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內蒙古“吃肉”遇到的尷尬事兒:一句話 讓女主人生了氣!

都說出門在外入鄉要隨俗, 到一個陌生地方旅行, 尤其到了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 更要先來瞭解當地人的生活習俗, 尊重人家的信仰與習慣。 圖說旅行說故事, 此次來說說去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人家吃飯時, 由於有人不懂當地習俗, 在吃“手把肉”時遇到的尷尬事兒。

“手把肉”是內蒙古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 尤以手把羊肉最為出名。 手把羊肉是指挑選膘肥肉嫩的羊, 宰殺扒皮後直接入鍋, 加入佐料蒸煮。 與漢族吃羊肉的不同, 草原上的內蒙古人吃手把羊肉, 是真正的一手把著肉, 一手拿著刀, 吃時把羊骨頭上的肉剔得乾乾淨淨吃。 這是來草原上的外地人來內蒙古旅行不可錯過的美味, 也是當地人招待貴賓的一道美食。

那次在當地人帶領下, 走進一家製作傳統手把肉的牧民人家來體驗, 老闆與老闆娘據說為這燉大餐已準備了多時, 就等客人們的到來。

喝奶茶, 吃奶豆腐小點心, 牧民人家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特色草原美食, 當然少不了草原上的"手把肉"。

至於為什麼草原牧民喜歡吃羊肉,

這是因為它性溫熱, 營養價值高, 因此歷來被當作冬令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 而在他們看來, 附著在羊骨上的肉質彈嫩帶點嚼勁, 令人啃得津津有味。

在端肉前, 主人在每個人的餐具旁都放上了一把小刀。 上菜, 主人家把一大盤手把肉端上桌,

當地人教大家如何用刀吃這些羊肉。 有人開始學, 但總也學不利索半天割不下一塊來, 而來自東北的一位哥們坐不住了, 他直接喊來老闆娘, 說把這肉端下去切好了再端上來, 說實在不會用刀吃。 身著民族服裝的草原老闆娘暫態不高興了, 並瞅瞅當地的領隊。 領隊趕忙向外地來的客人解釋, 說這裡的吃手把肉習俗就是用刀一片片切, 說這樣吃才顯得尊重人家, 並親自給大家切, 這才打破了尷尬。

原來,蒙古人吃肉都用刀子,自與漢族人生活融合後,由於有的不會用刀,就拿手抓著吃,所以,“手把肉”這樣的怪名字由此而來。

原來,蒙古人吃肉都用刀子,自與漢族人生活融合後,由於有的不會用刀,就拿手抓著吃,所以,“手把肉”這樣的怪名字由此而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