嗎?”

這時候媽媽帶著湯米走到門口, 讓他看到有些小孩在外面玩, 媽媽說:“來, 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

湯米說:“看一看。 ”

心態是王道

01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兒童仿說的例子。 在整個過程中, 湯米都在模仿媽媽說話。 雖然我們可以看到湯米確實能記住聽到的內容, 但是這也揭示了他缺少的部分——他不會主動回答和交流, 僅僅會仿說而已。

為什麼呢?

因為湯米缺乏主動溝通的意願, 也不理解“出去”是什麼意思, 更無法聽懂媽媽的問話。 那作為媽媽, 該怎麼辦呢?

媽媽帶湯米到門口, 讓他看到外面孩子玩鬧的場景, 希望能讓他有想要出去的動機(增加他想要出去玩的欲望)。

接著媽媽又站在湯米和門的中間, 問他:“出去玩嗎?”

再接著媽媽打開門,

讓他知道“出去”和“玩”指什麼, 然後牽起他的手說:“還是要留在這裡?”並且用身體語言示範“出去”和“留在這裡”, 並在“出去”上投入更強烈的情緒(讓孩子明白詞語的意思)。

結果呢?一開始湯米只會仿說媽媽的話, 可經過媽媽如此耐心的三四次之後, 他開始會仿說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他說出了:“出去玩。 ”同湯米一樣, 很多自閉症孩子只喜歡仿說聽到的話, 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也無法有意義地使用語言進行表達。

我們處理這樣的行為時, 要把這當成一個好事情和好機會, 我們要思考孩子在發育過程中到底缺少了什麼導致這種結果呢?思考之後, 再有針對性地耐心訓練, 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孩子的語言和交流障礙。

坦白講, 語言的學習是很困難的, 父母一定要保有耐心, 但同時又要掌握策略, 這樣才可能讓孩子正確說話, 會說話。

用需求來誘惑出主動語言一

媽媽發現小紅最近很喜歡吃冰淇淋, 每次在路上看到冰淇淋就走不動了。 媽媽為了讓小紅有說話的欲望, 準備了她最愛吃的冰淇淋和她最不愛吃的蘋果。 看到冰淇淋小紅就開始“嗯嗯啊啊”伸手想要。 媽媽問:“要吃冰淇淋還是蘋果?”並張開嘴示範了下吃的動作。 小紅仿說:“蘋果。 ”媽媽把蘋果給小紅, 小紅立馬推開媽媽的手, 伸手要去拿冰淇淋。

媽媽說:“你要這個啊, 這個是冰淇淋, 冰淇淋。 ”小紅就開始仿說:“冰淇淋。 ”媽媽再一次問:“冰淇淋還是蘋果?冰淇淋?蘋果?”並且在“冰淇淋”上投入更強烈的情緒,

並演示出吃冰淇淋的動作。

剛開始小紅還會說蘋果, 但是在幾次之後, 小紅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冰淇淋, 就會開始仿說自己想要的東西——冰淇淋。 當小紅說出冰淇淋之後, 媽媽就立即把冰淇淋給她。

當然, 你也不希望給孩子太大的挫折而讓他發脾氣, 但你應該要增強某種情緒或欲望。 比如增強小紅想要冰淇淋的欲望, 讓她對自己仿說的字句產生依戀的感覺, 知道自己可以獲得想要的東西(冰淇淋)。 這麼做的時候, 你就要放慢自己說話的速度, 並以強烈的情緒來強調他們需求很強的那部分語句, 通過增強孩子欲望的強度, 就可以很容易讓他們學著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讓孩子說!別糾結語法

當孩子還不會主動用語言表達的時候, 不要過於關注他的語法問題, 千萬不要揠苗助長。 孩子還在學習數字的時候, 你卻煩惱著“我孩子還不會計算”。 這顯然是不對的, 我們是要孩子正確使用詞語或者語言表達意思, 而不是一味的仿說。

媽媽問明明:“你想出去玩還是想留在這裡睡覺?”明明回答:“玩出去。 ”媽媽高興地說:“太棒了!走!我們玩出去!”

當明明回答出了“玩出去”的時候, 對於他而言, 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答案了, 因為這句話已經傳達出了明顯的意向和意義。 這個時候就不要要求他在這個時候用正確的表達方式說出來了。 只要注意有意義的那部分就可以了。

媽媽順著明明的話說“我們玩出去”, 採用孩子所用的詞句, 因為這部分具有意義。一旦孩子“上鉤”了,開始有意義的使用語言,這就是一個大進步,最終他會根據你的正確用語慢慢學會運用的。

耐心,循序漸進

02

耐心調教語法一

當兒童能有意義地使語言時,就可以教他正確的語法了,準確說,可以教他正確運用語言。

當軒軒搞不清楚“我”和“你”的時候,比如,他把“媽媽,我要出去”說成“媽媽,你出去”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跟軒軒玩“誰先來”的遊戲,將自己的困惑表現出來。媽媽回答:“好,我要出去。然後媽媽就走了出去。軒軒這時候十有八九會著急:“不,不是媽媽!”媽媽繼續問:“好,那麼誰要出去?”用手指著軒軒,再指指自己。

軒軒指了指自己,媽媽立刻站到軒軒後面提示他:“我要出去!我!”接著軒軒可能就說出:“我要出去!”這時候媽媽就趕快回答:“好,我們走吧!”

下一次,軒軒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媽媽就必須再重複以上整個程式,讓他指指自己,同時學習“我”這詞語。當他有很強的動機想要出去時,他就會想要學習正確的詞語,自然就會認識到這個慢半拍的人就是“我”!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的語法,不過,你需要提供一些必須選出正確語法的經驗,讓孩子們能夠做出“你——我”的選擇。如果孩子可以使用詞語進行10分鐘有意義的對話,並且讓他們說出更多的詞語和句子,他們就越有可能學到正確的語法。所以,不要著急,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先進行有意義的使用詞語的學習,再關注兒童的語法。

裝笨,充實孩子的詞彙

當孩子可以有意義的使用語言了,也會正確使用語法了,比如安安說:“媽媽,我要餅乾。”但是她卻無法以更完整的方式表達,媽媽就可以運用她想要餅乾的這個好機會,幫他說出更詳盡的內容,而不只是重複她想要的東西的名稱。

安安說:“媽媽,我要餅乾。”

媽媽可以慢一點給安安回應,在拿餅乾給她之前,媽媽說:“好棒!你要哪種餅乾呢?大塊的還是小塊的?”並用手比劃大小的尺寸,或者讓她選擇要巧克力還是燕麥餅乾。

媽媽指給她看:“這是巧克力餅乾,那是燕麥餅乾,你要哪一個?巧克力的,還是燕麥的餅乾?”

她的答案有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兩個都要!”然後抓起來,拔腿就跑。不過如果她可以說出你不知道她會的詞語,那已經是大大的驚喜了。

很多孩子的表達方式過於狹隘、刻板、反復,無法擴展或充實自己所使用的詞語。我們不應該讓兒童只是通過反復行為,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裝笨,避免陷在他的反復遊戲當中。我們可以像個頑童一樣以嬉戲的方式挑釁他,不斷用新奇好玩的方式對他提出要求,讓對話能夠持續的同時,教給他們更多的詞彙。

最重要的一點:請記住,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主動說話,並以創造性和邏輯性思考的方式運用這些語言進行溝通,而不是讓他們陷入更深層次的仿說當中。

因為這部分具有意義。一旦孩子“上鉤”了,開始有意義的使用語言,這就是一個大進步,最終他會根據你的正確用語慢慢學會運用的。

耐心,循序漸進

02

耐心調教語法一

當兒童能有意義地使語言時,就可以教他正確的語法了,準確說,可以教他正確運用語言。

當軒軒搞不清楚“我”和“你”的時候,比如,他把“媽媽,我要出去”說成“媽媽,你出去”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跟軒軒玩“誰先來”的遊戲,將自己的困惑表現出來。媽媽回答:“好,我要出去。然後媽媽就走了出去。軒軒這時候十有八九會著急:“不,不是媽媽!”媽媽繼續問:“好,那麼誰要出去?”用手指著軒軒,再指指自己。

軒軒指了指自己,媽媽立刻站到軒軒後面提示他:“我要出去!我!”接著軒軒可能就說出:“我要出去!”這時候媽媽就趕快回答:“好,我們走吧!”

下一次,軒軒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媽媽就必須再重複以上整個程式,讓他指指自己,同時學習“我”這詞語。當他有很強的動機想要出去時,他就會想要學習正確的詞語,自然就會認識到這個慢半拍的人就是“我”!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的語法,不過,你需要提供一些必須選出正確語法的經驗,讓孩子們能夠做出“你——我”的選擇。如果孩子可以使用詞語進行10分鐘有意義的對話,並且讓他們說出更多的詞語和句子,他們就越有可能學到正確的語法。所以,不要著急,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先進行有意義的使用詞語的學習,再關注兒童的語法。

裝笨,充實孩子的詞彙

當孩子可以有意義的使用語言了,也會正確使用語法了,比如安安說:“媽媽,我要餅乾。”但是她卻無法以更完整的方式表達,媽媽就可以運用她想要餅乾的這個好機會,幫他說出更詳盡的內容,而不只是重複她想要的東西的名稱。

安安說:“媽媽,我要餅乾。”

媽媽可以慢一點給安安回應,在拿餅乾給她之前,媽媽說:“好棒!你要哪種餅乾呢?大塊的還是小塊的?”並用手比劃大小的尺寸,或者讓她選擇要巧克力還是燕麥餅乾。

媽媽指給她看:“這是巧克力餅乾,那是燕麥餅乾,你要哪一個?巧克力的,還是燕麥的餅乾?”

她的答案有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兩個都要!”然後抓起來,拔腿就跑。不過如果她可以說出你不知道她會的詞語,那已經是大大的驚喜了。

很多孩子的表達方式過於狹隘、刻板、反復,無法擴展或充實自己所使用的詞語。我們不應該讓兒童只是通過反復行為,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裝笨,避免陷在他的反復遊戲當中。我們可以像個頑童一樣以嬉戲的方式挑釁他,不斷用新奇好玩的方式對他提出要求,讓對話能夠持續的同時,教給他們更多的詞彙。

最重要的一點:請記住,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主動說話,並以創造性和邏輯性思考的方式運用這些語言進行溝通,而不是讓他們陷入更深層次的仿說當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