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惠城今年將新建6學校擴建5學校,新增公辦學位3240個

24日, 惠城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 《東江時報》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馮雪輝 攝

昨日, 惠城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在西湖大劇院開幕,

惠城區委書記林利育出席會議, 惠城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娟主持會議。 惠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國強在作 《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 惠城區201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18.25億元, 同比(下同)增長6.2%, 今年地區生產總值預期目標是增長6.5~7%。 為做好今年工作, 惠城區政府將更加注重“三大發展”(發展品質、發展為民和發展保障), 全力攻堅 “三大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和強弱項),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高標準打造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區。

2017年成績

地區生產總值718.25億元

惠城區2017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18.25億元, 同比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市專案)295.46億元, 增長1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0.9億元, 增長10.6%;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39億元, 增長11.2%。

開展 “項目落地攻堅年”活動,

落實“投資專案首席服務官”制度, 全區84宗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4.6億元, 完成年度計畫的135.1%;222宗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86.8億元, 完成年度計畫的119.8%。

開展 “征地拆遷會戰年”活動, 完成市生態園、惠新大道、洛塘渠等96宗項目征拆任務, 水北二期、江南大道一標段等重大項目接近完成, 累計徵收土地6974畝, 拆除房屋19.42萬平方米。

加大招商選資力度, 堅持招強引優, 全年引進內外資專案181宗, 總投資635.75億元。 致力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實現公共網路商品零售額30.59億元, 增長14.1%。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8.5%。

2018年工作安排

發展經濟

今年重點建設項目83宗

今年重點推進三棟中心園二期和馬安、水口分園路網等配套設施建設, 加快汝湖分園籌建步伐,

抓好馬安和水口分園規劃完善、用地指標調整等工作, 下大力氣推動園區61宗已簽約、摘牌和動工專案建設。

今年區政府將安排重點建設項目83宗, 其中列入省重點3宗, 市重點32宗, 總投資431億元, 年度計畫投資73.1億元。 抓好征地拆遷工作, 大力推動贛深高鐵、河惠莞高速、省道120線等省、市重點專案征拆, 加快望江村、小新村、惠博沿江路、金山湖4個片區的棚改工作。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利用閒置樓宇、廠房等資源, 改造建設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和各類特色科技園區(街區)。

城市建設

推進水口大道等項目建設

以完善鎮街功能為目標, 深入實施城建計畫, 力爭用3~5年時間全面改善鎮街發展面貌。

強化工作統籌, 立足鎮街發展所需、群眾發展所盼, 按照輕重緩急原則, 每年量力而行實施一批城建項目。 加強部門聯動, 爭取上級資金支援, 推進內街小巷、水口大道等城建項目建設。

以建設品質城區為目標, 抓好“城市雙修”試點工作, 營造整潔規範、管理有序的城市環境。 以祝屋巷為精品文旅街區示範點, 從市政設施、日常管理等方面著手, 實施高水準改造提升, 帶動打造更多精品街區。 實施“廁所革命”, 逐步實現衛生廁所從城市到農村全覆蓋, 讓衛生“小廁所”體現惠城“大文明”。

鄉村振興

創建10個特色新農村示範村

結合“三宜”新農村規劃, 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抓好蘆泰大橋、市生態園配套道路、黃沙洞村至大嵐河沿岸綠道等工程建設,

實施墩子林場周邊6個村基礎設施改造, 完成50公里自然村道硬底化。 對標中心區, 抓好三棟、汝湖、馬安、水口、小金口等城鄉結合部的道路、綠化、管網等設施規劃建設, 推動橫瀝、蘆洲、汝湖等偏遠鄉村加快完善路橋、水電、通訊等設施。

分批推動全域新農村建設, 創建10個特色新農村示範村。 繼續推進美麗鄉村“三大行動”, 開展農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20戶以上自然村全面鋪開“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八通四改”工作。

生態發展

新建森林村莊24個

嚴格落實河長制, 完善 “一河一檔”台賬, 建設河長制資訊平臺, 推動治水常態化、長效化。 配合市建成金山汙水處理廠二期, 加快馬安汙水處理廠建設, 確保淡水河紫溪斷面國考指標全面達標。加快推進34條河湧整治,力爭完成洛塘渠、木瀝河等8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建成180座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抓好橫瀝鎮申報省生態鎮工作,實現全區省級生態鎮全覆蓋。配合做好市生態園建設,推進區生物資源科學處理中心建設。深入開展綠色城鄉“六大行動”,建設森林碳匯2000畝,新建森林村莊24個。

民生福祉

新建惠城中醫院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力創建省教育現代化標兵區。實施“園林式書香校園”改造提升和“教育資訊化水準提升”兩大工程。推進十一小南校區、二十八小等6所學校建設,擴建二十五小、德威學校等5所學校,新增公辦學位3240個。整合區屬學校高中資源,實施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畫。

推進衛計事業發展。啟動橫瀝中心衛生院升級工程,新建惠城中醫院。重建1間鄉鎮衛生院,建成3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36間村衛生站規範化建設。注重引進優秀醫療學科團隊,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

促進文體事業繁榮。建成“一場三館”,實現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

2018年惠城區十方面民生實事

1 民生保障方面

2 醫療計生方面

3 救助幫扶方面

照顧貧困殘疾人生活,按每人每月150元標準對貧困殘疾人發放政府津貼;體恤重度殘疾人困難,對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標準發放護理補貼。

4 教育惠民方面

加快第十一小學南校區、二十八小學等6所學校建設,推進第二十五小學,德威學校等5所學校擴建,新增公辦學位3240個;繼續實施貧困家庭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計畫;落實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激勵政策,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及邊遠地區工作,將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於每月1000元。

5 居民風險抵禦方面

免除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學生高中、職業學校學費,提供生活補貼;開展銀齡安康行動,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的受益人群從本區戶籍70周歲以上老年人擴大到本區戶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改善困難歸僑老人生活,對60周歲以上歸僑發放生活補貼。

6 食品安全方面

加強農產品品質監測和監督抽查,進一步推進質監委託檢驗項目建設,切實保障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上”的品質安全。

7 生態環保方面

落實“美麗鄉村·清潔先行”行動,提高村保潔員待遇;繼續加大鄉鎮環保投入,對鎮級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實行獎補;全力推進180座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4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任務;大力推進34條河湧整治,改善水生態環境;繼續實施洛塘渠、木瀝河等8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8 社會管理方面

繼續安排資金加強平安惠城“天網工程”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責任落實補助機制,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及其治療工作。

9 文體服務方面

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落實2131農村電影工程,繼續實施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加大文化惠民投入,進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卡”文化消費補貼機制;完善農村文化協管員制度建設。

10 交通設施方面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實施S120、X203、X205線改造建設工程;配合市完成隆生大橋及連接道路工程建設;完成自然村村道硬底化50公里;抓好蘆泰大橋、市生態園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設。

記者香金群通訊員陳美君

確保淡水河紫溪斷面國考指標全面達標。加快推進34條河湧整治,力爭完成洛塘渠、木瀝河等8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建成180座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抓好橫瀝鎮申報省生態鎮工作,實現全區省級生態鎮全覆蓋。配合做好市生態園建設,推進區生物資源科學處理中心建設。深入開展綠色城鄉“六大行動”,建設森林碳匯2000畝,新建森林村莊24個。

民生福祉

新建惠城中醫院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力創建省教育現代化標兵區。實施“園林式書香校園”改造提升和“教育資訊化水準提升”兩大工程。推進十一小南校區、二十八小等6所學校建設,擴建二十五小、德威學校等5所學校,新增公辦學位3240個。整合區屬學校高中資源,實施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畫。

推進衛計事業發展。啟動橫瀝中心衛生院升級工程,新建惠城中醫院。重建1間鄉鎮衛生院,建成3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36間村衛生站規範化建設。注重引進優秀醫療學科團隊,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

促進文體事業繁榮。建成“一場三館”,實現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

2018年惠城區十方面民生實事

1 民生保障方面

2 醫療計生方面

3 救助幫扶方面

照顧貧困殘疾人生活,按每人每月150元標準對貧困殘疾人發放政府津貼;體恤重度殘疾人困難,對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標準發放護理補貼。

4 教育惠民方面

加快第十一小學南校區、二十八小學等6所學校建設,推進第二十五小學,德威學校等5所學校擴建,新增公辦學位3240個;繼續實施貧困家庭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計畫;落實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激勵政策,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及邊遠地區工作,將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於每月1000元。

5 居民風險抵禦方面

免除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學生高中、職業學校學費,提供生活補貼;開展銀齡安康行動,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的受益人群從本區戶籍70周歲以上老年人擴大到本區戶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改善困難歸僑老人生活,對60周歲以上歸僑發放生活補貼。

6 食品安全方面

加強農產品品質監測和監督抽查,進一步推進質監委託檢驗項目建設,切實保障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上”的品質安全。

7 生態環保方面

落實“美麗鄉村·清潔先行”行動,提高村保潔員待遇;繼續加大鄉鎮環保投入,對鎮級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實行獎補;全力推進180座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4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任務;大力推進34條河湧整治,改善水生態環境;繼續實施洛塘渠、木瀝河等8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8 社會管理方面

繼續安排資金加強平安惠城“天網工程”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責任落實補助機制,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及其治療工作。

9 文體服務方面

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落實2131農村電影工程,繼續實施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加大文化惠民投入,進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卡”文化消費補貼機制;完善農村文化協管員制度建設。

10 交通設施方面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實施S120、X203、X205線改造建設工程;配合市完成隆生大橋及連接道路工程建設;完成自然村村道硬底化50公里;抓好蘆泰大橋、市生態園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設。

記者香金群通訊員陳美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