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莫讓韶光付流水 築夢青春獻中華

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 習近平總書記說,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讓我感慨很深。 回想兩年的大學生村官經歷, 正是奮鬥讓我提高了處理繁雜問題的能力, 從“城市學生妹”變成“基層多面手”;正是奮鬥讓我深刻理解了“你對百姓好, 百姓就對你好”的真實含義, 獲得了紮根基層的滿滿的底氣與動力。

歷盡天華成此景, 人間萬事出艱辛。 回想初入基層的我們, 剛剛告別絢麗的大學的舞臺、脫下學生幹部的“光環”, 就要面對“上面千條線, 下面一根針”的複雜工作環境, 滿懷激情的我們迷茫了, 嘴不知如何張, 手不知如何放,

事關民生的各項工作也一竅不通, 現實真如一盆冷水, 澆得我們透心涼。 於是, 有的村官面對艱苦的工作條件, 選擇了“半路下車”, 回到舒適溫暖的城市;有的村官面對日常“雞毛蒜皮”小事, 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 轉戰其他領域;還有一小部分村官, 躊躇不前, 無心工作, 虛度光陰。

但大多數村官和我一樣, 在城市和鄉村之間, 在富裕與清貧之間, 在璀璨絢麗的霓虹燈與一望無際的田野之間, 在高聳入雲的高樓與紅磚瓦房之間, 選擇了迎難而上、去基層實現夢想, 選擇了用青春建功、服務為民。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初入基層, 大學生村官要甘於做小學生, 謙卑好學, 勤動腦, 多思考, 多向百姓、老黨員幹部們取取經, 學習他們的經驗,

吃透事關群眾的政策方針, 不斷提高“入鄉隨俗”的能力, 在家長里短中尋找與百姓交流的方法。 作為大學生村官, 要學會在幹中學, 學中幹, 努力把自身優勢與工作推動相結合, 不斷創新工作做法, 積極投身基層工作, 做好政策的宣傳員和人民的服務員, 增進党和人民的“魚水情”, 讓青春與基層建設齊頭並進。

“只有接地氣, 才能連民心”。 對於大學生村官來說, 紮根基層是青春無悔的選擇, 奉獻基層是心之所向, 貼近民心需要蕩去“學生氣”, 多接“泥土氣”。 腳上沾有多少泥土, 就說明與群眾的心貼得有多近。 大學生村官要堅持沉入基層一線, 做“蹬車入村, 挽褲入田”的基層幹部, 用真心服務身邊百姓, 發揚主人翁精神, 敢於說真話、管真事、真管事,

把大學生村官工作當作自己成長鍛煉的平臺, 而不是耗時間、混日子的“休閒場所”。 與其讓自己最美好的年華碌碌無為, 不如用心做事、踏實成長, 用真心換百姓的笑臉。

“不因小事而敷衍, 不因事難而退縮”。 當我真正融入村裡, 我才認識到一個道理——基層無小事, 群眾無小事。 無論是瑣碎的小事, 如幫村民複印證件、查檔案、開證明, 還是涉及村裡的大事, 如移風易俗、美麗鄉村建設等, 只要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 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都要做到“事事有回音, 項項有交代, 件件有著落”, 一絲也馬虎不得。 有些工作很簡單, 但當我把複印好的身份證件交還給老鄉, 贏得的卻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有些事情很複雜, 當只要用心做事,

哪怕僅是參與起草策劃書, 也能獲得理解和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無論是大學生村官, 還是其他行業的朋友們, 我們的未來在哪裡?就在腳下, 就在日常奮鬥的點點滴滴之中。 我們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用奮鬥的汗水澆灌成長, 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書寫青春華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