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購買的S

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發言人沃羅比約娃表示, 一艘貨船在運載S-400防空導彈系統輔助元件前往中國的途中遭遇強風暴, 運載的部分設備受損, 最後被迫返航回到俄羅斯。

就在前幾天, 1月18日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發言人沃羅比約娃18日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 俄軍事技術合作局對媒體有關俄方開始向中國供應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報導不予置評。

2015年4月13日俄羅斯《觀點報》網站報導稱,

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總經理阿納托利·伊賽金宣佈, 中國成為S-400防空系統的首個外國買家。 當時伊賽金在接受《生意人報》採訪時說:“我不會透露合同細節, 但是, 中國的確成為俄羅斯這一最新防空系統的首個買家, 這凸顯了兩國關係的戰略水準。 ”

俄羅斯方面在2014年同意向中國出售6個營的新型S-400防空導彈系統。 每個導彈營將花費5億美元, 包括培訓費以及備件和額外導彈。 每個S-400導彈營有8套發射裝置, 每套發射裝置配備兩枚導彈, 外加一個控制中心、一部雷達和16枚待發射導彈, 所有裝備都是機動式。

據國內媒體從從俄軍工界瞭解到的資訊, S-400將於2017年內開始交付中國, 首批交付的應該就是用較為廉價的運輸方式把這些發射車底盤運到中國。 俄對華交付S-400將是海運、空運兩路齊發。 其中較為精密、昂貴的設備應該會走空運, 而如此次報導中的“輔助設備”則走的是海運。

此次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這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同時也是不可抗拒的因素, 整個事件程序中, 個人認為有三點值得大家關注。

第一點, 損失由誰來承擔, 毫無疑問運輸過程中的問題責任方完全在俄羅斯方面, 而且這些事故也是在中國接收之前發生的,相信雙方對此都不會有太多的異議,俄羅斯方面自身應該會主動承擔責任的。

第二點,交付時間會因此延遲多長呢,目前S-400的貨主較多,不僅俄羅斯防空部隊下了大量的訂單,同時還迎來不少的海外用戶,比如此前的印度和沙特土耳其等等,所以S-400的生產任務是相當緊張的,這次受損的設備必然要回國改變方案再次交付。

第三點,S-400受損部分的設備交付的時候,是以維修好的還是全新的設備呢,如果是這個批次的設備進行維修之後交付中國,是否會對戰鬥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呢,價格方面會發生變化嗎?

作為天氣因素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不過如今各國對氣象的監測都擁有很先進的手段,在有強風暴的情況下,俄羅斯軍工依然選擇海上運輸,這中間也是存在一定的疏忽,日後需要吸取教訓。

而且這些事故也是在中國接收之前發生的,相信雙方對此都不會有太多的異議,俄羅斯方面自身應該會主動承擔責任的。

第二點,交付時間會因此延遲多長呢,目前S-400的貨主較多,不僅俄羅斯防空部隊下了大量的訂單,同時還迎來不少的海外用戶,比如此前的印度和沙特土耳其等等,所以S-400的生產任務是相當緊張的,這次受損的設備必然要回國改變方案再次交付。

第三點,S-400受損部分的設備交付的時候,是以維修好的還是全新的設備呢,如果是這個批次的設備進行維修之後交付中國,是否會對戰鬥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呢,價格方面會發生變化嗎?

作為天氣因素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不過如今各國對氣象的監測都擁有很先進的手段,在有強風暴的情況下,俄羅斯軍工依然選擇海上運輸,這中間也是存在一定的疏忽,日後需要吸取教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