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支軍隊打鬼子很出名,致使日軍三易主將

抗日戰爭時期, 中國軍隊因為武器裝備較為落後, 戰鬥力普遍比不上日本鬼子, 但在槍林彈雨的廝殺中, 也磨練出了幾支讓鬼子聞風喪膽的精銳之師, 比如說以大刀聞名二十九軍, 還有能打硬仗, 被譽為是“鐵軍”的十九軍。

十九軍全稱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前身是粵軍第一師第四團, 1926年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1930年在中原大戰中幫助蔣介石擊敗了對手閻錫山、馮玉祥等人, 從此番號改為第十九路軍, 軍長蔡延鍇, 總指揮是蔣光鼎。 十九軍並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武器裝備以及其他物資補給都遠不如其他部隊,

早先只是一支普通的軍隊, 沒什麼名氣, 但一二八淞滬抗戰之後, 這支部隊一戰成名, 讓全中國都知道了他們。

1932年1月18日, 著名間諜川島芳子在上海指使幾名日本人挑釁中國工人, 雙方發生互毆, 挑起矛盾, 之後日本軍方稱“一名日本僧人被中國人打死”,

並乘機結重兵, 向蔣介石政府施壓, 要求嚴懲兇手, 並以“保護上海地區的日僑”為由, 要求中國軍隊撤出上海, 由日軍接管。

面對日軍的無理要求, 全國人民無不義憤填膺, 駐紮在上海的第十九路軍三個師的3萬多士兵已經做好了血戰到底的準備。 但當時國民黨正在江西“剿共”, 根本沒和日軍作戰的打算, 衝突發生後, 軍政部長何應欽立即給蔣光鼎和蔡延鍇發了急電, 要求十九軍立即撤出上海防區, 不得和日本人發生衝突。

這下蔣光鼎和蔡延鍇不幹了, 這日本人都騎到他們頭上拉屎拉尿了, 他們怎麼能忍?1月23日, 蔣光鼎無視蔣介石命令, 召集手下將領做戰前準備, 稱“若日軍膽敢進犯上海一尺一寸, 必全力滅之。 ”1932年1月28日夜晚, 日本海軍陸戰對突襲上海閘北、火車站等重要地區, 遭到了十九軍戰士們阻擊, 一二八淞滬抗戰正式打響。

當時日軍在上海的兵力大概有6000人, 戰機40多架, 坦克裝甲10餘輛, 另有軍艦23艘, 十九路軍雖然3萬多人, 但在武器裝備上遠不如日軍,

所有日軍指揮官鹽澤幸一才敢揚言要3天內佔領上海, 但戰爭一開始, 他就發現自己錯了。 中國守軍雖沒有飛機大炮, 但他們卻有滿腔熱血和一股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的精神, 硬是憑著血肉之軀擋住了日軍的炮火, 讓日軍無法前進一步。

戰鬥進行一周後,

鹽澤幸一未能佔領上海一尺一寸, 這讓日軍高曾非常不滿, 以指揮不利撤出其職務, 並派遣野村吉三郎指揮, 同時派出多支部隊增援上海。 可是這個野村吉三郎也拿十九軍的防線毫無辦法, 寸功未立。 中國守軍的頑強讓日本人大吃一驚, 於是派出了更多的援軍, 並派遣植田謙吉中將帶著號稱是日軍最精銳的第九師團2萬多人增援上海, 接替了總指揮的位置。

此時日軍在上海的兵力已經高達7萬, 超過了軍隊守軍的數量, 加上武器裝備又好, 十九軍將士們打的非常艱難, 全都拿命在拼, 為了奪回失去的陣地, 他們多次組成敢死隊, 身上綁著炸彈, 淋著汽油沖上日軍, 以血肉之軀和鬼子的坦克裝甲對抗。 因為違抗軍令, 在十九軍最需要援助的時候,蔣介石政府卻按兵不動,拒絕增派一兵一卒,提供一槍一彈。張治中、宋希濂等將領多次請戰,均未允許。

十九軍戰士們的彈藥消耗太大,全靠上海百姓幫忙生產一些手榴彈、子彈來勉強戰鬥。即使如此,十九軍全體戰士還是像釘子一樣,釘在自己的防線上。隨著戰火的擴大,不少將領已經開始疏散家眷,但為了不影響軍心,身為總指揮的蔣光鼎要求妻子黃晚霞一起留了下來。越來越多的國軍將領請戰支援上海,迫於壓力,蔣介石只得命令張治中帶著第五軍支援蔣光鼎。

在廟行鎮、八字橋等戰場上,十九軍和第五軍戰士們接連大敗植田謙吉部隊,這讓日軍高層非常震驚,又派出了白川義則大將接替總指揮一職,至此,日軍已經在一個月內三易主將了,足以見得他們打得有多艱難。之後,陳誠的第十八軍以及越來越多的軍隊不斷開赴上海戰場,日軍腹背受敵,節節敗退,於1932年3月3日宣佈停戰。

5月5日,在英、美、法等國的調停下,中日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日軍退出了上海防區,中國成功的守住了上海。此戰狠狠的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迫使日本將全面侵華戰爭推遲了五年,為中國抗戰贏得了發展時間,十九軍也一戰成名,成為抗日戰場上中國戰鬥力最強大的幾支部隊之一。

在十九軍最需要援助的時候,蔣介石政府卻按兵不動,拒絕增派一兵一卒,提供一槍一彈。張治中、宋希濂等將領多次請戰,均未允許。

十九軍戰士們的彈藥消耗太大,全靠上海百姓幫忙生產一些手榴彈、子彈來勉強戰鬥。即使如此,十九軍全體戰士還是像釘子一樣,釘在自己的防線上。隨著戰火的擴大,不少將領已經開始疏散家眷,但為了不影響軍心,身為總指揮的蔣光鼎要求妻子黃晚霞一起留了下來。越來越多的國軍將領請戰支援上海,迫於壓力,蔣介石只得命令張治中帶著第五軍支援蔣光鼎。

在廟行鎮、八字橋等戰場上,十九軍和第五軍戰士們接連大敗植田謙吉部隊,這讓日軍高層非常震驚,又派出了白川義則大將接替總指揮一職,至此,日軍已經在一個月內三易主將了,足以見得他們打得有多艱難。之後,陳誠的第十八軍以及越來越多的軍隊不斷開赴上海戰場,日軍腹背受敵,節節敗退,於1932年3月3日宣佈停戰。

5月5日,在英、美、法等國的調停下,中日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日軍退出了上海防區,中國成功的守住了上海。此戰狠狠的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迫使日本將全面侵華戰爭推遲了五年,為中國抗戰贏得了發展時間,十九軍也一戰成名,成為抗日戰場上中國戰鬥力最強大的幾支部隊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