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品牌故事做你的金牌推銷員

文 / 劉國華

品牌故事的價值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Jennifer Aaker與她父親David Aaker(世界級的品牌研究權威)一起發表了一篇關於講故事推進公司品牌建設的新論文。 其中談到一個觀點:好的品牌故事甚至好過一個商標。

影視劇中的品牌故事

成功的品牌往往是與其品牌故事相連的, 而大部分關於品牌的故事就是關於品牌體驗的。 由此可以把品牌簡單定義為:產品+傳播+體驗的綜合。

很多公司為傳播品牌故事煞費苦心, 例如海爾拍了幾百集的動畫片《海爾兄弟》, 日本航空拍了連續劇《公關小姐》(此劇是公關界的噩夢,

幾十年未能消除負面影響), 聯邦快遞則拍了電影《荒島餘生》。

品牌如何講故事

一些創業者經常問我一個問題:新創品牌如何講故事?是不是只能虛構一個故事?講品牌故事很重要, 但是那些傳播度很高的品牌故事卻大多數與歷史人物相關, 比如歐洲那些誕生了上百年的奢侈品牌。

作為一個新品牌, 的確沒有這樣的故事素材。 於是很多新品牌、小品牌就只能講創始人的故事, 如果創始人沒有故事就開始編造故事。 結果是故事假得連公司自己的人都看不下去, 更別說打動客戶。 本來是為品牌加分的一個事情, 反而變成了一個減分項。

新品牌、小品牌講故事, 第一種方式可以從產品本身入手, 產品即故事。

對於新品牌而言, 不用急著從整體上給這個品牌編出一個虛擬的故事, 而是從產品層面, 甚至還可以把產品的各個元素拆分去講故事, 這樣就容易產生可信服的故事了。 比如星巴克誕生的時間也很短, 不同於那些歐洲的大品牌, 它的品牌故事沒有講歷史, 也沒有講創始人, 而是拆分產品, 如原材料、香味、飲用方式, 甚至杯子規格等。 小品牌講故事的第二種方式是讓消費者自己生產故事, 即在消費產品或者服務中發生的真實故事, 之後企業再助推故事傳播。 但不論哪種故事來源, 都要選擇能擊中、觸動消費者心理訴求的故事, 否則很難產生有生命力的故事傳播。

品牌故事的述事方式

在品牌故事的述事方式上,

首先, 做到吸引新用戶去嘗試;其次, 要加強老客戶的認同。 前者可以做到讓品牌快速傳播, 後者可以讓品牌更有黏性或者忠誠度。

火爆一時的皇太極煎餅, 其故事好在很多人聽完都心裡癢癢想去嘗試一下。 但是很可惜, 皇太極煎餅在加強老客戶的認可上做得有限, 流水顧客多而停留者少。

一個品牌故事撰寫的樣本

2011年途家公司成立, CEO羅軍每個月會煮100個茶葉蛋給員工吃。 他上網去查茶葉蛋的各種做法, 第一天做湯, 第二天煮蛋。 他會把自己做茶葉蛋的每一個細節告訴同事, 比如蛋怎麼敲, 如何讓湯汁味道浸入, 什麼時候下料等。 為了做茶葉蛋, 他要晚上熬湯, 早上提前兩個小時起床。 為了避免雞蛋在運送過程中碰破,

在茶葉蛋出門之前必須將湯去掉大部分, 但仍保持湯沒過蛋。 他認為如果把湯全部去掉就會影響口感和入味, 當然不去掉湯又會太沉, 或者在運送途中溢灑。

羅軍之所以這麼認真地要把茶葉蛋做到極致, 是想借此傳遞:做一個茶葉蛋尚且需要這麼多耐心和心思, 何況做一家公司呢?從客戶的角度而言, 他們聽到這個故事, 也會無形中相信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也會做到極致, 從而產生信任感。

說清與說動

講品牌故事, 一是要說清, 二是要說動。 說清就是把品牌故事講清楚;說動就是消費者聽到這話後會行動。 但是當今社會的資訊爆炸, 留給品牌傳播者的時間非常有限。 最好的品牌故事是說動;其次是說清;最差的是說不清,

也說不動。 這裡最難的是說得動, 很多品牌把故事說得很清楚, 但是很可惜沒有考慮說動的問題。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新商業思維》, 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