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國:吳越、閩國國主列表,哪個最厲害?哪個最差勁?

吳越國, 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 由錢鏐在西元907年所建。 先後尊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為正朔, 並且接受其冊封。

強盛時擁有13州疆域, 約為現今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福州市)一帶。 吳越國曆三代五王, 至西元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 立國七十二年。 唐末五代藩鎮割據, 戰亂頻仍, 錢鏐採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戰略方針, 重農桑、興水利, 發展與契丹、日本、朝鮮等國海外交往, 使兩浙之地有一個較長的穩定發展時期。

1、錢鏐(liú)(852年—932年), 字具美(一作巨美), 小字婆留, 杭州臨安人,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 錢鏐自幼學武, 擅長射箭、舞槊, 對圖讖、緯書也有所涉獵, 成年後以販賣私鹽為生。 乾符二年(875年), 浙西鎮遏使王郢擁兵作亂, 石鏡都鎮將董昌招募鄉勇平叛。 錢鏐時年二十四歲, 應募投軍, 被董昌任命為偏將, 隨軍平定王郢之亂。 乾符六年(879年), 黃巢起義軍劫掠浙東, 進犯臨安, 錢鏐採用伏擊與虛張聲勢等戰術, 以少勝多, 擊敗起義軍先頭部隊, 而後又設下疑兵計, 使得黃巢不敢進攻杭州。 廣明元年(880年), 董昌聚集杭州各縣鄉兵, 組建八都兵, 並以錢鏐為石鏡都副將、都知兵馬使、太子賓客。

光啟二年(886年), 董昌命錢鏐進攻越州, 錢鏐攻破越州, 趕跑越州觀察使劉漢宏, 並斬殺劉漢宏。 董昌佔據浙東後, 遂自稱“知浙東軍府事”, 移鎮越州, 將杭州讓于錢鏐。 光啟三年(887年), 董昌被正式任命為越州觀察使, 錢鏐則為左衛大將軍、杭州刺史。 文德元年(888年), 浙江西道、淮南道先後發生兵變, 經過數年混戰, 楊行密佔據浙江西道的潤州、常州, 錢鏐則佔據蘇州。 景福元年(892年), 唐昭宗在越州設置威勝軍, 任命董昌為威勝軍節度使、隴西郡王, 又在杭州設置武勝軍, 以錢鏐為武勝軍都團練使。 此時, 錢鏐佔據浙西數州之地, 勢力逐漸壯大。 景福二年(893年), 錢鏐升任蘇杭觀察使, 並徵發二十萬民夫以及十三都(原杭州八都再加紫溪、保城、龍通、三泉、三鎮)軍士,
修築杭州羅城。 不久, 唐昭宗又拜錢鏐為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刺史, 承認了他對浙江西道的統治權。 乾寧二年(895年), 董昌在越州自立為帝, 建立大越羅平國, 改元順天, 並任命錢鏐為兩浙都指揮使。 錢鏐勸諫, 董昌不聽。 同年五月, 唐昭宗削除董昌官爵, 又封錢鏐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彭城郡王, 令其討伐董昌。 乾寧三年(896年), 錢鏐命顧全武進攻越州, 斬殺董昌部將崔溫, 擊敗董昌部將徐珣、湯臼、袁邠等。 不久, 顧全武攻破越州, 俘獲董昌。 董昌在押赴杭州途中, 于西小江投江自殺。 同年十月, 唐昭宗改威勝軍為鎮東軍, 任命錢鏐為鎮海、鎮東兩鎮節度使, 乾甯四年(897年), 錢鏐前往越州, 正式接受鎮東軍節度使的任命,
而後返回杭州, 以越州為東府。 從此, 錢鏐基本控制了兩浙, 形成割據勢力。 錢鏐在平定了兩浙內部的敵對勢力後, 基本停止了大規模的征討。 但由於三面受敵, 仍經歷了多次邊境保衛戰, 主要對手就是淮南節度使楊行密。 天複二年(902年), 錢鏐進封越王。 天佑元年(904年), 錢鏐上表朝廷, 求封吳越王, 卻被朝廷拒絕, 後因朱溫斡旋, 被改封為吳王。 後樑開平元年(907年), 朱溫篡唐稱帝, 建立梁朝(後樑), 並封錢鏐為吳越王, 兼任淮南節度使。 錢鏐不願錯過這個做孫權的機會, 不聽屬下官員“拒梁命”的建議, 接受了梁朝冊封, 正式建立吳越國。 龍德三年(923年), 錢鏐被後樑冊封為吳越國王。 錢鏐因吳越國地域狹小, 三面強敵環繞, 只得始終依靠中原王朝, 尊其為正朔,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逐漸佔據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後,先後被中原王朝(唐朝、後樑、後唐)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長興三年(932年),錢鏐病逝,終年八十一歲。他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諡號武肅王,葬于錢王陵。錢鏐在位期間,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經濟繁榮,漁鹽桑蠶之利甲於江南;文士薈萃,人才濟濟,文藝也著稱於世。他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錢塘富庶盛于東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由是田塘眾多,土地膏腴,有“近澤知田美”之語。還鼓勵擴大墾田,由是“境內無棄田”,歲熟豐稔。兩浙百姓都稱其為“海龍王”。

2、錢元瓘(887年—941年),字明寶,原名傳瓘。杭州臨安(今屬浙江)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二任君主,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第七子。錢元瓘早年曾歷任鹽鐵發運巡官、尚書金部郎中、檢校尚書左僕射、內牙將指揮使,在討伐叛亂、抗擊賊寇中立有大功。918年(後樑貞明四年),錢元瓘被任命為為水戰各軍都指揮使,討伐吳國,大敗吳軍,迫使吳國與吳越講和,因功任鎮海軍節度副使、檢校司徒。後歷任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中書令等。928年(天成三年),錢元瓘被錢鏐立為繼承人,被朝廷封為鎮海、鎮東節度使。932年(長興三年),錢鏐去世,錢元瓘繼承父位。933年(長興四年),後唐賜封錢元瓘為吳王。934年(清泰元年),進封吳越王。937年(後晉天福二年),又被後晉封為吳越國王。941年(天福六年),錢元瓘因府署著火,驚懼得病。同年八月二十四日,錢元瓘去世,時年五十五歲,廟號世宗,諡號文穆王,葬於今浙江省蕭山縣龍山(杭州市南山陵園玉皇山南麓)。

3、錢佐(928年—947年6月22日),原名錢弘佐,字元佑(一作字祐),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六子,母許氏,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君主。錢元瓘初以五子錢弘僔為世子,天福五年(940年)錢弘僔薨,追贈孝獻世子,而錢弘佐得封鎮海、鎮東節度副使、檢校太傅。後晉天福六年(941年),錢元瓘去世,錢弘佐于當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宮倦居堂。十一月,後晉封以鎮國大將軍、右金吾衛上將軍、員外置同正員、領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食邑一萬戶,實封一千戶。天福七年賜保邦宣化忠正戴功臣,加食邑七千戶。天福八年(943年)賜吳越國王玉冊。後晉開運二年(945年),閩國內亂,錢弘佐派軍與南唐瓜分閩國,佔領福州。錢弘佐喜好讀書,性情溫順,很會做詩。即位後,因尚年幼,無力控制下屬的驕橫,又曾寵信諂媚之人,然而終能誅殺內都監使杜昭達等奸臣,摘奸發伏,亦不失果斷。開運四年(947年),錢弘佐因病去世于王宮咸寧院西堂,時年二十歲,後漢贈諡號忠獻王,吳越上廟號成宗。錢佐死後,其弟錢弘倧繼位。

4、錢倧(929年—975年),原名錢弘倧,字隆道,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七子,吳越忠獻王錢佐異母弟,母魯國夫人鄜氏,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四任君主。錢倧初任內衙指揮使、檢校司空、丞相等。開運四年(947年),錢佐去世,錢倧繼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贇反叛,錢倧命鮑修讓等出兵討平。當時內衙統軍使胡進思跋扈,干預政事,錢倧深感厭惡,內衙指揮使何承訓建議誅殺胡進思,錢倧猶豫不決。何承訓怕事情洩露,向胡進思告密。胡進思先發制人,和指揮使諸溫等以內衙兵發難,將錢倧軟禁在義和院,假傳命令,說錢倧因突然中風,傳位給其弟錢俶。錢俶繼位後,將錢倧遷居越州(今浙江紹興)的衣錦軍私宅,賜予豐厚的財物,並派匡武都頭薛溫帶領親兵護衛錢倧。不久,胡進思請求錢俶誅殺錢倧,錢俶不同意,胡進思於是假稱錢俶的命令,讓薛溫處死錢倧。薛溫說:“我受命之日,不曾聽到此話,決不敢妄自行動。”一天晚上,胡進思派來兩名刺客,爬牆跳入庭院,刺殺錢倧。錢倧見是刺客高聲呼救,薛溫於是帶兵進來,誅殺兩名刺客,使錢倧得以倖免於難。此後,錢倧一直在越州居住二十多年後病逝,諡號忠遜王,以王禮安葬會稽的秦望山(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

5、錢俶(929年—988年),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錢鏐孫,錢元瓘第九子,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的最後一位國王。後晉開元中,為台州刺史,胡進思發動兵變,廢掉錢倧,立他為吳越國王。974年,趙匡胤討伐南唐,矛頭直逼江南,錢弘俶拒絕了南唐後主李煜的求援建議,出兵助宋滅南唐。宋太祖平定江南,錢俶出兵策應有功,被授予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 年)五月,錢俶入宋京開封,盡獻十三州之土,歸降宋朝。988年,錢俶逝世,葬於何地,有二種說法:第一種是洛陽,第二種是蒼南。

閩國(909年—945年),五代十國十國之一,先後定都于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909年,王審知受後樑封,成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于天成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年號龍啟,之後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南唐于閩國內亂時出兵將其攻滅。

1、王審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一字詳卿,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威武軍節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王審知出身貧苦,後在唐末民變期間,與兩位兄長一起加入王緒的農民軍,隨之轉戰福建。後王潮廢殺王緒,諸將便擁戴他為首領。乾寧四年(897年)王潮去世,王審知繼其位,朝廷任他為武威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累遷至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天祐四年(907年),後樑太祖朱溫升任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王審知在位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珍惜費用,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使福建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而且儘量避免戰爭,並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閩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審知患病臥床, 十二月,王審知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諡號忠懿王。其子王延鈞稱帝后,追諡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因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

2、王延翰(?—927年),字子逸,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長子,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第二任君主。王延翰初任節度副使。王審知病重時,命其暫管軍府事務。925年,王審知去世,王延翰即位,自稱威武留後。926年,後唐任命王延翰為節度使。同年,王延翰自稱大閩國王,但仍向後唐稱臣。927年,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鈞以及王審知養子王延稟聯手反叛,進軍閩國都城福州,抓獲並斬殺王延翰,史稱閩嗣主,死後葬于福州北關外天王寺東,俗稱“王墓山”。

3、王延鈞(?—935年),繼位後更名王鏻(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次子,王延翰之弟。王延鈞原任泉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殺兄王延翰自立,被王審知養子王延稟推戴為武威留後。五月,後唐明宗任命王延鈞為威武軍節度使,守中書令,封琅琊王。七月,後唐又遣吏部郎中裴羽、右散騎常侍陸崇,進封王延鈞為閩王。後唐長興二年(931年)十二月,陳守元假借寶皇之命,建議王延鈞“避位受道,當為天子六十年。”於是王延鈞遜位給長子威武軍節度副使王繼鵬,成為道士,取道號玄錫。翌年春三月復位,要求後唐仿吳越錢鏐、南楚馬殷之例,封自己為尚書令。後唐不答,王延鈞遂斷絕雙方關係。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王延鈞稱帝,改年號為龍啟,國號“大閩”。王延鈞妻子早亡,繼室金氏賢慧但不善言辭。其父王審知的婢女叫陳金鳳,長得狐媚而且淫蕩,王延鈞對她非常寵愛。永和元年(935年)二月,王延鈞立陳金鳳為皇后。王延鈞後來得了風病,陳金鳳便與王延鈞寵臣歸守明通姦,後來,百工院使李可殷,因為歸守明引薦也與陳金鳳通姦。王延鈞的婢女春雁貌美,王延鈞的太子王繼鵬姦淫她,王延鈞患病後,王繼鵬請陳金鳳向王延鈞索要春雁,王延鈞不情願地給了他。其次子王繼韜惱怒,圖謀殺害王繼鵬,王繼鵬害怕,與皇城使李仿商議計策對付王繼韜。十月十八日,王延鈞在大酉甫殿犒賞將士,昏昏然坐在殿中。李仿以為王延鈞病入膏肓,殺死與陳金鳳皇后通姦的李可殷。十月十八九,早晨上朝,王延鈞病狀消退,問李仿為什麼殺掉李可殷,李仿驚慌而出,與王繼鵬率皇城衛士進宮。王延鈞聽見敲鼓的聲音,就躲藏到九龍帳中,衛士把他刺成重傷,宮人不忍看他受苦,遂將其殺死。王繼韜及陳金鳳、歸守明都被李仿所殺。王延鈞死後,諡號為惠皇帝,廟號太宗。

4、王繼鵬(?—939年8月29日),後改名王昶,閩太宗王延鈞長子,母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繼鵬原封福王。寵妾李春燕本為王延鈞的宮女,王繼鵬與之私通,因此向繼母陳金鳳求助,說服王延鈞將其賜給王繼鵬。閩永和元年(935年),與李仿政變,殺王延鈞,繼位稱帝,封李春燕為賢妃。次年(936年),改元通文,再封李春燕為皇后。王繼鵬亦如其父,十分寵信道士陳守元,連政事亦與之商量,興建紫微宮,工程浩大更勝寶皇宮,又因工程繁多而費用不足,因此賣官鬻爵,橫徵暴斂。閩國通文四年(939年),北宮失火,宮殿焚燒殆盡。朱文進、連重遇因被王繼鵬懷疑對皇宮縱火,恐懼之餘發動政變,攻入皇宮,焚燒長春宮,隨後迎王延羲于長春宮瓦礫中登基,並攻擊王繼鵬。王繼鵬在梧桐嶺為追兵所獲,與皇后李春燕及諸子一同被其堂兄王繼業所殺。王延羲隨後把王繼鵬被殺之責推到“宸衛都”身上,並追諡王繼鵬為聖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廟號康宗。

5、王延羲(?—944年),本名王延義,後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少子,閩嗣主王延翰和閩太宗王延鈞之弟,閩康宗王繼鵬的叔叔,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延羲于王繼鵬在位時任左僕射、同平章事,因王繼鵬猜忌宗室,遂裝瘋賣傻,因此被軟禁自宅。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發動政變,迎王延羲進宮並殺王繼鵬。王延羲遂自稱威武節度使、閩國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稱臣於後晉,但在國內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樣。然而,王延羲繼位後,驕傲奢侈,荒淫無度,猜忌宗族,比王繼鵬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規勸,王延羲反而回信怒駡,並差人探聽王延政的隱私,二人因此結怨。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曦聽說王延政寫信招泉州刺史王繼業,便把王繼業召回福州,賜死於郊外,並在泉州把王繼業的兒子殺死。同年十月,王延曦稱帝,即皇帝位。天福七年(942年),閩國內亂,王延羲與王延政互相攻打。天福九年(944年)三月十三日,王延曦到李真的府第問候疾病,朱文進、連重遇發動兵變,弑殺王延曦。王延曦死後,諡號睿文廣武明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廟號景宗。

5-1、朱文進(?—945年),永泰(今福建永泰)人,五代時期閩國君主。閩帝王繼鵬在位時任拱宸軍使。“拱宸都”與“控鶴都”原來都是閩太祖王審知的親軍,閩康宗繼鵬即位後建立自己的親軍名喚“宸衛都”,而待之比拱宸、控鶴二都更厚,二都迭有怨言。朱文進與控鶴軍使連重遇曾被王繼鵬三番四次的侮辱,二人因此十分不滿。通文四年(939年),北宮失火,朱文進、連重遇率軍清理火場殘餘的灰燼,工作勞苦,士卒怨懟。而朱文進、連重遇又被王繼鵬懷疑參與縱火,因此率軍叛變,迎立王繼鵬之叔延羲為帝,並殺害王繼鵬。朱文進在這次政變後,被任命為拱宸都指揮使。朱文進與連重遇自從殺了王繼鵬後,就一直擔心為人所害,而王延羲個性一向暴虐,二人因此認為延羲有加害之意。天福九年(944年)三月十三日,王延曦到李真的府第問候疾病,朱文進、連重遇發動兵變,弑殺王延曦。之後,朱文進、連重遇召集百官到朝堂,向大家宣告說:“太祖昭武皇帝光輝地開創閩國,現在子孫淫亂暴虐,使他的遺緒荒廢墜落,上天厭棄王氏,應該另外選擇有德的人擁立他為皇帝。”眾人不敢講話。連重遇便把朱文進推擁上殿升座,穿上帝王的衣服冠冕,帥領群臣向北面再拜稱臣。朱文進自稱閩主,把王氏宗族從王延曦的弟弟王延喜以下少長五十餘人,全部收拘殺害。朱文進稱帝后,放宮女出宮,停止興建中的工程,企圖與延羲的暴政完全相反以拉攏人心。不久,朱文進取消帝號自稱威武留後,向後晉稱臣,而後晉任命朱文進為威武節度使。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陽曆為945年1月1日),朱文進正式被後晉出帝石重貴冊封為閩國王。但此時,朱、連二人的軍隊不斷被由將領留從效、陳洪進以及殷帝王延政所率領的討伐軍擊敗,情勢日漸窘迫,部下因此離心。後晉開運元年(944年)閏十二月二十九日(陽曆為945年2月14日)文進及重遇被為求自保的部屬林仁翰刺殺。

6、王延政(?―?),人稱十三郎,原籍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閩太祖王審知之子,閩嗣主王延翰、閩太宗王延鈞、閩康宗王延羲的弟弟,五代十國時期閩國末代君主。後唐長興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鈞繼位閩王之位,王延政初任都教練使。長興二年(931年),王延政父親王審知的養子建州刺史王延稟謀奪王位,率領水軍襲擊福州,兵敗被殺。王延鈞便派王延政到建州撫慰軍民,出任建州刺史。後晉天福四年(939年),王延政的八哥王延曦繼位閩王之位。王延曦繼位後,驕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在建州整治軍隊,經營武備,曾多次寫信勸戒王延曦,反遭王延曦斥駡。天福五年(940年)正月,王延曦派親信到建州,探聽王延政的隱私,監視王延政的軍事行動,被王延政驅逐,二人因此結怨。 天福五年(940年),王延羲攻打建州,開啟了閩國內戰。天福八年(943年)二月,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天德。開運元年(944年)三月,福州政局又亂,王延曦部將朱文進殺王延曦,自稱閩王。王延曦的舊臣又殺朱文進,迎接王延政去福州。王延政到福州後改殷國為閩國,稱閩帝,國都仍舊設在建州,以福州長樂府為東都,派他的從子王繼昌坐鎮福州。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南唐國君李璟利用閩國內亂、王延政剛剛進入福州的混亂時機,進攻閩國。王延政在建州水南一仗大敗,城池被攻破,王延政投降。南唐將鎮武軍置為永安軍,閩國至此滅亡。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王延政被送往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君李璟封他為羽林大將軍;保大五年(947年)改封為鄱陽王;保大九年(951年),再改封為光山王。宋太祖即位後,北宋攻滅南唐,王延政于金陵內附,封太師自便歸返漳州。不久過世,被追贈為福王,諡號恭懿。

尊其為正朔,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逐漸佔據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後,先後被中原王朝(唐朝、後樑、後唐)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長興三年(932年),錢鏐病逝,終年八十一歲。他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諡號武肅王,葬于錢王陵。錢鏐在位期間,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經濟繁榮,漁鹽桑蠶之利甲於江南;文士薈萃,人才濟濟,文藝也著稱於世。他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錢塘富庶盛于東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由是田塘眾多,土地膏腴,有“近澤知田美”之語。還鼓勵擴大墾田,由是“境內無棄田”,歲熟豐稔。兩浙百姓都稱其為“海龍王”。

2、錢元瓘(887年—941年),字明寶,原名傳瓘。杭州臨安(今屬浙江)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二任君主,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第七子。錢元瓘早年曾歷任鹽鐵發運巡官、尚書金部郎中、檢校尚書左僕射、內牙將指揮使,在討伐叛亂、抗擊賊寇中立有大功。918年(後樑貞明四年),錢元瓘被任命為為水戰各軍都指揮使,討伐吳國,大敗吳軍,迫使吳國與吳越講和,因功任鎮海軍節度副使、檢校司徒。後歷任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中書令等。928年(天成三年),錢元瓘被錢鏐立為繼承人,被朝廷封為鎮海、鎮東節度使。932年(長興三年),錢鏐去世,錢元瓘繼承父位。933年(長興四年),後唐賜封錢元瓘為吳王。934年(清泰元年),進封吳越王。937年(後晉天福二年),又被後晉封為吳越國王。941年(天福六年),錢元瓘因府署著火,驚懼得病。同年八月二十四日,錢元瓘去世,時年五十五歲,廟號世宗,諡號文穆王,葬於今浙江省蕭山縣龍山(杭州市南山陵園玉皇山南麓)。

3、錢佐(928年—947年6月22日),原名錢弘佐,字元佑(一作字祐),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六子,母許氏,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君主。錢元瓘初以五子錢弘僔為世子,天福五年(940年)錢弘僔薨,追贈孝獻世子,而錢弘佐得封鎮海、鎮東節度副使、檢校太傅。後晉天福六年(941年),錢元瓘去世,錢弘佐于當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宮倦居堂。十一月,後晉封以鎮國大將軍、右金吾衛上將軍、員外置同正員、領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食邑一萬戶,實封一千戶。天福七年賜保邦宣化忠正戴功臣,加食邑七千戶。天福八年(943年)賜吳越國王玉冊。後晉開運二年(945年),閩國內亂,錢弘佐派軍與南唐瓜分閩國,佔領福州。錢弘佐喜好讀書,性情溫順,很會做詩。即位後,因尚年幼,無力控制下屬的驕橫,又曾寵信諂媚之人,然而終能誅殺內都監使杜昭達等奸臣,摘奸發伏,亦不失果斷。開運四年(947年),錢弘佐因病去世于王宮咸寧院西堂,時年二十歲,後漢贈諡號忠獻王,吳越上廟號成宗。錢佐死後,其弟錢弘倧繼位。

4、錢倧(929年—975年),原名錢弘倧,字隆道,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七子,吳越忠獻王錢佐異母弟,母魯國夫人鄜氏,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四任君主。錢倧初任內衙指揮使、檢校司空、丞相等。開運四年(947年),錢佐去世,錢倧繼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贇反叛,錢倧命鮑修讓等出兵討平。當時內衙統軍使胡進思跋扈,干預政事,錢倧深感厭惡,內衙指揮使何承訓建議誅殺胡進思,錢倧猶豫不決。何承訓怕事情洩露,向胡進思告密。胡進思先發制人,和指揮使諸溫等以內衙兵發難,將錢倧軟禁在義和院,假傳命令,說錢倧因突然中風,傳位給其弟錢俶。錢俶繼位後,將錢倧遷居越州(今浙江紹興)的衣錦軍私宅,賜予豐厚的財物,並派匡武都頭薛溫帶領親兵護衛錢倧。不久,胡進思請求錢俶誅殺錢倧,錢俶不同意,胡進思於是假稱錢俶的命令,讓薛溫處死錢倧。薛溫說:“我受命之日,不曾聽到此話,決不敢妄自行動。”一天晚上,胡進思派來兩名刺客,爬牆跳入庭院,刺殺錢倧。錢倧見是刺客高聲呼救,薛溫於是帶兵進來,誅殺兩名刺客,使錢倧得以倖免於難。此後,錢倧一直在越州居住二十多年後病逝,諡號忠遜王,以王禮安葬會稽的秦望山(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

5、錢俶(929年—988年),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錢鏐孫,錢元瓘第九子,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的最後一位國王。後晉開元中,為台州刺史,胡進思發動兵變,廢掉錢倧,立他為吳越國王。974年,趙匡胤討伐南唐,矛頭直逼江南,錢弘俶拒絕了南唐後主李煜的求援建議,出兵助宋滅南唐。宋太祖平定江南,錢俶出兵策應有功,被授予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 年)五月,錢俶入宋京開封,盡獻十三州之土,歸降宋朝。988年,錢俶逝世,葬於何地,有二種說法:第一種是洛陽,第二種是蒼南。

閩國(909年—945年),五代十國十國之一,先後定都于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909年,王審知受後樑封,成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于天成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年號龍啟,之後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南唐于閩國內亂時出兵將其攻滅。

1、王審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一字詳卿,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威武軍節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王審知出身貧苦,後在唐末民變期間,與兩位兄長一起加入王緒的農民軍,隨之轉戰福建。後王潮廢殺王緒,諸將便擁戴他為首領。乾寧四年(897年)王潮去世,王審知繼其位,朝廷任他為武威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累遷至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天祐四年(907年),後樑太祖朱溫升任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王審知在位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珍惜費用,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使福建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而且儘量避免戰爭,並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閩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審知患病臥床, 十二月,王審知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諡號忠懿王。其子王延鈞稱帝后,追諡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因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

2、王延翰(?—927年),字子逸,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長子,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第二任君主。王延翰初任節度副使。王審知病重時,命其暫管軍府事務。925年,王審知去世,王延翰即位,自稱威武留後。926年,後唐任命王延翰為節度使。同年,王延翰自稱大閩國王,但仍向後唐稱臣。927年,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鈞以及王審知養子王延稟聯手反叛,進軍閩國都城福州,抓獲並斬殺王延翰,史稱閩嗣主,死後葬于福州北關外天王寺東,俗稱“王墓山”。

3、王延鈞(?—935年),繼位後更名王鏻(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次子,王延翰之弟。王延鈞原任泉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殺兄王延翰自立,被王審知養子王延稟推戴為武威留後。五月,後唐明宗任命王延鈞為威武軍節度使,守中書令,封琅琊王。七月,後唐又遣吏部郎中裴羽、右散騎常侍陸崇,進封王延鈞為閩王。後唐長興二年(931年)十二月,陳守元假借寶皇之命,建議王延鈞“避位受道,當為天子六十年。”於是王延鈞遜位給長子威武軍節度副使王繼鵬,成為道士,取道號玄錫。翌年春三月復位,要求後唐仿吳越錢鏐、南楚馬殷之例,封自己為尚書令。後唐不答,王延鈞遂斷絕雙方關係。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王延鈞稱帝,改年號為龍啟,國號“大閩”。王延鈞妻子早亡,繼室金氏賢慧但不善言辭。其父王審知的婢女叫陳金鳳,長得狐媚而且淫蕩,王延鈞對她非常寵愛。永和元年(935年)二月,王延鈞立陳金鳳為皇后。王延鈞後來得了風病,陳金鳳便與王延鈞寵臣歸守明通姦,後來,百工院使李可殷,因為歸守明引薦也與陳金鳳通姦。王延鈞的婢女春雁貌美,王延鈞的太子王繼鵬姦淫她,王延鈞患病後,王繼鵬請陳金鳳向王延鈞索要春雁,王延鈞不情願地給了他。其次子王繼韜惱怒,圖謀殺害王繼鵬,王繼鵬害怕,與皇城使李仿商議計策對付王繼韜。十月十八日,王延鈞在大酉甫殿犒賞將士,昏昏然坐在殿中。李仿以為王延鈞病入膏肓,殺死與陳金鳳皇后通姦的李可殷。十月十八九,早晨上朝,王延鈞病狀消退,問李仿為什麼殺掉李可殷,李仿驚慌而出,與王繼鵬率皇城衛士進宮。王延鈞聽見敲鼓的聲音,就躲藏到九龍帳中,衛士把他刺成重傷,宮人不忍看他受苦,遂將其殺死。王繼韜及陳金鳳、歸守明都被李仿所殺。王延鈞死後,諡號為惠皇帝,廟號太宗。

4、王繼鵬(?—939年8月29日),後改名王昶,閩太宗王延鈞長子,母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繼鵬原封福王。寵妾李春燕本為王延鈞的宮女,王繼鵬與之私通,因此向繼母陳金鳳求助,說服王延鈞將其賜給王繼鵬。閩永和元年(935年),與李仿政變,殺王延鈞,繼位稱帝,封李春燕為賢妃。次年(936年),改元通文,再封李春燕為皇后。王繼鵬亦如其父,十分寵信道士陳守元,連政事亦與之商量,興建紫微宮,工程浩大更勝寶皇宮,又因工程繁多而費用不足,因此賣官鬻爵,橫徵暴斂。閩國通文四年(939年),北宮失火,宮殿焚燒殆盡。朱文進、連重遇因被王繼鵬懷疑對皇宮縱火,恐懼之餘發動政變,攻入皇宮,焚燒長春宮,隨後迎王延羲于長春宮瓦礫中登基,並攻擊王繼鵬。王繼鵬在梧桐嶺為追兵所獲,與皇后李春燕及諸子一同被其堂兄王繼業所殺。王延羲隨後把王繼鵬被殺之責推到“宸衛都”身上,並追諡王繼鵬為聖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廟號康宗。

5、王延羲(?—944年),本名王延義,後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閩太祖王審知少子,閩嗣主王延翰和閩太宗王延鈞之弟,閩康宗王繼鵬的叔叔,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延羲于王繼鵬在位時任左僕射、同平章事,因王繼鵬猜忌宗室,遂裝瘋賣傻,因此被軟禁自宅。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發動政變,迎王延羲進宮並殺王繼鵬。王延羲遂自稱威武節度使、閩國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稱臣於後晉,但在國內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樣。然而,王延羲繼位後,驕傲奢侈,荒淫無度,猜忌宗族,比王繼鵬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規勸,王延羲反而回信怒駡,並差人探聽王延政的隱私,二人因此結怨。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曦聽說王延政寫信招泉州刺史王繼業,便把王繼業召回福州,賜死於郊外,並在泉州把王繼業的兒子殺死。同年十月,王延曦稱帝,即皇帝位。天福七年(942年),閩國內亂,王延羲與王延政互相攻打。天福九年(944年)三月十三日,王延曦到李真的府第問候疾病,朱文進、連重遇發動兵變,弑殺王延曦。王延曦死後,諡號睿文廣武明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廟號景宗。

5-1、朱文進(?—945年),永泰(今福建永泰)人,五代時期閩國君主。閩帝王繼鵬在位時任拱宸軍使。“拱宸都”與“控鶴都”原來都是閩太祖王審知的親軍,閩康宗繼鵬即位後建立自己的親軍名喚“宸衛都”,而待之比拱宸、控鶴二都更厚,二都迭有怨言。朱文進與控鶴軍使連重遇曾被王繼鵬三番四次的侮辱,二人因此十分不滿。通文四年(939年),北宮失火,朱文進、連重遇率軍清理火場殘餘的灰燼,工作勞苦,士卒怨懟。而朱文進、連重遇又被王繼鵬懷疑參與縱火,因此率軍叛變,迎立王繼鵬之叔延羲為帝,並殺害王繼鵬。朱文進在這次政變後,被任命為拱宸都指揮使。朱文進與連重遇自從殺了王繼鵬後,就一直擔心為人所害,而王延羲個性一向暴虐,二人因此認為延羲有加害之意。天福九年(944年)三月十三日,王延曦到李真的府第問候疾病,朱文進、連重遇發動兵變,弑殺王延曦。之後,朱文進、連重遇召集百官到朝堂,向大家宣告說:“太祖昭武皇帝光輝地開創閩國,現在子孫淫亂暴虐,使他的遺緒荒廢墜落,上天厭棄王氏,應該另外選擇有德的人擁立他為皇帝。”眾人不敢講話。連重遇便把朱文進推擁上殿升座,穿上帝王的衣服冠冕,帥領群臣向北面再拜稱臣。朱文進自稱閩主,把王氏宗族從王延曦的弟弟王延喜以下少長五十餘人,全部收拘殺害。朱文進稱帝后,放宮女出宮,停止興建中的工程,企圖與延羲的暴政完全相反以拉攏人心。不久,朱文進取消帝號自稱威武留後,向後晉稱臣,而後晉任命朱文進為威武節度使。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陽曆為945年1月1日),朱文進正式被後晉出帝石重貴冊封為閩國王。但此時,朱、連二人的軍隊不斷被由將領留從效、陳洪進以及殷帝王延政所率領的討伐軍擊敗,情勢日漸窘迫,部下因此離心。後晉開運元年(944年)閏十二月二十九日(陽曆為945年2月14日)文進及重遇被為求自保的部屬林仁翰刺殺。

6、王延政(?―?),人稱十三郎,原籍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閩太祖王審知之子,閩嗣主王延翰、閩太宗王延鈞、閩康宗王延羲的弟弟,五代十國時期閩國末代君主。後唐長興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鈞繼位閩王之位,王延政初任都教練使。長興二年(931年),王延政父親王審知的養子建州刺史王延稟謀奪王位,率領水軍襲擊福州,兵敗被殺。王延鈞便派王延政到建州撫慰軍民,出任建州刺史。後晉天福四年(939年),王延政的八哥王延曦繼位閩王之位。王延曦繼位後,驕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在建州整治軍隊,經營武備,曾多次寫信勸戒王延曦,反遭王延曦斥駡。天福五年(940年)正月,王延曦派親信到建州,探聽王延政的隱私,監視王延政的軍事行動,被王延政驅逐,二人因此結怨。 天福五年(940年),王延羲攻打建州,開啟了閩國內戰。天福八年(943年)二月,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天德。開運元年(944年)三月,福州政局又亂,王延曦部將朱文進殺王延曦,自稱閩王。王延曦的舊臣又殺朱文進,迎接王延政去福州。王延政到福州後改殷國為閩國,稱閩帝,國都仍舊設在建州,以福州長樂府為東都,派他的從子王繼昌坐鎮福州。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南唐國君李璟利用閩國內亂、王延政剛剛進入福州的混亂時機,進攻閩國。王延政在建州水南一仗大敗,城池被攻破,王延政投降。南唐將鎮武軍置為永安軍,閩國至此滅亡。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王延政被送往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君李璟封他為羽林大將軍;保大五年(947年)改封為鄱陽王;保大九年(951年),再改封為光山王。宋太祖即位後,北宋攻滅南唐,王延政于金陵內附,封太師自便歸返漳州。不久過世,被追贈為福王,諡號恭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