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本草綱目》中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釋名」茯靈、茯兔、松腴、不死面, 抱根者名茯神。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

1、心神不定, 恍惚健忘。 用茯苓二兩(去皮)、沉香半兩, 共研為末, 加煉蜜做成丸子, 如小豆大。 每服三十丸, 飯後服, 人參湯送下。

2、虛滑遺精。 用白茯苓二兩、縮砂仁一兩, 共研為末, 加鹽二錢, 將瘦羊肉切薄片蘸藥炙熟吃, 酒送下。

3、濁遺帶下(男子元陽虛損, 精氣不固, 小便下濁, 余瀝常流, 夢寐我驚, 頻頻遺泄。 婦人白帶)。 用白茯苓(去皮)四兩, 挖空一處, 填入豬苓四錢半, 煮開多次人, 取出曬乾, 去掉豬苓, 研為末, 化黃蠟調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嚼服一丸, 空心服, 唾液送下。

以尿清為度, 忌米醋。 此方名“威喜丸”。

4、小便頻多。 用白茯苓(去皮)、幹山藥(去皮), 在白礬水中漬過, 焙乾, 等分為末。 每服二錢, 米湯送下。

5、小便淋瀝不禁。 用白茯苓、示茯苓, 等分為末, 加不揉洗去筋, 控幹, 以酒煮地黃汁搗成膏調為丸子, 如梧子在。 每嚼一丸, 空心服, 鹽酒送下。

6、滑痢不止。 用白茯苓一兩、木香(煨)半兩, 共研為末, 每服二錢, 紫蘇木瓜湯送下。

7、妊娠水腫, 小便不利, 惡寒。 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兩, 共研為末。 每服二錢, 水送下。

8、突然耳聾。 用黃蠟不拘多少, 和茯苓末細嚼。 茶湯送下。

9、痔漏。 用赤、白茯苓(去皮)、沒藥各二兩, 破故紙四兩, 在石臼中搗成一塊, 酒浸數日, 取出, 放入木籠蒸熟, 曬乾為末, 加酒, 糊做成丸, 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酒送下。

10、水腫尿澀。

用茯苓皮、椒目, 等分煎湯, 每日飲服。 有效為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