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大疆這次真的騷到我了

一年多前, 大疆發佈的消費無人機Mavic Pro讓不少飛手掏了錢包, 愉快體驗了一把“裝進背包就能飛”的瀟灑。

當時看到這名字, 我就篤定它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更多子系列產品。

正如我所料, 大疆繼Mavic Pro和Spark之後再放大招, 昨晚在美國紐約發佈消費航拍機最新成員——禦·Mavic Air

既然叫做Air, 自然是Pro的弟弟咯。 這一次, 它帶著更輕巧的機身出現在大家面前, 硬體性能倒是挺有老哥的影子。

可折疊小機身

昨晚發佈會上, 大疆負責人從羽絨馬甲口袋裡掏出Mavic Air, 頗有當年喬幫主從信封裡抽出MacBook Air的神韻。

曾幾何時, Spark一度是大家心目中最便攜的無人機, 遺憾是不能折疊收納;Mavic Pro則勝在性能強又可打包帶走, 只是體積要大上兩圈。

現在, 新晉小弟Mavic Air只有老大哥Pro的一半體積,

起飛重量430克也縮小至Pro的41%。

簡單點說, 就是跟你手上的iPhone、Kindle、Switch遊戲機體積看上去差不多。

折疊收納後僅有巴掌大, 直接就能帶著小飛機說走就走, 這無疑是Spark和Pro的完美融合嘛。

3D折疊基礎上沿用精靈系列的固定直槳, 機臂直嵌入機身, 再加上參考了空氣動力學的流線型機身設計, 抗風性能靠譜很多。

夾手機使用的遙控器依舊小巧, 搖杆做成可拆卸式收納在遙控器內部, 讓那個曾經一直硬挺著的“遊戲手柄”不再磕褲兜了。

性能不妥協

別看它小, Air的強悍升級其實不容小覷。

大疆首次將三軸機械增穩雲台加入緊湊的機身中,控制精度高達±0.005°,無人機已經可以穩定地拍攝4K超高清影像。

相機鏡頭搭載1/2.3英寸CMOS感測器和1200萬圖元精度,在HDR加持之下畫質應該會有一些進步。

麻雀機身的Air在運動模式下的最快飛行速度68.4km/h反倒比Pro略勝一籌,而且還能平穩地爬上海拔5000米高原。

這次的改進還把視頻碼率提升至100Mbps,除了常規拍攝4K 30fps 視頻,更支援1080p/120fps高清慢動作視頻,力求捕捉每個細節和動作。

作為Spark和Mavic Pro的結合版,大疆這次把手勢控制也加在了Air上。

參數足夠機身夠巧,能拍大片也自然能充當自拍無人機。

智慧跟隨支援多目標檢測了。

開啟該模式後無需手動框選,畫面上出現的物件(人/車/船)都會被追蹤,最多支援16個目標。

自帶8GB存儲並支援擴容,拍點小視頻和照片還是夠用的,避免忘帶存儲卡的尷尬。

逆天的避障感知系統

Air和大疆前兩款型號最大區別,必須是這個三向避障感知系統。

在如此小巧的機身裡集成前、後、下三對視覺感測器,再加上主攝像頭共7枚鏡頭實現三向環境感知,這逆天陣容也是沒誰了。

無人機多了幾雙“眼睛”就好比現代汽車有了倒車影像,説明無人機構建周圍複雜環境的三維地圖,繞開障礙物的能力變得更靈敏。

得益於多枚攝像頭協同合作,又搭載了升級版FlightAutonomy 2.0處理器和先進的視覺慣性里程計(VIO)技術,Air的定位精度將提升一倍,帶來更多方位的精准懸停和穩定飛行。

開啟全新高級輔助飛行系統(APAS)之後,根本不用操作者擔心轉向問題。

你只需繼續向前向後打杆,無人機就會即時感知並智慧規劃飛行軌跡,流暢地拐過前方的山頭。

高空上的全景照片

多枚攝像頭帶來高階避障能力,也為拍攝帶來更多豐富的玩法。

平常玩的全景相機都是站在地面拍攝,格局小了點,是時候拍一張上帝視覺的全景照片了。

無人機起飛後自動拍攝25張照片,並在數秒內合成一張平滑完整的3200萬圖元的小星球全景照片。

“彗拍”模式,拍出來的效果就跟電影大片一樣,360度環繞驟近驟遠。

此外,Air還支持豎拍、廣角和180度拍攝,把旅行風光盡收眼底,一鍵分享至社交平臺。

不足:續航與圖傳

無人機減重所遇到的瓶頸,恐怕只能犧牲電池容量作為代價了。續航能力對比擁有30分鐘的Mavic Pro有所下降,在無風環境下最長飛行時間變為21分鐘。

為了照顧電量,機器只有增強版Wi-Fi 4公里圖傳距離,喜歡拉鋸戰的朋友得掂量掂量。

其實也不用太揪心,Air全能套裝會額外多配2塊電池和一個四充充電管家,續航不足可以用電池來湊。

一道糾結的選擇題

總體而言,Mavic Air性能沒縮水體積卻砍了一大半,既不輸Spark的便攜,同時在性能上向高階Mavic Pro進一步靠攏。

無人機共有雪域白、曜石黑和烈焰紅三色可選。標準套裝售價4999元,全能套裝6399元。

從性價比來說,Air確實比3299元的Spark要好上很多,多花千把塊確實值得入手;但和6999元的老大哥Mavic Pro站在一起,似乎真要糾結一下了。

Air學走了Pro身上很多特點又足夠小巧,性價比不錯;但對於無人機來說,續航和圖傳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到底選哪個,還得衡量各位的錢包和使用需求。

反正我已經見到迫不及待的網友把Mavic Pro丟進了垃圾桶。

畢竟大疆的競爭對手,從來都只有自家的前代產品

性能不妥協

別看它小, Air的強悍升級其實不容小覷。

大疆首次將三軸機械增穩雲台加入緊湊的機身中,控制精度高達±0.005°,無人機已經可以穩定地拍攝4K超高清影像。

相機鏡頭搭載1/2.3英寸CMOS感測器和1200萬圖元精度,在HDR加持之下畫質應該會有一些進步。

麻雀機身的Air在運動模式下的最快飛行速度68.4km/h反倒比Pro略勝一籌,而且還能平穩地爬上海拔5000米高原。

這次的改進還把視頻碼率提升至100Mbps,除了常規拍攝4K 30fps 視頻,更支援1080p/120fps高清慢動作視頻,力求捕捉每個細節和動作。

作為Spark和Mavic Pro的結合版,大疆這次把手勢控制也加在了Air上。

參數足夠機身夠巧,能拍大片也自然能充當自拍無人機。

智慧跟隨支援多目標檢測了。

開啟該模式後無需手動框選,畫面上出現的物件(人/車/船)都會被追蹤,最多支援16個目標。

自帶8GB存儲並支援擴容,拍點小視頻和照片還是夠用的,避免忘帶存儲卡的尷尬。

逆天的避障感知系統

Air和大疆前兩款型號最大區別,必須是這個三向避障感知系統。

在如此小巧的機身裡集成前、後、下三對視覺感測器,再加上主攝像頭共7枚鏡頭實現三向環境感知,這逆天陣容也是沒誰了。

無人機多了幾雙“眼睛”就好比現代汽車有了倒車影像,説明無人機構建周圍複雜環境的三維地圖,繞開障礙物的能力變得更靈敏。

得益於多枚攝像頭協同合作,又搭載了升級版FlightAutonomy 2.0處理器和先進的視覺慣性里程計(VIO)技術,Air的定位精度將提升一倍,帶來更多方位的精准懸停和穩定飛行。

開啟全新高級輔助飛行系統(APAS)之後,根本不用操作者擔心轉向問題。

你只需繼續向前向後打杆,無人機就會即時感知並智慧規劃飛行軌跡,流暢地拐過前方的山頭。

高空上的全景照片

多枚攝像頭帶來高階避障能力,也為拍攝帶來更多豐富的玩法。

平常玩的全景相機都是站在地面拍攝,格局小了點,是時候拍一張上帝視覺的全景照片了。

無人機起飛後自動拍攝25張照片,並在數秒內合成一張平滑完整的3200萬圖元的小星球全景照片。

“彗拍”模式,拍出來的效果就跟電影大片一樣,360度環繞驟近驟遠。

此外,Air還支持豎拍、廣角和180度拍攝,把旅行風光盡收眼底,一鍵分享至社交平臺。

不足:續航與圖傳

無人機減重所遇到的瓶頸,恐怕只能犧牲電池容量作為代價了。續航能力對比擁有30分鐘的Mavic Pro有所下降,在無風環境下最長飛行時間變為21分鐘。

為了照顧電量,機器只有增強版Wi-Fi 4公里圖傳距離,喜歡拉鋸戰的朋友得掂量掂量。

其實也不用太揪心,Air全能套裝會額外多配2塊電池和一個四充充電管家,續航不足可以用電池來湊。

一道糾結的選擇題

總體而言,Mavic Air性能沒縮水體積卻砍了一大半,既不輸Spark的便攜,同時在性能上向高階Mavic Pro進一步靠攏。

無人機共有雪域白、曜石黑和烈焰紅三色可選。標準套裝售價4999元,全能套裝6399元。

從性價比來說,Air確實比3299元的Spark要好上很多,多花千把塊確實值得入手;但和6999元的老大哥Mavic Pro站在一起,似乎真要糾結一下了。

Air學走了Pro身上很多特點又足夠小巧,性價比不錯;但對於無人機來說,續航和圖傳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到底選哪個,還得衡量各位的錢包和使用需求。

反正我已經見到迫不及待的網友把Mavic Pro丟進了垃圾桶。

畢竟大疆的競爭對手,從來都只有自家的前代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